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焕发国防教育新生机

作者: 赵晓菡

重庆市綦江区是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在重庆的唯一过境地,是重庆最早党支部中共綦江支部的诞生地,孕育了被毛主席称赞为“好干部”、被习近平总书记赞扬“英勇善战、屡建功绩”的原红四军军长王良等革命先烈。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深化全民国防教育作出的战略部署,綦江区军地充分发挥当地红色资源优势,多措并举开展国防教育,掀起全民国防教育的热潮。

打牢国防教育的“主阵地”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红领巾广播员赵紫妍,我为大家带来的是革命烈士邹进贤的故事……”周一上午,綦江红军小学红领巾广播准时响起,稚嫩的童音回荡在校园的角角落落,带着大家回到那个红色氤氲的年代,这是綦江区军地致力于将国防教育融入校园文化的一个缩影。

“学校国防教育是开展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綦江区人武部政委何先进向记者介绍,该区共有4所红军学校,自挂牌以来,军地共同帮助学校改善硬件设施、加强师资培训提升办学能力,并通过常态化开展红色主题班会、红色经典诵读、红领巾广播站等活动,持续加强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国防教育。

教室走廊里整齐排列的英模画像、宣传橱窗里生动形象的国防教育宣传画、操场上一排排摆放整齐的国防教育知识展板……走在綦江红军小学的校园里,处处洋溢着浓厚的国防文化氛围。

“接下来,请王昌元爷爷给大家讲述红色故事……”在石壕长征红军学校,区人武部邀请抗美援朝老兵王昌元给学生们进行国防教育授课,学生们个个听得聚精会神,现场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学生吴景瑞感慨地说:“通过今天的国防教育课,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以后成为一名军人,保家卫国。”

“抓好学生国防教育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行动,教育广大学生关心国防、热爱国防是我们的职责。”区人武部政工科负责人邵兴说。为了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和国防观念,他们通过定期组织现役干部和文职人员到学校进行主题宣讲,利用清明、国家公祭日、全民国防教育日等时间节点开展军营开放活动,在孩子们心底播下爱军报国的种子。

在红色文化的浸润下,綦江区青少年学生的国防意识和国防观念不断增强,全区广大中小学生积极投入学校国防教育活动中。

打通教育场所的“朋友圈”

“游客朋友们,你们好!欢迎大家来到王良同志纪念馆。我们正前方这座浮雕叫做《齐声唤》,这位将军就是王良军长……”清明节前后,綦江区王良同志纪念馆迎来了大批游客。

200余份档案文献、600余张图片整齐陈列,多媒体影像立体呈现……跟随着解说员的脚步,王良为民族命运和国家前途而战的光辉一生生动地展现在游客眼前。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綦江区红色资源丰富,具有红色教育的天然优势。”綦江区文旅委主任胡梅介绍。该区已梳理出不可移动红色资源(革命文物)19处36个点,国有可移动革命文物藏品31件,革命遗址遗迹176处。

如何发挥好红色资源的教育作用,推动全民国防教育走深走实?为交好这张答卷,2020年该区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契机,摸排全区红色资源,打造体系化红色项目,在对部分革命遗址进行针对性修复、提档升级周边配套设施的同时,整体规划全区红色资源,打造主题展示园和文旅融合点,将分散的革命文物和遗址遗迹串珠成线。

目前,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綦江主体建设区已先后完成了石壕红军烈士墓、红军桥、红一军团司令部旧址等革命遗迹的修复修缮,王良同志纪念馆、王良故居、中共綦江支部旧址等相继建成开放,“保卫遵义会议”和“转战綦江”展示园部分项目已完工。

红色场馆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国防教育阵地进一步扩大。綦江区军地还将红色元素广泛运用到国防教育长廊、社区国防教育角、国防教育宣传橱窗中。2022年,该区人武部牵头建立国防教育基地,定期组织干部群众参观。其中,一条红色气息满满的国防教育长廊成为广大群众的打卡热点。广大群众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增强国防观念、提升国防意识。

区委宣传部部长任骏表示,下一步,他们将继续深入挖掘綦江的红色资源,管理好、运营好红色场馆,精心设计推出一批精品红色线路,把綦江的红色资源盘活用好,充分发挥其国防教育功能作用。

打造没有围墙的“全课堂”

“1928年8月,担任红三十一团一营一连连长的王良,率部参加黄洋界保卫战,创造了红军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近日,綦江区民兵、“王良志愿者”刘芳强等来到古南街道百步梯社区,为居民宣讲红色故事,开展国防教育。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在綦江,一支由300余名“王良志愿者”组成的军地宣讲队,每月在21个乡镇宣讲红军在綦江艰苦奋斗、百折不挠、无私奉献、敢为人先的红色故事,让红色历史深入人心。

据了解,为推进全民国防教育深入普及,綦江区建立了以党史研究专家、红色教育基地讲解员等为主体的动态“红色师资库”,组织学校遴选“小小红色讲解员”,通过红色传统文化宣讲,进一步推动国防教育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把国防教育送到千家万户。

“全体人员,出发!”近日,綦江区人武部组织军人干部、文职人员开展重走长征路活动,沉浸式体验中央红军的艰辛转战历程,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以红六军团黑冲战斗遗址为起点,沿着山路往下走,山脉与河流相偎相依,崎岖与泥泞相伴相行,“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历史画卷缓缓铺陈在眼前。

“通过体验式的户外国防教育课,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不怕艰难、勇于牺牲的精神,我们要以革命先烈为榜样,艰苦奋斗、锐意进取,立足岗位、报效祖国。”区人武部文职人员田茂材说。

用好用足红色资源,抓紧抓实国防教育。綦江区军地在充分挖掘红色资源的基础上,以丰富灵活的形式,打造没有围墙的“红色课堂”,整合宣传、教育和文旅活动资源,策划“瞻仰先烈故居、重温入党誓词、观看红色影片、聆听红色故事、重走长征之路、开展党史学习”等长征精神6大课程,面向学校、企业和党政机关推出中小学生研学、大学生社会实践、企业团建和党建培训服务,覆盖面广、针对性强。

涓流积至沧溟水,拳石崇成泰华岑。在綦江区军地的不懈努力下,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学生的国防意识大大增强,大学生报名参军热情持续高涨,全社会洋溢着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浓厚氛围。

(责任编辑:魏洁 )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