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伯乐”余新元的大情大义
作者: 陶克
2022年12月29日,送雷锋当兵的老红军余新元不幸去世,享年99岁。
余老去世,我心里特别难过。再过3天,余老就迈入百岁老红军行列;再过3天,《雷锋》杂志新创刊的“强军号”就要与读者见面,余老抱病写下的“雷锋永远和我们在一起”的赠言(见雷锋杂志微平台2012年12月31日),也要和读者见面了,然而这竟成为绝笔。再过两个月,鲜花盛开的春天就要来到,一批学雷锋的英模将要欢聚一堂,在雷锋的家乡望城隆重举办纪念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60周年大会。60年前送雷锋当兵的“雷锋伯乐”余新元老人,则是大家期盼到场的 “最亲爱的人”,然而天公无情,这一个一个美好的愿望,都化作了历史的遗憾。
遥望北国,回想着当年采访余新元的一幕幕景象,泪水不禁溢出眼眶……
他有两个未了的心愿
1936年10月,放羊娃余新元在老家甘肃会宁碰到红军会师的场面,听到一个高个子的红军蛮子讲话,“共产党是替穷人打天下的,红军是咱穷人的队伍”,这些话特别顺耳,讲话的正是毛主席。这次传奇的偶遇,使这个可怜的孩子萌生了当红军的想法。就这样,13岁的余新元赶着给地主家放的200只羊参加了红军。
余新元戎马一生,打过大小仗500多次,浑身是伤。1939年,在黄土岭战役中,他的左腿从小腿到大腿根,好几处肉都被日本鬼子打飞,左腿被日本鬼子的机枪打了个贯穿洞。当时他疼得昏了过去,被战友们抬到八路军救护所。为了防止感染,医生准备做截肢手术。这时,一位蓝眼晴高鼻子的大夫急忙走过来,给他检查了一遍,心疼地说,才16岁,要是少了一条腿,他将来可怎么办啊!这个人是谁?他就是万里迢迢到中国参加反法西斯战争的白求恩 。“白求恩大夫亲自为我做手术。那时,前线哪有麻药和消毒用品!白求恩大夫就把捣碎的蒜末摊在黄纱布上,然后用镊子将黄纱布从我左腿的里侧捅进去,一直捅到外侧进行消毒,黄纱布在骨头缝中来回拉锯,‘滋滋’地响,我咬牙硬撑,疼得浑身冒汗。”几十年后,余新元仍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情景。
在医疗用品奇缺的八路军队伍里,白求恩大夫用土办法救了余新元的命。他的腿1个月就消肿了,半年后伤口就基本愈合了,他又拿起枪投入抗日前线。 “白求恩是我的救命恩人,我多么想到白求恩的家乡,给他的家人敬个礼,表达一个中国老兵对白求恩大夫一辈子的敬意。”2017年,事隔80年后,余新元对专程从甘肃老家到鞍钢看望他的李小舟吐露了这个藏在心里的愿望,老人抹着泪水一字一句地说:“白求恩对我们八路军好啊,他救了我的命,我一辈子忘不了他。”
也许是见到了家乡人,这个13岁悄悄离家参加红军的老前辈说出了又一件藏在心里的事。1941年,在狼牙山反“扫荡”战斗中,日本鬼子的子弹从他的左前胸进去,从右后肩穿出。是狼牙山台低村房东王义珍老妈妈把他抱到家,精心护理7个半月,才把他救了过来。“王妈妈的名字我一直记着,解放后就想寻找她感谢她,可是部队远在东北,没这个条件。这些年又想起这事,王妈妈就像在眼前,她慈祥、刚毅,她把我当作亲儿子,我想她啊,想见见她的家人……”
他坚信雷锋一定是个好兵
大家都知道余新元是“送雷锋当兵的人”,而他为何送雷锋当兵以及他和雷锋的情感,许多人是不知道的。2012年8月,我去余新元家中采访,问清楚了这段奇缘,写在了《告诉你一个真实的雷锋》书中,不少读者看后感动得掉泪。
事情发生在1959年底。已经是鞍钢先进标兵的雷锋报名参加解放军,来到辽阳体检,因为体重和身高不够标准,被刷了下来。雷锋从9岁就要求当兵,整整等了10年,怎么忍心就这么被淘汰。体检站下班了,他仍待在那里不走,就在这个时候,有幸碰上了一位两杠两星的高个子军官。雷锋跑过去就问,“你是这儿负什么责的首长?”也该是苍天不负有心人,这个军官就是兵役局的副政委余新元。雷锋说,“首长,我要当兵。”余新元说,“那好啊,体检了吗?”雷锋回答,“他们说我个子小,不够格。可我还不到20岁,不是说22岁还窜一窜嘛。”余新元乐了,“小同志啊,窜一窜你也不够啊,革命工作不分前后,好好当工人吧。”余新元摆摆手,“走吧走吧。”雷锋不服气,“首长你说的不对,革命工作不分前后,为什么还动员上前方?我明天还要来,我一定要当兵!”
第二天一早,雷锋果真来了。从工厂到人武部有几十里地远,但雷锋赶在余新元上班前,就来到他办公室门口等他。雷锋把小皮箱往余新元桌上一放,“首长,你让我当兵,我要去。你不让我当兵,我也坚决要去!”余新元心里说,你这个小孩还讹人呢。他朝雷锋瞪了一眼,离开了办公室。雷锋也走了,直接来到兵役局体检站当起了服务员。
快吃中午饭时,余新元回到办公室,看到桌子上还放着小皮箱,知道这个小个子工人还没走。那时是供给制,兵役局没有食堂,这个小伙子到哪去吃饭?面对这个倔强的年轻人,余新元也对他产生了兴趣,他猜雷锋一定在体检站,于是就找到那里。余新元说:“小伙子,你还没走啊?”雷锋回答:“我不走了。”余新元说:“那你去哪儿?”雷锋说:“你去哪儿我就去哪儿。”这一句回答把余新元逗笑了,而雷锋的秘密也由此揭开。
余新元在前面走,雷锋在后面跟,又回到了余新元的办公室。看着桌子上的小皮箱,余新元逗他,“你这宝贝疙瘩里面有什么金银财宝,打开给我看看。”雷锋也不好意思地笑了,“这是我要带到部队的。”皮箱打开后,最上面放着《毛泽东选集》(1至3卷),下面是一件皮夹克和一条料子裤。余新元看到《毛泽东选集》,眼睛一亮。那个年代只有县团级干部才能看上毛主席著作,他怎么会有?是做样子吗?余新元把书拿起来翻了一遍,发现这小年轻了不得,他把《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矛盾论》《实践论》等都看完了,很多地方还写着眉批。罕见,罕见!余新元心里不由产生惜才之心,甚至对眼前这个小个子有了点敬意。
余新元把雷锋带到自己家吃饭,了解到雷锋的悲惨身世,余新元和她的老伴田医生被深深地打动了。雷锋在流泪,余新元和老伴也泪流满面。在那个苦难的年代,余新元也有着类似的经历。余新元老家在甘肃会宁,他原姓吕,有三个妹妹,因为家里穷养活不起,两个妹妹活活地饿死,一个妹妹送人了。他的母亲,为了不被土匪抓走,跳井自尽。捞上来后,两条腿骨插到了胸上,惨不忍睹。余新元12岁就给地主放羊,受尽了欺压。1936 年10 月,中央红军和四方面军在会宁会师。余新元亲眼看到这支队伍对穷人好,就参加了红军。看到眼前这个小个子,他想到了自己的经历,他决定要帮助他实现当兵的梦想。就这样,雷锋留在接兵办当了义务通讯员。“雷锋这一来啊,好事做得就别提了。”余新元说,“每天早上,他把各办公室的炉子都生上,把水烧开了给大家灌上……那年,兵役局发的军装都是志愿军的旧军装,每100 套给30套的预备数,雷锋就帮着管服装的干事改衣服、接(长)衣服。兵役局的干部们被感动了,都催我,‘政委,一定要把雷锋送到部队’”。
为此,余新元专门向辽阳市委书记曹琦讲了雷锋的情况。曹书记听后明确表态,“雷锋是一个好青年。什么叫合格?我理解,合格是包括身体合格、政治合格在内的全面合格。”有了市委书记的支持,余新元又找到接兵单位和体检站的负责同志商量。余新元说: “我们的职责就是要把好青年送到部队上去,像雷锋这样的好工人,对党有感情,热爱解放军,当农民是个好农民,当工人是个好工人,将来要是到了部队也一定是个好兵。”
余新元还说: “就是中央军委来检查,我也是这个态度,出了问题撤我的职,与你们无关。”部队接兵负责人同意了市委和兵役局的意见。沈阳军区工程兵十团荆营长说:“体重和个头就不说了,如果雷锋身体没有其他问题,就可以。”团军务参谋戴明章也说: “依我看,青年人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到部队后锻炼锻炼,很快就会发育成熟的。”就这样,体检站在雷锋的体检结果栏上“甲”“乙”“丙”“丁”这几个选项的“丁”上打了钩,还写上“水兵合格”4个字,把雷锋编到了预备队里。离新兵出发8小时前,才给雷锋发了新军装。
1960年1月8日中午,辽阳火车站万人送新兵。余新元的老伴特意按照当地的习俗给雷锋煮了20 个鸡蛋,她摸着雷锋的头说: “到了部队要好好学习,要依靠首长和战友,好好锻炼,做一个好战士。你体质不好,要注意休息……”就这样,雷锋带着大家的关爱和期望,走上了从军的道路。
他在心里把雷锋当作“咱的儿子”
雷锋在16岁小学毕业典礼上,表达了自己“要当个好农民、好工人、好战士”的人生梦想。他说:“将来如果祖国需要,我就去参军做个好战士,拿起枪,用生命和鲜血保卫祖国,做人类英雄。”如今,雷锋的参军梦终于实现了,临离开辽阳时,他不像过去那样叫“余政委”了,表情腼腆,脸蛋儿憋得通红,“余叔,我要走了,也没什么送你的,我就叫你一声‘爸爸’吧。”他还对余新元老伴说:“田阿姨,我叫你一声‘妈妈’吧。”余新元当即打断雷锋的话,严厉地说:“别,这样不好,你这样叫是不对的。送你当兵,是因为你热爱党,热爱解放军,你学习毛主席著作,你一定能成为一个好兵!”
余新元何尝不理解雷锋的心情,这个苦难的孤儿,是在党和人民的怀抱里获得新生,他知恩图报,对帮助他的长辈无以相报,发自心底想叫一声“爸爸”。但是,余新元决不应允。在他眼里,自打跟着毛主席当红军那天起,他就是人民的儿子,为人民打天下,人民永远是父母。虽然身经百战,为人民做了许多好事,但永远不能让人民感恩,要感恩要报答的永远是人民。
雷锋离开辽阳两年八个月后,不幸以身殉职。余新元从《前线报》上看到雷锋牺牲的消息,对老伴说:“不好了,咱的儿子走了。”两人相视而泣,抱头痛哭……“咱的儿子”,一位领导干部发自肺腑的一句话,表达了对雷锋的大情大义。
在纪念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50周年时,我的新书《告诉你一个真实的雷锋》出版。当我向余老赠书,并称他是“雷锋的伯乐”时,也受到了批评。“你这样说是不对的”,余新元表情严肃,他反复强调,雷锋是党和人民培养的,他只尽到了自己应尽的责任。坚持送雷锋当兵,说没有风险也是假的。雷锋个子矮,身体条件相对薄弱,如果到了部队不能胜任一名合格士兵,那作为征兵干部是有责任的。但是党交给你这份重担,你就要为党尽职尽责,为人民军队挑好兵。看中了这个人才,就要做好准备承担这份风险。共产党人价值观的天平上,永远都要向党和人民的利益倾斜。
学他、做他;做他、学他,
我要一辈子学雷锋
雷锋的事迹是感人的,余新元帮助雷锋的故事,也非常感人。同样还是这个老红军余新元,在送雷锋当兵17年后,又发现了一个好兵,他的名字叫郭明义。
郭明义的父亲郭洪俊是一位劳模,曾在寒冷的冬天抢救落井儿童。1977年1月,品学兼优的郭明义报名参军一路合格,却在最后的关口被卡住。郭明义的父亲情急之中找到时任鞍山军分区副政委的余新元。余新元了解情况后出面协调,他说:“郭明义是工人阶级的后代,自身很优秀,他要去当兵,我们应该支持。”在新兵入伍出发仪式上,郭明义代表全体新兵发言:“我们是鞍钢人的后代,一定要为工人阶级争气,像雷锋那样做毛主席的好战士!”
郭明义入伍来到了沈阳军区23军36师。这是一支英雄的部队,出了一位学雷锋的英雄刘英俊。1966年3月15日早晨,刘英俊和战友驾着马拉炮车外出训练,在佳木斯公共汽车站附近,突然被汽车喇叭声所惊的炮车辕马冲向人群。在千钧一发时刻,刘英俊不顾自己生命危险,奋勇拦惊马救儿童,自己却被压在翻倒的车下英勇牺牲。战友们在整理刘英俊遗物时,发现他的日记上留下这样的话:“雷锋啊,我的战友,你的热血在我身上沸腾”“雷锋能,我也能!”一个雷锋倒下去,千万个雷锋站起来。雷锋的大爱就这样在一代代人身上传递。
郭明义在部队学雷锋、学刘英俊,成为学雷锋的好战士;退伍回鞍钢当工人,又称为雷锋式的好工人。2012年,他被中央文明办授予“当代雷锋”;当年11月,在党的十八大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郭明义忘不了送他当兵的老红军余新元。参加党的十八大后,他高兴地看望余新元,汇报自己如何在党的培养下成长。当他说到当选中央候补委员的时候,笑眯眯地听着他说话的余新元一下打断了他的话,“别扯这个,你给我唱唱《学习雷锋好榜样》……”我曾就这个事情问郭明义,郭明义说是这样的。“每次见到余老,他总让我唱《学习雷锋好榜样》,他和我一起唱,眼睛里饱含着泪花。我感到,余老对雷锋感情最深,抓学雷锋劲头最大。”郭明义深情地回顾道。
余新元家里墙上挂着雷锋的照片,桌上摆放着雷锋的塑像。他问我:“毛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是谁向雷锋学习呢?”不等我回答,老人家挥着手自己答道:“毛主席的题词我读了几十年,领悟了几十年,毛主席说这个‘向’,是谁向雷锋学习呢?那就是他老人家首先自己要向雷锋学习,毛主席把一生献给了中国人民,他是学习雷锋的好榜样”。
“雷锋在这个世界上只生活了7912天,但中国人民没有忘记他,雷锋永远不会离开我们。雷锋精神是永恒的。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我们学他、做他,做他、学他,雷锋精神的核心是奉献。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这是雷锋最大的奉献!”99岁的余新元驾鹤西去,他在97岁时留给全国电视观众的最后一段话,会成为我们新时代新征程深入学雷锋的最好动员!
(责任编辑:魏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