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精神千秋情(中)

作者: 史照栋 刘晓彤

雷锋精神千秋情(中)0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李秋生辞职下海,与别人合作逐步投入3.5亿元,创办鄂尔多斯最早、“内蒙古百姓口碑最佳”的非营利性医院广厦医院、康养中心,缓解了当地群众的看病难问题,为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贡献。

石碑易得,口碑难求。

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这好那好不如共产党好。

走进鄂尔多斯千秋集团公司,迎面而来的是墙上“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条幅,引人注目。

记者问为何取名“广厦医院”?李秋生一语中的:广厦医院审批的就是非营利性医院,为百姓健康服务,“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李秋生说:“20多年前,鄂尔多斯东胜区只有两家医院,一家是伊克昭盟中心医院,一家是东胜区区医院,医疗资源匮乏,满足不了众多百姓的就医需求。我们创建广厦医院,不是为了赚老百姓的钱,而是方便百姓,解决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医院建起来了,公司也发展了,我们用办煤矿赚的钱反哺医院的亏损,贴补群众,不断增进群众福祉。所以,我们定位‘平民医院’,来这里看病的90%都是平民百姓。”

20多年,科室墙壁挂满百姓自发送来的一面面锦旗: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心系百姓,德行高尚;医术精湛,妙手回春;医得高尚暖人心,医术精湛传四方……红彤彤,似火焰,由衷道出百姓心声:共产党好,改革开放好,民族大家庭好!

20多年,在医院各科室及专家的共同努力下,医院各项建设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数百个奖杯、奖状、奖匾,令人惊叹不已,催人激越奋进——

2000年3月,被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自治区品牌协会授予“内蒙古人民满意的金牌形象使者”;

2007年9月,被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自治区品牌协会授予“第二届内蒙古百姓口碑最佳医院”;

2008年4月,被鄂尔多斯市卫生局评为医疗救援“有功单位”;

2008年4月,被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自治区品牌协会授予“2008内蒙古百姓口碑金奖医院”;

2009年9月,被鄂尔多斯市卫生局评为“诚信民营医院”;

2010年1月,被中国医院协会民营医院分会授予“全国诚信民营医院”称号;

2010年3月,被鄂尔多斯卫生系统学习活动领导(指导)小组评为“先进集体”;

2012年7月,被内蒙古日报社评为“社会贡献杰出单位”;

2014年被中国医院协会评为“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

2015年9月,被鄂尔多斯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评为“有功单位”;

2020年8月,被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工商联合会(总商会)、内蒙古社会扶贫基金会鄂尔多斯办事处授予“爱心企业”;

2021年3月,被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卫生健康委员会评为“先进集体”;

2022年3月,被鄂尔多斯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授予“健康促进医院”称号;

2023年5月,被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卫生健康委员会评为“疫情防控突出贡献”集体;

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地改变,公职人员下海经商越来越多,李秋生提出辞职,放弃多年的行医之路,进入市场经济的大潮开始创业。

他的创业之路不是一帆风顺的,经历过不少坎坎坷坷、风风雨雨,在20多年的创业生涯中摸爬滚打,饱尝了创业道路上的辛酸苦辣。有付出就有收获,李秋生从一名“赤脚”医生转变成了一位很有名气的企业家,事业不断扩大,涉足的领域也越来越广。

李秋生深知,这一切靠的是党改革开放的好政策,靠的是他诚实守信、不断进取的价值追求。在有了收获时,李秋生不忘老本行,在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办起第一所规模较大的民营医院——广厦医院。

广厦医院是2003年鄂尔多斯市卫健委批准成立的一家二级乙等综合民营医院,占地面积9842平方米。2021年成立鄂尔多斯广厦医院分院。

医院拥有GE1.5T超导核磁共振、64排螺旋CT、16排螺旋CT、DSA多功能数字减影机、DR、三星五维彩超、多普勒宫腔镜、腹腔镜、富士电子胃肠镜、进口奥林巴斯膀胱镜和德国斯道斯腹腔镜、关节镜、椎间孔镜、椎间盘镜、贝尔蒙电动液压手术床、德国贝朗血液透析机、日本JMS透析机、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奥林巴斯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希森美康全自动血球仪等治疗设备,核定床位数222张。

2023年,全院服务门急诊近17万人次,住院5000余人次,实施手术1300台,其中三四级手术881台,占比68%,出院病人平均住院日8.5天,全年患者满意度95%,得到了当地百姓的认可,为鄂尔多斯市的医疗卫生事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医院在发展的同时,积极服务于社会组织,承担起重要的社会责任与公益使命:

为了给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医院投入大量资金招募高素质的医务人员,不断更新医疗设备和技术;

为了给各类人群提供平等的医疗机会,包括经济困难的患者、农村地区的居民和少数民族等,他们开通绿色通道,降低医疗费用、提供医疗救助、开展远程医疗;

为确保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自然灾害时肩负起应急救援的重要责任,他们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对机制,提高自身抗灾能力,做好紧急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为受灾人群提供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

他们积极承担起社会公共卫生服务的责任,大力宣传医疗保健知识,开展预防保健工作,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积极参与公共卫生项目,如疫苗接种、传染病防控等,为社会公众的健康作出贡献;

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主动联系当地社区、工商联、公益基金会,设立救助项目,为经济困难的群众提供医疗救助、资金支持,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公益活动,如义诊、健康讲座、慈善捐赠等,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帮助和支持。

“三无”(无联系方式、无家属、无工作单位)患者孙某某,男,74岁,2012年7月18日因“发热、咳嗽、气短伴双下肢水肿8天”入院治疗。入院诊断为:“胸腔积液待查”“肺心病合并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恶性胸水”。患者属老年患者,耳聋,与其沟通极其困难,所以既往病史不祥,病因未明,病情较重。其孤身一人,无钱、无陪员、无亲戚在场。得知其有一妹妹,医务人员电话和其妹妹联系沟通,交代患者病情,其妹妹不愿承担患者的医疗费用并表示不愿来院陪护患者。接诊医师与总值班、医务科及院长协商后开放“绿色通道”并进行全力抢救,住院期间医务人员还无偿为其提供餐食,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及帮助,患者痊愈出院,医疗费用医院全部承担。

2018年3月18日,一位“三无”患者王某被送到院急诊科治疗,该患者有“心脏病”,治疗期间突发“无意识”状态。李秋生指示工作人员立即抢救,在心肺复苏过程中患者大小便失禁,医护人员急忙为患者处理,患者命悬一线,后经过抢救成功挽回生命,苏醒后转入普通病房。因患者无亲友、无身份证、无钱,广厦医院因此承担了其所有医疗费用,医护人员还每天为其点餐、送水,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痊愈出院。

李秋生从不忘家乡父老,为他们办了很多实事好事。1995年他组建乌兰哈达乡煤炭公司,2000年成立千秋矿业集团,20多年来,累计给国家纳税20多亿元,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2005年被准格尔召镇政府授予“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优秀企业家”荣誉称号。

1999年,他自筹资金200万元,修建了准格尔旗黄天棉图至公沟村的15公里沙石公路,为老百姓出行提供了方便。

积极响应党和国家乡村振兴的号召,从2016年开始到2023年,在准格尔旗委、旗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指导下,由李秋生主管的准格尔旗营沙壕煤矿,8年时间相继投资1000多万元,解决了1100多口人饮水和500多亩庄稼地的灌溉难题;主动帮助准格尔旗布尔陶亥乡坝梁村打坝和打井;同时,购买加工饲养设备,成立养殖场为乡亲们买了数百只优良品种羊,帮助百姓搞好养殖升级。经过8年的扶持,极大提升了乡亲们的生活水平。

(责任编辑:吴维满)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