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强:乡村振兴的“领头雁”

作者: 赵旭光 杨青

张志强:乡村振兴的“领头雁”0

一个人心涣散村子的“蝶变”需要多久?山东省荣成市夏庄镇甲夼曲家村党支部书记张志强给出的回答是:半年。

2020年1月,荣成市公开选任100名村党支部书记。干了近20年个体生意的张志强,被推选为甲夼曲家村党支部书记。他上任第一天就“开了眼”: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路,环境脏乱差;村民人心不齐,9个多月选不出村“两委”班子……张志强想召开个“诸葛亮”会,请村民说问题、谈建议,可大伙怼问他:“你个外来的,是不是要把俺村里的钱花光跑掉?”

吃了个“闭门羹”的张志强没有退缩:“群众不信任,我要用诚信取得群众的信任!”于是,他揣上本子,先敲开了村里“三大金刚”的门。

陈连茂、林均南、乔文国,是村里资格最老的三位党员,是平日里为给村里干活腿都能跑肿的榜样。“您三位是群众最信任的老党员,咱村的事请你们给俺细说说……”

在后来的1个月里,张志强把全村170多户走了个遍。“主要是找村里矛盾问题的根本症结。”张志强认为,甲夼曲家村想要有大变化,当务之急是建强村级党组织。

2020年4月底,村委会重新补选党支部班子成员,把有党性、有当担、有威信的优秀党员吸收进新班子。从此,甲夼曲家村在党建引领下很快步入良性发展。

村里卫生环境差,张志强就把它作为全面改变村庄面貌的开场重头戏。然而,一开始没有村民响应村委的号召出工,而是冷眼观望。对此,张志强就组织党员、村干部、村民代表到先进村学习美丽乡村、环境整治等方面的新理念、好做法,寻标对标找差距。“咱村如果要能这么美该多好!”“真羡慕人家村啊!”观摩中大家纷纷表示。

老党员陈连茂说:“张书记干劲足,我们都看在眼里,作为老党员,必须得给村民作出榜样!”村民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在美丽乡村综合提升行动中,全村上下甚至连84岁的老人都主动参与了进来。“一个晚上干了一星期的活儿。我20多年没见到村里人这么齐心干活的场面了!”老党员乔文国激动地说。人心齐,泰山移。仅用4个月时间,甲夼曲家村就从环境卫生落后村跃居夏庄镇各村前列。

“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是张志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他干好村里工作的秘诀。在整修村里河道福禄河时,他自掏腰包3.5万元购买设备清淤、修葺河岸,所有的体力活都是他抢在先、干在前,仅用20天就基本完工。看着清清河水,70多岁的村民乔文南难抑激动之情,说:“我都快入土的人了,第一次看到福禄河这么漂亮,村民晚上都爱顺着河边遛弯儿。”

“心往一处想,劲才能往一处使,人心齐了,什么事都能成功。”张志强说,他把农村工作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结合、与信用建设结合,建起了党旗红、心起点、益起爱、巾帼美四支志愿服务队,围绕倡树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将原有村内的闲置资产充分整合,由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牵头,建起了“乡村大灶台”幸福大院,探索经营集餐饮美食、石磨磨坊、农产品加工、大舞台等多种服务功能于一体的民生大院,同时带动村内暖心食堂、信用超市、家庭旅馆的建设,依托餐饮服务功能发展特色养殖业,建设麻鸭生态养殖基地、黑小麦种植等特色农业,收购村民种植的应季小园菜和山野菜,为百姓提供增收渠道,让村民们既富“口袋”也富“脑袋”。现如今,村里老百姓脸上笑容多了,村风也越来越好。拾金不昧、助人为乐等学雷锋、做好事正逐渐成为村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

在甲夼曲家村主路旁,有一块刻有“和”字的大青石,石头后面一棵石榴树花果挂满枝条。这是张志强上任那一年,在村里挖出的大青石,请人刻上的字,亲手栽下的一棵石榴树。当时,村里人问这是啥讲究,“等这石榴树结了果,咱们的好日子就来啦!”张志强笑着说。如今,石榴树结了一茬又一茬果实,村民家的日子也像这六月里盛开的石榴花越过越红火。

群雁高飞靠头雁,船载万斤靠舵人。祝愿张志强在带领乡亲们奔赴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阔步前行,高飞远航。

(责任编辑:陈运军)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