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洪区将学雷锋融入文明单位创建之中
作者: 魏鑫宇
于洪区将雷锋精神融入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全力叫响“我是雷锋”,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形成了“文明单位+志愿服务”的学雷锋新模式。
办实事解民忧,立足岗位叫响“我是雷锋”。工伤赔偿、老年防骗、校园反欺凌……这些词语在人们的生活中经常可见,遇事群众不知怎么说理、向谁说理,经常成为困扰百姓生活的难题。于洪区检察院叫响“我是雷锋”,多措并举将普法触角向多方延伸,持续推进全方位、多层次的法治教育,助民助企纾困解难。“检察官,感谢你们!像我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这钱一拖就是好几年,我们打工人拖不起也等不起,多亏你们帮我主持公道!”因工受伤迟迟未能得到赔偿的王师傅,通过于洪区检察院的司法救助,终于拿到了属于自己的赔偿款。这类案件经“于洪检察”公众号平台《“于”检同行——“苏”说法律》栏目分享给群众,通过分析发生在百姓身边的真实案件普及相关法律常识,发挥教育警示作用。截止目前,该专栏已推出22期,受到群众广泛好评。2023年10月17日,于洪区检察院联合于洪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走进于台小学,共同举办“知法学法用法——反欺凌大讲堂”活动,检察官以案说法,增强在校学生的法治意识、安全防范意识,帮助孩子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于洪区营商局为让审批服务更方便、更快捷,“综合受理”窗口人员从优化审批制度入手,全面实现“告知承诺”“容缺受理”机制,严格落实“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否定备案”等各项服务制度。今年先后受理民意诉求案件50342件,办结47331件,办结率93.85%,群众满意率达97.12%。
提素质展形象,专业服务叫响“我是雷锋”。开展首场“科技企业圆桌派”、成立全市首家“中小企业涉税服务站”、建成全省首家不动产交易缴税登记全流程自助厅……于洪区税务局将文明创建活动与群团建设、服务社会等结合起来,塑造干部队伍良好形象,积极培育社会文明新风。税务局青年干部组建的“于税青年惠企助邻帮帮团”专业队伍,不断深化“送政策进社区,暖邻里惠民生”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到沈新路、渤海路等社区,为广大居民开展税收政策宣传和便民办税服务指导,对百姓关心的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操作、医保费缴纳办理等问题进行现场答疑,切实打通税费服务“最后一公里”,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
树新风共创建,文明实践叫响“我是雷锋”。各级文明单位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以及学校、企业实践点开展结对共建,从“阵地共享、活动共办、队伍共育、项目共推”四个维度入手,开展多样化结对共建活动,形成“1+1>2”的协同效应;以单位“小文明”带动社会“大文明”,促进各行各业的道德建设,提升服务水平,让群众共享文明创建成果。区委宣传部、区教育局、区文联等部门联合推进“洪润心”红色文化宣讲志愿服务项目,以“党的声音进万家”为主题,由于洪区党员志愿者、教师志愿者、作协志愿者等组建宣讲志愿团队,积极开发红色文化教育资源,通过“云上游”与“实地走”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红色研学之旅、寻访优秀党员、传播红色文化等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广大群众、学生在实践中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区人民法院推进“洪法官”法律普及援助志愿服务项目,建立普法“云课堂”、线上法律援助服务中心,向群众科普《民法典》常用法条,提供更多优质的法律服务。区卫健局与城东湖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围绕提升人民健康水平,推进“夕阳洪”独居老人关爱志愿服务项目,针对空巢老人、留守老人健康问题,开展心脑血管疾病、肠胃疾病、眼睛视力检查等义诊活动。区各级文明单位积极投身新时代文明实践,着力打造十大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的特色“洪”系列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加强文明风尚的形成引导,把文明观念体现到安全出行、“光盘行动”、志愿服务、乡村振兴、优化营商环境等具体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责任编辑: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