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传承叫争做英雄

作者: 辛振乾 赵伟光 胡彦伟

有一种传承叫争做英雄0

3月10日,河南省温县人武部组织预定新兵集中收看军事纪录片《马里,那颗最明亮的星》。随后,他们来到县革命烈士陵园,向“人民英雄”申亮亮敬献鲜花,缅怀英烈,致敬英雄。

每年新兵起运前,祭奠英雄,成为该人武部的规定动作。

太行山脚下的焦作市是一片红色的沃土,曾是八路军太行、太岳军区根据地,英模辈出。先后涌现出“狼牙山五壮士”之一宋学义、“全国民兵英模”乔希臣、“人民英雄”申亮亮、试飞英雄卢朋飞等不同时期的英模人物。“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我们开展军史学习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置身红色沃土的实际,该军分区深入挖掘军史资源,广泛开展“接过英雄的枪”活动,让广大官兵和民兵感悟英雄气概、汲取奋进力量,坚定斗争意志、强化战斗精神,为强军兴军团结奋斗。

英雄部队放飞英雄梦想

卫国戍边英雄祁发宝、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5位英雄的事迹传扬开来,祖国大江南北引发崇尚英雄“蝴蝶效应”,令中原大地广大应征青年们热血沸腾。役前教育训练阶段,该军分区组织学习卫国戍边英雄们的事迹,坚定准新兵们服役信念,激发爱国奉献精神。

“团长祁发宝赤手面对着来犯者的嚣张,张开双臂护卫着身后祖国的山河,哪怕牺牲生命也不后退半步”,郑州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吕哲感慨万千,本以为战争距离我们很远,生活一片和平,今天才发现,能在教室里好好读书学习,完全是他们默默守护着这方静好。

“向英雄们学习,不怕流血牺牲,保卫祖国每一寸土地。”役前教育训练结束后,吕哲第一个递交了到边疆服役决心书。今年,在该军分区,像吕哲这样主动申请到祖国最艰苦的地方、到祖国边疆服役的大学生达到70%。军分区动员处处长吴建锋欣慰地说:“应征青年的入伍动机和价值取向正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来自内心对英雄的自觉尊崇。”

王锦哲是一名大学毕业生,太极拳五段段位,与申亮亮仅一村之隔,连续三年报名应征,终于在2021年春季圆梦军营。经过部队两年淬炼,王锦哲已经从一名社会青年成长为一名合格军人,多次被评选为“训练标兵”“四有革命军人”。3月中旬,已经从上等兵晋升下士的王锦哲在电话里郑重地对记者说:“一定向申亮亮学习,为家乡争光,刻苦训练,增长本领,做一名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时代革命军人。”

和王锦哲一样,在申亮亮故乡温县、宋学义故乡沁阳市,有120名新兵到申亮亮生前所在部队——陆军第78集团军工化旅服役,接过英雄的枪,续写新的荣光。

英雄旗帜高扬在民兵连队

“服从中国共产党领导,积极参加国家建设,忠实履行国防义务,遵纪守法,服从命令,忠于职守……”民兵们举起右手作出庄严宣誓。

日前,“申亮亮民兵连”成立大会在温县人民广场举行,120名民兵精神抖擞,意气风发。“申亮亮民兵连”六个大字十分醒目,风展连旗,猎猎作响。

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只有记住,才能追思。

民兵整组工作开始后,该军分区先后指导温县、沁阳市、博爱县和解放区人武部组建成立了“申亮亮民兵连”“宋学义民兵连”“乔希臣民兵连”等以英模名字命名的民兵组织,民兵队员中退役军人和党员占比分别为43%、45%。

“自己能成为‘申亮亮民兵连’的一名民兵,感到无比光荣和自豪。”退伍后又加入民兵组织的蔡伦激动地说:“在英雄用鲜血铸就的岗位上,我要向英雄学习,用维和精神激励自己,书写新时代民兵精彩篇章。”蔡伦参加县人武部组织的常态备勤训练考核中,战术基础、武装理论、3公里越野、投弹成绩全部优秀。

“申亮亮民兵连”成立两年来,战斗力迅速生成,成为一支应急应战重要队伍。去年,焦作市遭遇特大暴雨,南水北调温县段发生滑坡,大量泥沙石块涌入主干渠,形势十分严峻。“确保南水北调顺利输送,确保京津冀地区居民正常用水。”“申亮亮民兵连”120名民兵迅速赶赴现场开展救援。排水、清淤、背运沙袋、加固主坝……经过十多个小时的紧张抢险,20余处滑坡地段完成抢修,险情得到控制。

“英雄回眸应笑慰,身后自有擎旗人。”国防动员的战场上,新时代的“申亮亮们”正在向新的战场发起冲锋!

英雄故乡遍扬英雄精神

“英雄从未走远,精神薪火相传。”军分区政委赵国英告诉记者,开展“接过英雄的枪”活动,引导官兵、文职人员和广大专武干部以及民兵预备役人员从英雄的壮举中汲取精神养分,可以深刻感悟信仰的力量,践悟牢记使命,促进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有效落实。

根据焦作市不同历史时期的英模人物事迹,军分区会同地方党史部门,组织力量编写了100个英雄经典小故事印发到官兵、职工手中,开展军营故事会,人人上讲台,个个讲故事。

“宋学义1918年出生于河南省沁阳县北孔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他的父亲长年给地主打长工,宋学义从小当了童工。因欠地主的钱把家中仅有的二亩地用来抵债。”沁阳市人武部政委董波对宋学义的故事耳熟能详、如数家珍,“1939年夏天,全家六口人拾荒要饭流浪到河北,遇到一支八路军抗日游击队。听说八路军是老百姓的部队,宋学义跟着队伍就出发了,被编入晋察冀军区一分区一团七连六班,在后来的战斗中不断磨砺成为一名勇敢的战士。狼牙山小莲花峰顶那纵身一跳,惊天地、泣鬼神,铸就了一种誓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他饱含深情的讲述,赢得了阵阵掌声。

“党用伟大奋斗创造了百年伟业,也一定能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焦作军分区广大干部职工和民兵在学习英雄中汲取精神养分,全市崇军尚武蔚成风气,高学历青年踊跃报名应征,大学毕业生征集比例创历史新高,8名民兵教练员在河南省民兵“四会”教练员比武中名列前茅。

“英雄是一支军队精神图谱上的醒目标识。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军分区司令员刘同兴说,“崇尚英雄、学习英雄、争做英雄,让英雄走到身边,活在心中,化为激发干事创业的激情动力。”

(责任编辑:吴维满)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