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言青语”暖边疆
作者: 李遂愿 陈梦瑶
“今天由你来讲雷锋精神。”“明天的公益活动我去吧。”“为小朋友做活动,我要去。”这是新疆财经大学“青言青语”推普培育法治新人服务队(简称“青言青语”服务队)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的常态。
为了让弘扬雷锋精神成为高校思政教育的一个重要抓手,“青言青语”服务队以雷锋精神为指引,积极投身学雷锋志愿服务,为推进民族团结、法治新疆建设贡献青春的力量。
人人争做雷锋 人人成为雷锋
“青言青语”服务队由新疆财经大学一群来自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热血青年组成,2021年成立之初,这群热血青年就以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为己任,满怀理想,提出“人人争做雷锋,人人成为雷锋”的实践口号。目前,这支队伍已成长为集专业实习、普法宣讲、创新竞赛、志愿服务、社会实践为一体,下辖多支国家级实践团队的大型服务队。
“在这里,只要你足够有能力,足够有爱心,就可以成为项目的负责人,带领团队去奉献属于自己的青春年华。”服务队领队陈梦瑶深情地说道。作为服务队最早成员之一,她见证了一批批队员的成长,见证了服务队的日益壮大。
成立3年来,“青言青语”服务队已成功与西南石油大学、西藏大学、青海师范大学、兰州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成都理工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新疆大学等31所高校开展联合宣讲;与乌鲁木齐新市区人民法院、乌鲁木齐青年志愿者协会、乌鲁木齐市妇联等25家单位,以及一一六中学等12所中小学校开展普法合作。服务队走进社区、走进大中小学课堂、走进福利机构……为青少年、弱势群体、妇女儿童等提供优质的普法服务,充分满足不同群体的法律需求,推动法治新疆基层普法建设。
针对校园霸凌事件频发现象,“青言青语”服务队实施校园霸凌教育项目,根据不同受教育阶段,对青少年群体开展问卷调查和走访调研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并设计出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校园霸凌教育宣传活动。目前,这个项目的受众人数已达6000余人。
在乌鲁木齐一所技工学校,有一个维吾尔族姑娘,名叫阿依古丽,她大大的眼睛闪烁着纯真的光芒。然而,美好的校园生活并没有眷顾这个纯真的女孩。因为从小父亲去世、母亲改嫁,阿依古丽逐渐变成了一个内向的孩子,成为某些同学嘲笑和欺负的对象,甚至有几个女生在男同学的支持下对她施暴。“青言青语”服务队队员王瑞迪在一次进校园宣讲活动中认识了阿依古丽,这个女孩的遭遇没有逃过王瑞迪的眼睛。了解情况后,王瑞迪决定帮助阿依古丽。她用自己学过的简单的维语试着开导阿依古丽,告诉她不要害怕,勇敢做自己。同时,王瑞迪和其他队员一起找到学校老师,反映了这一情况。在老师的帮助下,学校开始加强对校园霸凌的监管和惩罚。在王瑞迪和队员们的鼓励下,阿依古丽也勇敢地站出来,讲出自己的遭遇。她还主动提升改变自己,认真学习,增强自信。阿依古丽的勇敢行为逐渐得到人们的支持和认可。那些曾经欺负她的同学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纷纷向她道歉,接受校规校纪处理。
服务队指导老师、新疆财经大学法学院团委副书记徐保成介绍说:“我们希望学生能够在‘做雷锋’的过程中‘学雷锋’,带动身边的人一起‘成为雷锋’,这也是我们的育人初心。”
端午节前,贝乐盈益智学校的老师给服务队打来电话:“端午节快到了,孩子们想让大哥哥大姐姐来教他们包粽子,你们有时间吗?” 贝乐盈是一个特殊学校,这里的孩子因为先天原因,有一定程度的智力缺陷或发育问题。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青言青语”服务队队员去贝乐盈成为了一种习惯。大家安排好自己的课业后,会轮班去为孩子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队员们知道,雷锋精神不仅是一种道德力量,更是一种激发人们向上向善、无私奉献的精神力量。
推进民族团结 聚焦法治新疆
新疆是多民族聚居地区,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和繁荣的基石。 “青言青语”服务队深知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在志愿服务宣讲实践中,始终将民族团结作为重要内容加以宣传,通过举办民族团结主题讲座、开展民族文化交流活动等方式,增进各民族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促进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同时,服务队积极参与民族地区志愿服务,为当地民众提供法律咨询等帮助。
一次,在热闹非凡的爱心集市上,“青言青语”服务队队员李遂愿为一位维吾尔族老人解答法律方面的问题。老人名叫阿不都热合曼,因遇到复杂的法律问题而感到困扰,又因语言不通而难以得到满意的解答。“青言青语”服务队另一名队员穆耶赛尔注意到这个情况后,立刻走了过去。她用流利的维吾尔语与老人交流,耐心听取他的问题,并详细解释了相关的法律规定和可能的解决方案。在穆耶赛尔的协助下,李遂愿也理解了老人的问题,并提供了更加精准的法律建议。他们一起帮助阿不都热合曼老人理清法律关系的脉络,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老人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他感激地对穆耶赛尔和李遂愿说:“谢谢你们,你们的帮助对我来说真的太重要了。我现在对这个问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知道该怎么去解决了。”
法治是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保障。“青言青语”服务队深入社区、学校、农村等基层单位,广泛开展有针对性的普法宣讲。截至2024年3月,服务队共在全疆14个地州、53个县市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600余次,受众群体达20000余人,有效提高了实践地广大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获得很大反响。
新疆少数民族偏远地区农村普法工作的开展与全疆其他区域相比还存在很多困难,为此,“青言青语”服务队为新疆少数民族聚集地喀什麦盖提县、阿勒泰哈巴河县萨尔布拉克镇乡村农牧民提供普通话教学服务,帮助当地群众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法律知识,全方位提升当地推普教育质量,助力乡村振兴。
“青言青语”服务队的实践是新疆财经大学弘扬雷锋精神、推动民族团结、法治新疆建设的一个缩影。服务队用行动践行了雷锋精神,为新疆的和谐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未来,服务队将继续发挥雷锋精神的引领作用,推动学校思政教育的创新发展,让更多有担当、有作为的新时代青年为新疆的繁荣稳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