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问道”之理 求“德治”之功

作者: 刘逢

用“问道”之理  求“德治”之功0

在中国思想史上,矗立着两个伟大的思想家,一个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另外一个是道家学说的创始人老子。结合在中央党校的学习心得,我用他们的“问道”之理,求实践中的“德治”之功:

顺势而为、应势而变

顺势而为,应势而变;准确识变,科学应变,变中求新,新中求机,方能变不利为利。古语云:“大军动处,其隙甚多,乘间取利,不必以胜。”古代战争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东晋军正是把握机遇,主动出击,以8万兵力战胜了前秦95万大军。辽沈战役,我党抓住战机、灵活机动、审时度势,成就了以少胜多的伟大战绩。

“顺势而为、应势而变”,蕴含着古往今来的伟大实践和历史经验结晶。面对疫情影响下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我们更要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针对疫情发生后新的业务热点精准营销,方能从变化和困难中捕捉和创造新机遇,变不利为有利。

“小德川流,大德敦化”

“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所以为大也”,出自《中庸》。“小德”像河水那样长流不息,“大德”厚实地化育万物伟力无穷。各具特色的“小德”包含在兼容并蓄的“大德”之中,就像部分包含在整体之中那样和谐,成为中华民族历代所遵循的儒家指导思想。“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德”是做人、做事、为政的基础,作为新时代的党员领导干部,应该学习优秀的古代哲学思想,做人做事要身体力行,为人表率,立德为先。坚持以德服人,以“小德川流,大德敦化”的境界追求,化育万物。

“功德并至、恩威并济”

古语云:“将者,智信仁勇严也”,“仁”和“严”正是在管理团队时体现的品德,表现为一种功德并至、恩威并济的管理方式,这是传统儒学文化的大原则,也是当今塑造组织领导力的需要。联系工作实际,一要顺应民意。尊重员工、培养员工,从实现员工的价值的角度去关注员工的需求,通过情感交流、人际沟通、参与管理等多种形式和手段,让员工的自身能力得到提升,充分发挥人才价值。二要树立正气。子曰:“君子正人先正己”,“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只有组织领导者们行得正、走得端,方能管理人、带领好队伍。当下,要有功当奖,有错当罚,严格按照制度标准来执行,不偏私、不失信,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氛围。三要以德树威。古人云:“上含淳德以遇其下,下怀忠信以事其上。”只有管理者带头履职尽责、恪尽职守,才会有下级组织和员工尽心尽力,努力赶超。

(责任编辑:刘超)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