少年争锋春潮涌
作者: 刘超
二月开学季,借着渐暖的春风,全国各地学校的学雷锋活动迎来了新一年的第一拨高潮。从首都北京到中原大地,从孔孟之乡到雷锋故里,“雷小锋”的嘹亮口号响彻云霄,“少年争锋,民族复兴”的热潮正激荡着新时代少年的赤子之心。
立春过后的北京,乍暖还寒。
在海淀区实验小学大兴分校四百米标准的操场上,整齐站立着1000多名小学生。操场一隅,国旗在孩子们嘹亮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孩子们被北风吹红的笑脸,在蓝天、白云、朝阳的映衬下愈发灿烂。操场中心主席台的大屏幕上写着“赓续雷锋精神启新程 涵养真善美品格助成长——海淀区实验小学大兴分校春季学期开学典礼”。
主席台上,学校红领巾电视台的同学们带来的情景剧《我们都是追“锋”人》,多方面展现了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对于海淀区实验小学大兴分校来说,这既是一个新学期的动员大会,又是德育教育的一次新尝试。而 “雷小锋” 教研中心研究基地的揭牌仪式,将典礼氛围推向高潮。《雷锋》杂志荣誉总编辑陶克、首都师范大学杨朝晖教授亲临现场,共同为研究基地揭牌。这一举措标志着海淀实验小学大兴分校在传承雷锋精神教育上迈出重要一步,将开启“大思政”育人新格局,以“雷锋精神”培根铸魂,助力实验学子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2月17日,南阳市国防教育暨《雷小锋》爱心接力阅读活动在内乡县灵山雷锋学校正式启动。此次活动旨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让学雷锋在青少年中蔚然成风”的重要指示,将国防教育与雷锋精神进校园深度融合。南阳军分区领导在致辞中说,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开展《雷小锋》爱心接力阅读活动,能让青少年在阅读中领悟雷锋精神,树立正确价值观。国防教育作为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通过活动融入校园,能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与爱国热情。
活动现场,雷锋杂志社向灵山雷锋学校捐赠了“雷小锋爱心阅读传递包”和AI教育学盒。学生代表朗诵《雷锋日记》,用真挚的情感传递出雷锋精神的温暖与力量。活动结束后,灵山雷锋学校老师张靖雯感慨道:“这次活动为我们的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让我们更有效地引导学生传承雷锋精神。”学生李佳桐也兴奋地说:“听了雷锋的故事,我特别感动,以后我也要像雷锋叔叔一样,帮助别人,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雷锋杂志社的《雷小锋》和“雷小锋爱心阅读传递包”在海淀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小学,已是深受欢迎的读物。开学了,同学们拿到新一期的《雷小锋》都迫不及待地读起来。
“我是雷小锋”主题队会上,五年级一班少先队员在中队辅导员高淑芳带领下,朗诵《雷锋》杂志下旬刊《雷小锋》的部分经典内容,分别从懂礼仪小队、知感恩小队、求奋进小队、颂英雄小队、强国志小队和赓传承小队等方面,畅谈阅读体会和收获。
山东乳山市各小学以弘扬雷锋精神为核心,构建了多维度的德育教育体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与实践模式。乳山市第二实验小学通过打造“雷锋路”“雷锋长廊”“雷锋展室”等特色文化载体,设置雷锋雕像、主题墙、卡通形象“雷小锋”及学雷锋服务站,使雷锋精神具象化、生活化。结合乳山本地红色文化,如《乳娘赞歌》思政课,将革命时期乳娘的无私奉献与雷锋精神相联结,深化学生对“大爱”精神的理解。同时推出“课前3分钟宣讲”,学生分享学雷锋心得;创编“雷锋韵律操”,将体育与德育结合。
午极镇中心学校开展“诵读经典美篇”“雷锋主题手抄报”等活动,深化学生对雷锋精神的艺术化表达。
3年前,在望城雷锋纪念馆,望城区委、区政府举办了盛大的“雷小锋”德育品牌发布仪式,正式发布了“雷小锋”德育品牌和“雷小锋”形象标识。从那一天起,望城区10万余名中小学生拥有了将伴随他们终生的共有名片——“雷小锋”,并且,每一名中小学生都有了自己的“雷小锋”编号。“雷小锋”000001号是全国道德模范周美玲,这位曾从渣土车车轮下勇救3岁幼童、刚刚考上湖南科技大学公费师范生的“准教师”激动地说:“专属编号意味着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雷小锋’,我们要把传承雷锋精神作为自觉行为,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我们的‘雷小锋’品牌,强调全员参与,不落下一所学校,不落下一名教师,不落下一个学生。”望城区教育局局长戴金利告诉记者,望城区就是要以“雷小锋”德育品牌为抓手,将学校德育乃至五育“统”起来,以“传承雷锋精神,弘扬时代新风”为主线,建设一个校校都开展、人人都参与、月月不间断的区域基础教育德育一体化体系。
各地学校通过创新性的教育方式,以雷锋精神育人,不仅是对一代代青少年的道德熏陶,更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薪火相传。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雷锋精神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它不仅是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体现,更是追求卓越、勇于担当的象征。正如教育部专家组在山东乳山调研时指出的:当雷锋精神遇见新时代少年,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美德的传承,更是一个古老文明精神血脉的当代续写。
(责任编辑: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