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地学雷锋照亮雪域高原

军地学雷锋照亮雪域高原0

编者按:雪域高原与东南腹地,地跨千里之遥;人民子弟兵与贫困小学生,看似毫无瓜葛,但他们却都因为一个人产生了奇妙的联系,共生了亲密的情愫。这个人的名字响彻祖国大地60余载,他就是雷锋!在雷锋精神的指引下,长沙与山南的小学生有了一场愉快的线上联欢会;在雷锋精神的感召下,人民子弟兵有了与约日村贫困生的牵挂羁绊。当阳光洒满世界屋脊,你会发现,这当中定有雷锋精神的一丝光芒,让冬日的高原别有一番温暖人心的感动。

“云上”共此时

藏汉一家亲共筑雷锋志

文/图|李文娇刘康琳王亚萍

相知无远近,千里心相连。为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促进各族青少年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植根在各族青少年心灵深处。湖南长沙凌云社区筹备组通过雷锋街道挂职干部巴桑,与西藏自治区山南市贡嘎县江塘镇江塘小学开展了一场“汉藏少年一家亲,同心共筑雷锋志”主题结对共建活动。

活动伊始,汉藏两族同学现场连线,分别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汉族同学现场献上一曲《学习雷锋好榜样》,藏族同学则现场将藏语“你好”“谢谢”等简单用语教授给汉族同学。“希望你能来长沙玩,我带你去吃臭豆腐、小龙虾、糖油粑粑,带你去橘子洲玩,欢迎来长沙做客哦。”“等你来西藏,我带你去品尝我们这里的风干牦牛肉、酥油茶、酸奶渣,穿着藏服体验藏族舞蹈。”活动中,双方同学互相写明信片,通过书信承载着浓浓情谊,分别向对方分享雷锋经典名句或藏语名言,自身成长中的生活经历、读书感悟,自己与同学之间的趣事、愿望与梦想等。

“雷锋是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解放军战士。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雷锋在短暂的一生中不知道做了多少好事。”活动中,凌云社区六年级的同学唐梓晴向藏族同学介绍着雷锋的生平。汉族同学通过“雷锋精神”专题图书分享,从多个角度为藏族同学讲述雷锋的生平事迹。同学们透过文献的记载,追寻雷锋的足迹,读懂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更好地用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接下来,这些书籍、明信片以及雷锋徽章将寄往结对共建双方。

此次活动进一步向群众展现新西藏的风采,让雷锋精神在雪域高原绽放光芒,同时营造了民族团结的良好氛围,增强了青少年民族团结意识,使民族团结一家亲的观念根植于心。

从雪域高原到洞庭山水,虽然相隔3000多公里,但藏汉情深,让我们站在国旗下,手挽手,心连心,争做强国好少年!

爱心助学,点燃梦想的星火

——西藏昌都军分区情系雪域高原学子小记

文/图|伍海峰周楚竣张连元

“最近学习情况怎么样?还有什么其他的困难……”近日,西藏昌都军分区官兵再次走进昌都市约日村,看望他们资助的学生,详细了解了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和现实困难。

“解放军叔叔,谢谢你们资助我上学,最近的月考我又取得第一名啦……”从官兵手中接过慰问品和助学金,学生阿旺向巴感动地说。

今年年初,在一次助学慰问暨国防教育进入校园活动中,昌都军分区了解到约日村3名学生家庭经济困难,便为3名学生建立了详细的助学档案,并每月资助学生每人300元生活费,直到学业完成。翻开助学档案,上面详细标注了学生们的家庭住址、成员情况、经济来源以及救济金额等。

一直以来,昌都军分区就与驻地各学校建立助学对子,帮助缴纳学杂费、购买必要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同时,分区还分层分级、各有侧重推进学校建设帮扶工作,不仅充分征求校方意见,研究提报16名较为困难学生名单,按每年每名困难学生1200元标准资助,直至学业完成,更先后投入80余万元为乡中心小学打造育德室、“春苗图书角”、信息化教室等设施,学校教学条件持续优化、学子上学劲头越来越足。

据悉,该军分区党委常委更是以身作则学习雷锋精神。自2018年以来,该部部长王文海就始终冲锋在帮扶一线,积极对接红十字会,累计为藏区孩童筹集助学金20余万元,生活物资高达上万件,折合人民币约30余万元;与一众爱心人士共同资助学子累计27名,均资助至学业完成。为该分区教育帮扶、乡村振兴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这是作文大赛一等奖、这是期末考试第一名、这是三好学生……”学生阿旺向巴向官兵介绍他的学习成果,看着满屋奖状,官兵们露出欣慰的笑容。由于3名学生都住校,官兵们为学生们准备了一些生活用品,希望能够给他们的住校生活提供便利。“献出一份爱心,照亮别人也照亮自己。”王文海告诉笔者,在学习雷锋做好事的同时,他们更加坚定了向上向善的价值追求。

奉献一份爱心,点燃梦想的星火。一直以来,昌都军分区始终坚持用实际行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于这些孩子们来说,这群脸上挂满笑容的解放军叔叔和那身绿色的军装,也给他们带来无尽的希望,让他们梦想的星火在藏东高原点燃。

(责任编辑:刘超)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