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最美学雷锋志愿服务新闻人物

月度最美学雷锋志愿服务新闻人物0

在默默坚守中成就“不凡”

“做好本职工作,每个人都责无旁贷。在工作之余做好志愿工作,也让我找到了个人价值。”早在1994年,成慧所在的上海普陀陈扣娣班组就先后与6位孤老结对,她们几十年如一日,上门为社区孤寡老人提供帮扶服务,并利用下班休息时间到敬老院帮老人清理房间,为老人送上爱心。截至目前,陈扣娣班组已连续29年参与爱心助老服务,连续27年助力社区家园整治,连续16年到中小学、幼儿园开设讲座。

追光51年,他的电影从未结束

推着一辆独轮车,车上放着一台电影放映机、一台小型发电机、一盒胶卷和一块幕布,行程200多万公里,放映过万场,50载的坚守,他用“光影人生”守护村民的精神家园,温暖贫困村民,关爱老人儿童。“这些东西加起来总重量超过300斤,但因为喜欢电影,我丝毫不觉得沉重。”都振明回忆起年少时的放映时光,感慨地说。

侗族姑娘用奋斗酿造生活的甘甜

2001年,龙守菊从贵州省锦屏县远嫁到黄山市黄山区乌石镇乌石村。公公患病、婆婆体弱,全家人只能靠3亩山田、1亩茶山勉强糊口,家庭的困境激发了她奋斗的动力。2017年,通过经营冷冻食品和茶叶种植加工等,龙守菊家庭顺利摘掉贫困户的帽子。龙守菊带领当地少数民族家庭和生活困难群众蹚出了一条抱团发展、共富共赢的有效途径,成为当地乡村振兴带头人。

七旬老人开设农村爱心流动书摊

在书摊看书不用花钱,只需要登记借阅信息。李存德自己制作的《农家书屋出版物借阅登记簿》上记录着:2022年阅读人数4920人次、借阅293人次……他说:“我在车上安了小风车,小朋友看到小风车就过来了,只要看书就变乖。”

传承青阳腔

1989年夏天,江进冒着酷暑带领剧团演员赶赴江西省湖口县,在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简陋小旅馆里,一边接受老艺人指导,一边反复练唱,逐渐掌握唱腔技巧。“青阳腔是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我的责任就是把它传承下去。”每次演出结束,江进总会这样说。退休后,江进以传、帮、带多种形式培养青年文艺人才,为宣传推广青阳腔注入新活力。

山东评选最美老干部志愿服务组织、最美老干部志愿者

不久前,在山东省委、青岛市委老干部局关于表扬最美老干部志愿服务组织、最佳老干部志愿服务项目、最美老干部志愿者通报中,雷锋杂志社青岛工作站及执行站长张世金榜上有名。

雷锋杂志社青岛工作站积极传播雷锋精神,传播真善美,参加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2023年参加社会活动20多场次,到社区、学校、企业授课30余场次,发表学雷锋稿件100多篇。

公益路上18载一路芬芳一路歌

“怎能不兴奋!这么多年,我们一直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协会每年活动计划的重中之重。来东至越冬的候鸟一年比一年多,久违的江豚近年频繁重现,说明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呀!”东至公益志愿者协会会长丁德芬满脸喜悦地说。丁德芬从事公益事业18年,用对公益的执著书写着自己的人生。

姑苏城里的“001号”守城人

1977年,在苏州虎丘负责绿化养护工作的谢勤国,无意间发现虎丘塔东北角墙体水泥层大块脱落,还伴有很长的裂纹。“我的第一感觉是塔的倾斜度发生了变化。”谢勤国第一时间向上级汇报,并以单位名义向有关部门提交报告,促成了虎丘塔在20世纪80年代的第二次大修。2011年,苏州市成立文物保护志愿者团队,谢勤国成为其中一员,编号001。

上一篇: 雷锋梦绕团山湖(歌词)
下一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