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
作者: 郑东方 崔浩然
4月7日,北京市军休安置事务中心举行第七届“北京军休榜样”发布仪式,西城区军休六所退休干部卜金宝荣获“北京军休榜样”称号。作为《雷锋》杂志(强军号)编辑部主任,这既是卜金宝个人的荣誉,也是雷锋杂志社的光荣。
几十年前,卜金宝就是北京军区学雷锋标兵,后调解放军报社分管老干部宣传后,采访了上百位老将军老前辈。退休后他继续宣传红色光荣传统,被评为军休榜样当之无愧。
采访老前辈,
只为挖掘抢救红色资源
卜金宝1974年12月入伍,1976年立三等功,1978年立二等功,1979年经北京军区批准被授予“雷锋式战士”荣誉称号,2009年被表彰为“全军先进老干部工作者”,2012年作为全军唯一英模代表出席“雷锋精神论坛”并接受湖南卫视专访,2019年被评为“感动山西十大国防新闻人物”,2021年6月《中国老年》杂志以《卜金宝走在信仰的高地:抢救党史军史》为题,对他的事迹作了集中报道。
退休不褪色,再放夕阳红。退休后的卜金宝依然心系革命前辈,采访了邹衍、黎光、王扶之等20位开国将军和50余位老八路老前辈,连同在职期间,采访亲历战火硝烟的老前辈上千位,为党和军队留下了一笔珍贵的史料。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卜金宝克服困难,想办法完成对10位健在开国将军的访谈,2020年8月1日《解放军报》整版进行刊登。原南京军区副政委兰保景中将说:他做了一件前人没有做、后人没有机会再做的事。率部攻占总统府的战斗英雄管玉泉、满门忠烈的军中奇才钟华卫将军等临终前叮嘱后人,“不能忘了卜记者”。王杰生前战友、年近九旬的老干部傅庆徐病后第一件事是给卜金宝打电话:“你为捍卫英雄王杰的光辉形象立了大功,我们坦克二师的老同志忘不了你……”
奔走各地,
只为无名烈士寻找家人
2017年八一前夕,卜金宝应邀回家乡作报告。报告会后,他听闻家乡一群志愿者义务为无名烈士寻找档案和亲人,立即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此后,他们的足迹遍及山西曲沃、翼城、沁水、长治等10余市县,到民政部门翻阅档案,走村入户访问,最终找到32位安葬在荣河烈士陵园的烈士档案和部分烈士后代。
2018年5月6日,在革命老区高平市寺庄镇伯方村,他们找到已经72岁的常自明烈士的遗腹子常保国。常保国说,当年父亲和村里12个年轻人参加八路军,最后只回来3人。父亲牺牲后,母亲一直守寡,他和母亲、奶奶相依为命,一直都不知道父亲魂归何方。当常保国带着全家人驱车来到荣河烈士陵园,他长跪不起,哭着说:爸爸,我们来看你了,奶奶和妈妈在天之灵终于可以安息了……场面令人动容。
深挖史料,
只为重现一段传奇革命故事
卜金宝的家乡山西省万荣县庙前渡口,是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地方。
86年前,日寇铁蹄肆意践踏神州大地。危难之际,中国共产党人以民族大义为重,率红军改编后的八路军精锐之师东渡黄河,登岸于庙前渡,矢志北上抗日。多位开国元勋在这里留下了足迹,人民军队在这里留下军民一家的动人故事。然而,战争无情,时光飞逝,许多耳熟能详的故事被淡忘;许多功勋卓著的先辈被遗忘,令多少满怀家国天下的有识之士唏嘘不已。
卜金宝和家乡的志愿者历经数年辛勤奔波,以时不我待的精神,追寻尚有价值之线索,打捞散落多处之碎片,终获阶段性成果。2022 年12月,万荣县政协《万荣文史》第六期以专刊形式刊登了卜金宝和志愿者挖掘抢救八路军东渡史料的事迹。
原中央军委委员、总政治部主任于永波上将闻此消息,撰文称赞:“铭史立传,启迪后人。利在当代,功在千秋。解放军报社原高级编辑卜金宝同志和家乡一群志愿者怀着对党和人民军队的深厚感情,挖掘抢救八路军东渡黄河北上抗战史料。他们的辛勤奔波取得重要成果,当地政府已经开始筹建八路军东渡纪念馆。这是用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弘扬光荣传统,传承红色血脉’,令人欣慰。”
宣讲百场,
只为传承党史军史红色历史
退休6年来,卜金宝为军内外单位作报告百余场,连同在职期间作报告共400余场。2021年11月,他为北京市西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录制党课16课时,占全部课时三分之二,被誉为党史军史的活资料。2021年5月19日,卜金宝为江苏省军区南京第十干休所作报告,军地7家共建单位一同参加。南京林业大学教研室主任荆世杰博士听完报告说:“这是教科书上看不到的,是流动的党史、鲜活的教材。”
《金陵晚报》两次整版作了报道。一位领导同志发表感言《红色记者的“五千万精神”》,称赞道:走遍千山万水追寻红色足迹,不辞千辛万苦挖掘红色历史,道尽千言万语传播红色文化,面向千家万户培养红色传人,守望千秋万代巩固红色江山。
2022年9月28日,雷锋杂志社雷锋宣讲团成立,集合40余位将军学者担任宣讲特邀专家,卜金宝应邀担任宣讲团团长。半年多来,宣讲团在北京、河北、内蒙古、湖南、辽宁、上海、广东、河南等地宣讲近百场。2023年3月,在共青团中央学校部第二课堂成绩单网络管理系统——“到梦空间”技术支持下,宣讲团线上讲雷锋,仅播放6期,观看人数达200万+,有1000多所高等院校组织观看。他们的宣讲在天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军事博物馆、雷锋生前所在部队等单位都引起强烈反响。
宣讲雷锋,
只为永做雷锋精神传人
作为《雷锋》杂志首席记者,卜金宝采访了雷锋生前所在连连长李超群、排长薛三元、战友乔安山、工友李湘枚、“姐姐”冯健等雷锋事迹的见证者,采写300余篇报道和札记,为推动新时代学雷锋发挥了重要作用。
任《雷锋》杂志(强军号)编辑部主任后,卜金宝先后深入北京、湖南、内蒙古、广东、安徽、江苏等地部队,多方调研论证,精心筹办一本受官兵欢迎的新时代学雷锋刊物。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原北京军区副政委王健中将称赞说:“强军号”姓“军”为“战”,有特色、有亮点,有担当、有情怀,不愧为“强军号角、好兵先锋”!“强军号”可信、可学、可敬、可爱!“强军号”前程似锦,大有可为!
(责任编辑:魏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