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蕾女童”与她“公交爸爸”的爱心接力

作者: 刘卫杰

“春蕾女童”与她“公交爸爸”的爱心接力0

近日,青岛真情巴士集团K1路公交驾驶员郑黎会接到长期帮扶的“春蕾女童”萱萱的电话,萱萱表示,“我想把在学校获得的1000元奖学金捐出去,像您那样为其他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传递爱心。”

十余年真情帮扶,

“公交爸爸”托举未来

萱萱与郑爸爸深厚的恩情背后,隐藏着一段延续11年的暖心故事。

2012年年初,郑黎会偶然了解到家住西海岸新区孟家滩社区的10岁“春蕾女童”萱萱的家庭情况:萱萱上小学三年级,父亲患有脊柱炎,家庭积蓄几乎全用于父亲的治疗,萱萱还有一个3岁的弟弟,母亲常年打零工,无暇顾及姐弟俩,生活极为困难。

2012年3月,郑黎会第一次来到萱萱家中。虽是白天,但屋内很暗,家中也没有几件家具,孩子就趴在板凳上写作业。临走的时候,郑黎会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写给萱萱并嘱咐道:“有什么事情就及时给我打电话,叔叔以后会常来看你!”此后的半年,只要有空闲,郑黎会就会带着零食、学习用品去家中探望萱萱。同年9月的一天,郑黎会接到一个陌生来电,原来是萱萱用公共电话打来的。“叔叔,我的书包破了……”萱萱吞吞吐吐地说。郑黎会听出了孩子的无助,回应她会马上买一个新书包送去。挂了电话,郑黎会心里既酸楚又高兴。酸楚的是,萱萱看似活泼的外表下,其实心思敏感细腻,一直保存着电话,却从未主动求助过郑黎会;高兴的是,经过半年的真心陪伴,萱萱终于与自己建立了信任。

之后,郑黎会便主动承担起了资助萱萱上学的任务。同为公交驾驶员的妻子崔秀花十分支持丈夫的爱心举动。每年开学季,郑黎会都会给萱萱送去学费,小学、初中、高中,一年两次从未间断。高中时期,萱萱需要住校,每半月回家一次,其他孩子都是家长接送,但萱萱因父母无法前去接她放学,正值青春期的她开始变得自卑。一次探望中,郑黎会看出了端倪,郑黎会告诉萱萱:“没事,以后郑叔叔去接你。我保证,每次放学郑叔叔都会在校门口等你!”3年里,郑黎会每月2次开私家车往返40多公里接送萱萱,刮风下雨,不曾缺席。生活上,郑黎会和妻子也对萱萱多加照顾,逢年过节以及萱萱生日时,夫妇二人都会带着生活用品和红包前去探望。慢慢地,萱萱变得愈加自信,对“郑爸爸”和“崔妈妈”的感恩之情也日渐增多。

十余年耳濡目染,

“真情女儿”回馈爱意

懂事的萱萱没有辜负郑黎会夫妇的爱心,2022年,她考上四川传媒学院。看着一学年13000元的学费,萱萱再次打起了“退堂鼓”。郑黎会得知后,用一句“我供你上学!”为萱萱垫付了学费。入学1月后,萱萱用勤工俭学挣的钱购买了手套和围巾,并写了一封信悄悄寄到郑黎会单位,才揭开了这段隐藏10年的爱心故事。

萱萱信中写道:“能够来到这里上学,离不开您的支持和鼓励,如果没有您的帮助,我不可能有机会体会这精彩纷呈的大学生活……业余时间我也和您一样,积极参加志愿活动,尽自己绵薄之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这封感谢信是萱萱对郑爸爸十年来关心帮助的回报,也是对郑黎会发自肺腑的感恩。

萱萱大学期间,学习刻苦、积极上进,大一期末便获得了奖学金。她了解到除了自己,“郑爸爸”还结对帮扶了3位空巢老人和其他“春蕾女童”、特殊儿童等,并且经常参加志愿服务活动。郑黎会“但行好事、不求回报”的善举,萱萱看在眼里也记在心里。在大学里,萱萱课余时间在勤工俭学的同时,还像“郑爸爸”一样传递爱心,参加各项志愿活动。暑假回来,萱萱便决定,“想把奖学金捐出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学习‘郑爸爸’,用自己的绵薄之力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温暖,自己也可以从中收获快乐。”萱萱说道。

十余年温暖陪伴,

“空巢老人”感恩相遇

今年8月31日,郑黎会与崔秀花带着萱萱来到长期帮扶的空巢老人战大爷、崔大娘家,原来这是2013年春节,郑黎会在同村探望岳父时偶遇的老两口。寒暄中,郑黎会得知老人一双儿女都在外务工,虽然平日村委对战大爷一家多有照顾,但两位老人独自生活仍十分孤单。从此,夫妇二人便开始了对老两口的结对帮扶。逢年过节,他们次次前往,送去红包和生活用品;老人车祸,他们忙前忙后,垫付6万元住院押金,为方便照料,郑黎会夫妇还为老两口在公司附近租了房子。十年来,夫妇二人已累计捐助战大爷4万余元。

萱萱并不是第一次见战爷爷,此前一次聊天中,萱萱偶然得知郑黎会要去战大爷家中探望,便提出要一同前往。老两口也因萱萱的到来更加开心,拉着萱萱的手不愿撒开,一家老小其乐融融。战爷爷和崔奶奶也视萱萱为亲孙女,每次得知萱萱要来,老人都会将平时舍不得吃的东西留给她。

“战爷爷,崔奶奶,这是我的奖学金。郑爸爸照顾了我这么多年,我也想像他一样,用自己的力量帮助别人,钱虽然不多,但我的心意希望您能收下!”这次见到萱萱,老两口格外欣喜,萱萱双手将奖学金递给崔奶奶。崔奶奶眼含热泪,握着萱萱的手说:“孩子,奶奶和爷爷谢谢你,以后你肯定也能像你郑爸爸一样,做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十余年的无私帮扶,郑黎会和崔秀花早已当他们是一家人,众人围坐在一起,温馨的氛围在一句句欢声笑语中无限蔓延。

小善举释放大能量,点滴爱也能汇成海。郑黎会无私奉献十一载,温暖老人孤寂生活,呵护孩子向阳成长,托举起“春蕾女童”的求学路。郑黎会并不富裕,却累计支出16万元用于公益事业,先后获评山东好人、青岛市文明市民、新时代雷锋等荣誉。耳濡目染的萱萱也因这11年的真情帮扶而懂得了感恩和回馈,她的爱心义举让温暖继续传递,让爱意持续流淌。

(责任编辑:陈运军)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