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牵小手 长跑变接力

作者: 陈连才 赵丽霞 窦芒

大手牵小手  长跑变接力0

10月1日上午,20组亲子家庭汇集在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古镇开展志愿服务,用青春献礼祖国,以志愿唱响赞歌。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熟悉的旋律响起,孩子们手中挥舞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共同歌唱《我和我的祖国》,用慷慨激昂的歌声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与祝福。当天,孩子们还穿上志愿者马甲,热情地为过往游客指路、维持现场秩序、随手捡拾垃圾、发放文明旅游手册……过往的游客们纷纷驻足向孩子们投去赞许的目光。孩子们说:“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参与志愿服务,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为家乡作贡献,这也是对祖国母亲最好的节日献礼。”

多年来,青浦区关工委始终秉持向上向善的理念,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关爱青少年成长相结合,将新时代的雷锋精神浸润到每个孩子的心田。他们创新推出“大手牵小手”工程,推动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创造了独特的“青浦模式”。

大手牵小手:

传承与创新的育人工程

青浦区关工委以“大手牵小手”育人工程为抓手,致力于将雷锋精神深植于青少年的心田,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作为这项工程的主力军,凭借他们的经验和榜样力量,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正能量,引领青少年在社会实践中成长。

“大手牵小手”育人工程强调实践与创新有机结合,青浦区关工委通过一系列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少年。例如“红色大寻访”活动,吸引了许多青少年走进本地的革命遗址、纪念馆,聆听老一辈革命者的感人故事,让他们在与历史的触动中增强爱国情怀和使命感。每一次实地探访,都是对他们思想的一次洗礼。青浦区关工委依托长三角示范区老干部工作联盟和长三角示范区未成年人检察保护联盟,以“十年树木”育林计划为目标,推出“大手牵小手”红领巾植树活动,把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理念根植于青少年心中。

与此同时,关工委携手学校、社区,将雷锋精神浸入青少年的日常学习生活。2023年5月5日,全区16所中学同步举行“上善思政大讲堂”,区领导亲自授课,鼓励青少年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课堂上老师的一句“你们是祖国的未来”点燃了孩子们的热情,许多人在日记里写下自己的梦想,渴望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出一份力。

此外,青浦区关工委还策划了“青少年风采展示”“探寻红色记忆”等活动,覆盖了全区超过一万名青少年,活动以情景再现、实践体验等形式,帮助青少年在寓教于乐中加深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感;同时,关工委创立了“上善少年说”“小小讲解员”励志修身课堂,定期组织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通过多措并举,青浦区关工委将雷锋精神的传承与当代青少年的成长实现了紧密结合。

五老情怀:

奉献不止,初心不改

值得一提的是:在“大手牵小手”工程中,青浦区关工委充分发挥了“上善银辉”离退休干部团队“五老志愿者”的优势作用。“上善银辉”离退休干部志愿服务大队由上海青浦区委老干部局于2020年9月组织成立,旨在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和威望优势,成立以来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有特色有创意有实效的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大队下设理论宣讲、文明督导、关爱帮扶、医疗保健、法律服务、文化传承、网络巡访等7个功能性志愿服务团队,以及11个街镇离退休干部志愿服务分队、113个村居社区离退休干部志愿服务小队,已登记离退休干部志愿者1400余名,形成了“区—街镇—社区”三级离退休干部志愿服务网络体系。老同志们发扬“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的光荣传统,特别是在关心下一代工作方面,团队秉持“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的理念,联合有关部门持续开展“五老德育讲堂”“大手牵小手随手捡”等系列社会实践活动,推动关心下一代工作走深走实,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肯定。

五老志愿者是大手牵小手育人工程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他们用行动践行着雷锋精神,诠释着奉献与坚守。“上善银辉”离退休干部志愿服务大队就有这样两位被称为“永不生锈的螺丝钉”——丁昆源、丁小木。

丁昆源,曾担任过空军某部飞行员,以90岁高龄持续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向青少年们忆传统、讲世情。退休以来,总计开展宣讲889场,听众达5万多人次,累计志愿服务时数达1500小时以上。作为五老代表、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他应邀参加由青浦区关工委主办的青浦青少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升国旗主题活动,用慷慨激昂的主题演讲,呼吁青少年们要不忘爱国初心,牢记强国使命。

丁小木,曾担任原南京军区空军司令部空管中心主任,自2015年退休回到故乡朱家角镇后,他便将满腔热情投入到社区志愿服务中,因热爱这份事业并心系祖国花朵,于是成为青浦区“大手牵小手”行动的开创者,在青少年心目中,他就是“雷锋爷爷”,是那双大手的象征。丁小木常说:“雷锋精神是切实的行动,不能光喊口号。”每年寒暑假、每次志愿服务,他都带着孩子们走进人流如织的景区、公园、地铁站等公共场所开展文明劝导和垃圾清理等活动。通过这些实际行动,孩子们不再是旁观者,而是真正成为了行动中的主角。一次,在人头攒动的朱家角景区,一个十岁的小男孩拎着沉重的垃圾袋,认真地清理着每个角角落落,额头上挂满了汗珠。丁小木走过去,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孩子,今天你也是小雷锋了。”那一刻,男孩的脸上露出自豪的笑容,仿佛完成了一件了不起的事。

从2016年开始,每逢寒暑假、节假日开展“大手牵小手”志愿服务活动,已持续8年之久,超过一万人次青少年参与到宣传文明旅游、文明劝导、随手捡等争做“雷小锋”志愿服务活动中。每次活动都能见到丁小木身先士卒的身影。“未来会更加注重在实践中传承雷锋精神,培育‘雷小锋’队伍成长!”丁小木坚定地说。在他的带领下,志愿者团队不止在本地发挥作用,还在每届进博会中贡献力量,成为了“青浦区优秀志愿服务项目”的获奖者。

在五老志愿者的带领下,孩子们逐渐明白:个人小行动能带来社会大改变。五老志愿者的倾情付出不仅激励了无数青少年加入志愿者队伍,也将雷锋精神深深植入了他们的心灵。

活动成果:

感恩与责任的接力传递

“大手牵小手”育人工程不仅让青少年学习领会雷锋精神,更让他们在实践中成为雷锋精神的践行者。许多青少年通过参与志愿服务,逐渐将雷锋精神转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并在日常生活中展现出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

上海商学院大四学生、党员刘永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参与志愿服务时,他深受丁小木等老志愿者的无私奉献精神的影响。他说:“丁爷爷让我明白了,感恩不仅仅是心里想的,更是要身体力行的。”如今,刘永坚已成为志愿者骨干,带动了更多青年投身公益行动。

七年级的中学生黄哎彤,从幼儿园大班起就在志愿者奶奶的影响和带领下积极参与志愿活动。她是学校里的“小小志愿者”代表,在参与的过程中,黄哎彤逐渐培养了助人为乐的品格,并通过行动将雷锋精神传递给更多同学。她笑着说:“我想让更多的人知道,雷锋精神不是一阵风,而是每一天的行动。”

在青浦区,像刘永坚、黄哎彤这样的青少年志愿者比比皆是。

青浦区关工委联合青浦区思源小学,组织全体少先队员常态化听老同志讲红色故事,让孩子们亲身感受革命精神的伟大与光荣,学会感恩,更加珍惜现在的学习环境。在走访革命老人的活动中,孩子们用积攒下来的“压岁钱”为爷爷奶奶们送上自己亲自购买的感恩小礼物。思源小学三年级学生徐煜琰说:“听爷爷讲英雄的故事让我入迷,老一辈革命家付出的巨大牺牲鞭策我要努力学习,为将来建设更加美好的祖国贡献力量。”活动不仅为孩子们打开了认知世界的大门,也在他们心中播下了感恩、责任与爱国主义的种子。

在这些丰富活动的熏陶下,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学会了如何关爱他人,如何承担责任,如何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良好的品格,成为新时代雷锋精神的践行者和传承者。

结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青浦区关工委的“大手牵小手”育人工程,将继续激励着一代代的青少年,将感恩与责任的火炬薪火相传。

(责任编辑:刘超)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