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东区大力实施“物业+雷锋”行动

作者: 周欢

大东区大力实施“物业+雷锋”行动0

物业服务作为公共服务体系的“末梢神经”,对于提升百姓幸福指数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大东区聚焦物业管理和基层治理中的堵点难点问题,全面叫响“我是雷锋”,大力实施“物业+雷锋”行动,引导企业提升服务品质、提高管理水平,将雷锋精神与为民服务有效融合,“加码”居民幸福指数。

重塑企业新形象,激活小区治理“源头水”。近年来,由于物业企业服务标准不高,导致企业与业主之间矛盾不断,物业小区成为基层治理之痛。2023年年初以来,大东区积极响应市委提出的“党派我来的,‘我是雷锋’”工作要求,从雷锋精神中寻找物业小区管理的破冰突围之道,在10个街道试点实施“物业+雷锋”行动,打造“一街一品”工作示范。通过大力弘扬“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民本理念,不断激发企业服务的内生动力,激活物业小区管理的“一池春水”。大北街道依托西雅帝物业的党员职工成立“红色应急抢险队”,专门处置应对居民家中自来水跑冒、用电用气、管道堵塞等突发紧急问题。前进街道将物业员工纳入到基层治理网格中,面向居民拓展磨刀、维修、冲洗纱窗等免费便民服务,举办文艺演出、文体活动等,把温暖服务送到小区周边。在街道党工委的强力推进下,各物业企业结合居民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成立抢修抢险、扶困助贫、亲情陪伴、矛盾调解、风险排查等各具特色的学雷锋志愿服务团队,以“雷锋式服务”提升业主评价、融洽企民关系、重塑行业形象,带动整个物业行业全面叫响了“我是雷锋”。

吹响服务“集结号”,打造居民生活“幸福里”。得益于雷锋式服务为基层治理打开困局、为企业发展赢得机遇,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推动“物业+雷锋”行动从“试点”向“全域”拓展。走进大东区的各个物业小区,“志愿红”已然成为最暖心的底色。由物业公司员工组建的“我是雷锋”志愿服务队,每天微笑着处理居民的各类需求,成为业主最信赖的“家人”。物业公司精心打造的党员志愿者服务岗里,有“一站式”业务办理、快递外卖代收柜、便民充电站、红色物业创新实践中心等服务场景,把物业服务延伸到最细微。周六的“惠民日”“志愿服务大集”上,各物业公司纷纷整装出动,拿出“十八般武艺”服务百姓。这是大东区174个物业小区、近百家物业企业共同吹响的“我是雷锋”集结号。为了更好规范“物业学雷锋”工作,区文明办、房产局、房产中心等部门还联合出台完善“岗位学雷锋”工作方案和考核标准,鼓励物业公司主动探索学习雷锋与物业管理的最佳契合点,在服务百姓中亮身份、作表率,让广大业主能够实现更舒适便捷的居住服务体验。住在新家源小区的居民怎么也没想到,把改造小区的想法告诉物业后,经过业主代表与社区、物业的协商议事和共建共治,真的让曾经旧乱的弃管小区变成了桃红柳绿、鸟语花香、人和境安的幸福画卷。如今,大东区100%的物业企业都建立了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并通过“志愿+协商”议事微阵地,成为基层治理的“亲密伙伴”。今年以来,在社区党委召集的联席会上,业委会、居委会和物业企业联动配合、认领任务,累计解决了3500余件居民急难愁盼问题,真正用高质量服务温暖了民心。

拓展文明“朋友圈”,奏响学习雷锋“最强音”。雷锋精神洋溢在物业小区的每个角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主动参与到学雷锋活动中来。驻区企业振浩集团为金盾物业腾让1000余平方米的地下活动空间,帮助打造文体健身场地和公共阅读空间。开理发店的小老板每月固定留出一天时间,专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开展义务理发服务……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大东区将继续深化物业学雷锋活动内涵,致力打造更多物业企业学雷锋模范标兵,引导物业企业争做一片片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绿荫”,为沈阳市全面振兴贡献担当力量、传递爱的温度。

(责任编辑:刘超)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