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抓好主题教育以学铸魂凝心聚力
作者: 本刊评论员当前,各级各地正在按照党中央的统一部署,全面展开学习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这次主题教育,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步骤,对于统一全党思想、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以学铸魂,是这次主题教育的中心环节。所有参加主题教育的同志,都要按照中央的部署,紧紧扭住以学铸魂这一中心环节,在先学、深学上下真功、求实效。
以学铸魂,务需抓住关键
以学铸魂之“魂”,指的是共产党人的本真之心,要求党员干部淬炼思想、洗礼精神、坚定信仰信念信心。坚定的信仰信念信心,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关键就在于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把党的创新理论内化为强大的政治信仰、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忠贞的信心追求。而信仰信念信心的坚定来自思想理论的坚定,认识真理、掌握真理、信仰真理、捍卫真理,是坚定信仰信念信心的前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新时代新征程上,只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我们党才能更好地坚定理想信念、把握历史主动,才能把党锻造成一块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坚硬钢铁,真正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政党。每一个党员都要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改造主观世界,深刻领会这一思想关于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思想境界、加强党性锻炼等一系列要求,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为此,我们在以学铸魂中一定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坚持多思多想、学深悟透,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精髓要义、实践要求,做到整体把握、融会贯通。要认真进行思想政治体检,同党中央要求“对标”,拿党章党规“扫描”,用人民群众新期待“透视”,同先辈先烈、先进典型“对照”,不断叩问初心变没变、使命担没担,真正铸牢共产党人应有的“魂”,把所铸之“魂”变成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
深刻把握和弘扬雷锋精神,是以学铸魂的内在要求
以学铸魂,很重要的一条是要深刻把握作为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之一的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让党员干部带头弘扬传承雷锋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最近批示指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 “在新征程上,要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更好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加强志愿服务保障和支持,不断发展壮大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伍,让学雷锋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蔚然成风,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力量。”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大力弘扬雷锋精神,与这次主题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深度契合,有助于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坚定信心、团结奋斗、勇毅前行,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凝聚强大力量。因此,在主题教育中,我们完全可以把深刻把握和弘扬雷锋精神作为以学铸魂的重要内容。
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是物质生活的现代化,也是展现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精神文化全面发展的现代化。新时代新征程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有利于高效统筹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促进形成艰苦奋斗、奋发进取的价值观念,有利于积极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氛围,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扩大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影响。这里要强化两点:
一是要明确大力弘扬雷锋精神、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力量的重要基础。从政治基础来看:六十年学雷锋实践,充分彰显中国共产党精神的巨大号召力、强大推动力和深远的历史影响力,为开展学雷锋活动提供了明确的政治方向、坚强的政治基础,是新时代新征程大力弘扬雷锋精神的“定盘星”。从资源基础来看:六十年来全国上下积淀形成了丰富独特、意蕴深厚的雷锋文化资源。雷锋纪念馆、雷锋事迹见证者,一大批以“雷锋”名字命名的雷锋班、雷锋岗等“雷锋”号单位遍布全国。全国雷锋文化资源种类丰富,涵盖了历史遗存、展陈场馆、文物史料、研究机构、社会组织、教育基地、历史当事人等方方面面,为新时代新征程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提供了“资源库”。从制度基础来看:在党中央统筹部署和正确领导下,全国各地立足实际、发挥优势,坚持从部署、发动、检查、评比、表彰等方面积极着手,建立形成了一套科学全面、系统完善、运行通畅的制度管理体系,有效解决了“谁来学”“怎么学”“学什么”等重要问题。在全国形成了齐抓共管、协调推进的规范化、制度化工作格局,为新时代新征程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提供了“路线图”。从实践基础来看:雷锋精神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各个地区、行业形成了独具特色、影响深远的学雷锋品牌。长年坚持学雷锋的邓州“编外雷锋团”等众多时代楷模;打造新时代雷锋工程,以雷锋精神引领广大员工的价值观的抚顺供电公司等全国学雷锋示范点;用青春激情打造志愿服务项目的广大学雷锋志愿者;等等。六十年丰富实践经验是新时代新征程大力弘扬雷锋精神的“百宝箱”。
二是要明确大力弘扬雷锋精神、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力量的实践路径。这方面最紧要的是要加强顶层设计。要不断强化政治引领、汇聚群众力量、创新内容形式,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积极构建“党委领导、各部门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将开展学雷锋活动的丰硕成果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磅礴力量。要丰富宣传内容。将雷锋精神中蕴含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生动体现作为宣传核心内容,不断推动雷锋精神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在对外交往、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等活动中做好“雷锋文化品牌+”文章,倾情绘写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画面和宏大场景。要创新宣传形式。以弘扬雷锋精神为主要特色,深入实施“雷锋文化品牌+”工程,积极打造雷锋文化“IP”,进一步强化技术赋能,用好直播态、沉浸式、全息化等新笔法,用雷锋精神唱响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筑同心的社会主旋律。要做好研究阐释。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的引领作用,依托各类高端智库、高校院系、科研院所等对雷锋和雷锋精神做深入系统的挖掘、梳理、研究、阐释,加强对象化阐释、时代化解读、国际化表达,推动弘扬雷锋精神理论化、科学化、系统化。要将学雷锋活动融入城乡文明建设的方方面面,通过让雷锋精神元素融入城乡环境设施改造、市民道德素质引导、服务水平提升等各类创建实践活动,坚持下足“绣花”功夫,不断提升社会文明程度。要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构建“社区+学雷锋志愿者”治理格局,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员家庭代办站、学雷锋志愿服务岗,瞄准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发力,清除堵点、痛点,及时化解社会矛盾、舆情风险等隐患,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要将雷锋文化元素与教育文旅相结合,兼顾其他相关产业,尝试构建“雷锋+”融合业态,打造食宿行购为一体的特色链条。以“研学+创演”“解读+体验”等新形式,以更加生动活泼的方式传播雷锋文化,讲好新时代雷锋故事。要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围绕传播雷锋文化特色主题,组织开展多领域,多形式的文化交流与商务互鉴活动,不断拓宽宣传渠道、扩大宣传领域,让雷锋精神成为展现中国形象的一张亮丽名片。
以学铸魂,要在学以致用上见成果
完成任何一项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都不是轻而易举的,没有捷径,唯有实干。“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撸起袖子加油干,一步一个脚印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付诸行动、见之于成效。”我们要坚持学以致用、身体力行,在主题教育中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使学习成效体现在强党性、铸忠诚的坚定笃行上,体现在开新局、谋发展的思路举措上,体现在办实事、解难题的具体行动上。广大党员干部要学思想、见行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提高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加强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提振锐意进取、担当有为的精气神。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知信行是内在统一的。要学而知,系统掌握、准确领会;要学而信,学出坚定信仰、学出使命担当;要学而行,学以致用、身体力行。是否真知真信真用,担当尽责、真抓实干的实际行动是最好的检验标准。通过主题教育不断提高理论素养、政治素养,不断坚定信念、砥砺初心,不断推进自我改造、自我净化,党员、干部才能永远做一心为公、一身正气、一尘不染的人,勇于迎击任何狂风暴雨、战胜任何惊涛骇浪,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不止。
(执笔:辽宁雷锋干部学院李强、韩锦伟,责任编辑:仇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