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榜样照亮梦想
作者: 济南市市中区教育和体育局
探索家校社协同共育体系,绘制全环境立德树人鲜红底色
厚蕴家国情怀,赓续红色血脉,是济南市市中区教育和体育局(下称市中区教体局)落实全环境立德树人教育目标。自2022年开始,市中区教体局积极探索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稳步推进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走深走实。
市中区教体局以多年学雷锋主题教育活动等红色德育教育为基础,在知、信、行上下实功、出实招、求实效,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机制化。通过探索思政课全课程育人体系和构建中小联动的“贯通式”大思政课,坚定学雷锋信念;通过创建雷锋中队、开展雷锋精神宣讲等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沉浸式精神洗礼;通过借助市中区“全环境育人”实验区建设机制优势,强化学校、家庭、社会协同作用,扎实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目前“红领巾志愿者”等志愿服务活动已成为有影响力的志愿服务品牌。
“知”上下实功,
做红色精神的传承者
为了加强理论认识,打造优质红色“引航员”队伍,市中区教体局组织全区中小学团委书记、大队辅导员通过阅读红色书籍、参观红色场馆等学习活动,提升理论素养水平,加强思政教育能力,深刻把握当代红色精神主线,领会新时代雷锋精神的内涵。同时在市中教育融媒体平台账号设置《理论在身边》栏目,打造线上理论学习空间。
市中区教体局依托历史资源、乡土资源,探索研发思政课程,初步形成多学科联动的全课程红色育人体系。在日常教育教学中,通过班队会课、思政课、主题教育活动等走近“雷锋”,让学生深入了解雷锋事迹,将“学雷锋”融入育人全过程,融入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构建起中小联动的“贯通式”大思政课。通过开展同上一节思政课活动,将中学阶段的优秀思政课程推荐到小学阶段,以展播形式开展学习,用红色文化、红色精神培养时代新人。今年,全市首家“雷锋学校”在经十一路小学挂牌成立。
“信”上出实招,
做雷锋精神的示范者
市中区教体局全面实施“1+2+11+115”全环境立德树人宣讲工作战略布局,构建“品质教育树先锋 立德树人践初心”全环境立德树人宣讲品牌,实现宣讲队伍、宣讲活动百分之百全覆盖。用“声声入耳”的生动宣讲,让红色教育入脑入心,引导学生听从党的教导,树立“从小学雷锋 长大做先锋”的崇高理想,把红色精神转化为理想信念和道德追求,做到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截至目前,线上线下共开展全环境立德树人宣讲470余场,各类宣讲受众达17.3万人。
市中区教体局通过创新形式,在丰富活动中厚植红色根脉。深入开展“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上好开学季团、队第一课,教育引导青年学生继承光荣传统、肩负强国使命,用青春汗水书写新时代新征程奋斗篇章。做好“雷锋式好少年”等推选展示,不断完善志愿服务平台,构建多元评价体系,激发孩子奋进的力量,让他们感受到身边榜样的力量,并用自己的行动诠释雷锋精神的丰富内涵。
“行”上求实效,
做雷锋精神的践行者
以“合育人”新样态,促红色教育真实效。市中区委、区政府出台《关于建设山东省“全环境育人”实验区的实施意见》,从顶层设计上强化各部门达成育人共识,以济南市市中区山东省全环境育人实验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为载体,建立定期协调沟通工作机制,搭建全环境立德树人“交流+项目孵化”平台,深入推进全区全环境育人工作,实现教育、区直有关部门、街道办事处、社区、学校等深度链接,确保工作更具条理化、清晰化、规范化,在定期沟通交流中进一步实现“同向同行,聚智聚能”,凝聚工作合力,促进工作全面开展。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市中区教体局构建起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新网络,全方位引导学生做信念坚定的排头兵、乐于助人的好心人、勇担责任的热心人,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服务精神。全区各学校以纪念毛泽东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60周年为契机,开展系列学雷锋实践活动310余次,8万余人参与。
基于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市中区教体局带领业务骨干开展学生成长研究工作,不断探索新方法,在团队工作机制、教育思想、活动载体等方面走出一条积极有效的新路子,同时激励全区广大青年教师厚植家国情怀、提升综合素质。
(责任编辑:魏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