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军旅书法家的慈善情怀

作者: 徐凌峰 陈运军

一位军旅书法家的慈善情怀0

李洪海,字一鑫,号方舟,天津武清人。现任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书画院副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五、第六届理事、北京启功艺术研究会副会长、国家民族画院副院长、中国玉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马会马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北京文史研究馆馆员。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师从启功先生,经先生把腕,积多年学承,形成内紧外拓、疏密相间、骨势秀逸、体势俊美的书风。书法篆刻作品广为流传,并为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军委办公厅、中国驻外使领馆等单位收藏,亦作为礼品馈赠国际友人。曾荣获献爱心优秀人民艺术家、全军学雷锋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元旦前夕,虽是数九寒冬,但上海莘城学校全体师生的心却十分火热,他们收到了珍贵的精神食粮——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书画研究院副院长、著名军旅书法家李洪海捐赠的1018册图书。与此同时,河南省驻马店实验小学、湖南省韶山岸英小学、福建省厦门市西柯中心小学、吉林省敦化市雷锋小学等6所学校,也都收到了李洪海赠送的图书。

“这是我今年第3次赠书了。”2021年12月中旬,正在忙着给上述6所学校分类、清点、打包、邮寄书籍的李洪海告诉记者,他在2021年5月、10月还分别走进张家口市第十中学、都江堰青城山高级中学捐赠图书。

一本书传递一份爱,一份爱成就一个梦想,一个梦想让无限希望启航。李洪海有幸于20世纪70年代初拜师启功,多年来,一直追随恩师,不仅学习书法,还效仿恩师热心慈善事业,入伍56年来,始终把践行雷锋精神当作自己永恒的价值追求,用书法艺术回报社会,谱写了一曲曲大爱之歌。

心系人民,奉献一片爱心

李洪海参与公益活动最早可追溯到40多年前,但让他决定一生投身于公益事业的领路人,正是他的恩师启功先生。

启功先生一生乐善好施。受先生之高义影响,李洪海始终坚守着一个朴素的心愿:做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回报对国家、军队和人民的恩情。因此,凡是军地各级组织的慰问和募捐活动,他总是踊跃参与、倾情奉献。不论是在汶川、玉树、舟曲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的抗震救灾活动中,还是在抗击“非典”、新冠肺炎疫情等战役中,总能见到李洪海无私奉献的身影。

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灾情牵动着李洪海的心。他从电视中目睹灾情,心急如焚,恨不得一下子飞到灾区,加入到抗灾大军中。当他得知中国书法家协会要组织艺术家到抗灾一线慰问的消息后,积极报名,并很快奔赴前线。在抗灾一线,他耳闻目睹一件件感人的故事,一次次热泪盈眶。他满含深情地创作一幅幅书法作品,送给抗灾一线的英雄们,用书法作品鼓励官兵斗志。玉树地震同样震撼着李洪海的心,他与中国书协副主席苏士澍共同创作70幅书法作品,赴玉树灾区举办书法展,并将书法作品捐赠给玉树灾区师生,以艺术家的方式表达对人民的爱。“非典”和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期间,他冒着可能被感染的危险,创作书法作品,到人民医院慰问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20多年来,他向灾区、慈善协会等公益事业单位捐赠书法作品难以计数,百余张荣誉证书见证了他的无疆大爱。仅近5年,他向中华慈善总会、中国红十字人道救助事业、“真情无限,救助贫困母亲”、天津市残疾人福利事业等组织捐赠作品就多达千余幅,又被誉为慈善书法家。

“我是贫苦农民的儿子,是党和人民培养了我,理应竭诚回报社会。”李洪海常说,“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比个人思想与情感更重要,如果一幅作品能为慈善事业作出贡献,作为一名书法家,也是感到无比欣慰和自豪的事。”李洪海的慈善之举,在军内外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

心系教育,送上一份真情

大爱有声,真情是金!李洪海在不停地坚持做慈善的同时,还把温暖送到他所能触及的、需要社会关爱的群体,为我国教育事业和伤残人士送上一份真情。

2010年,李洪海展出的65幅书法作品由腾达集团董事长于海介先生出资100万元收藏。他将这批款项悉数捐给了家乡天津武清,设立了坚净文化奖励基金。启功先生在世时,斋名号为“坚净居”,他用恩师的斋号命名该基金,既表达了对恩师的怀念和崇敬,也蕴含了艺术来自社会、还要回报社会之意。

2014年8月5日,李洪海捐资成立的兰考“坚净助学基金会”举行了首批捐助仪式。10名兰考籍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每人获得5000元捐助,得圆大学梦。此次助学教育基金会的设立,源于李洪海当年4月到兰考的一次学习。“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重温焦裕禄的感人事迹,激发了他以实际行动践行焦裕禄精神的热情。当他了解到兰考还有许多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无缘大学深造的情况后,当即捐助5万元,启动资金成立兰考“坚净助学基金会”。随后,他拍卖了自己新近创作的书法作品,并拿出自己多年来积攒的工资和稿费,将助学基金增加到100万元,用于奖励生活中困难、学习中需要帮助的学生。他深情地说:“我愿尽自己的一点心意,回报社会,为兰考公益事业增加一份力量。”

李洪海还向每位受资助大学生赠送《李洪海学录雷锋日记》一书,并在书的扉页上题写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勉励学生。受到捐资的学生纷纷表示,“一定努力学习,成为有用人才,回馈社会各界的关心关怀”。

2021年5月16日,为鼓励中小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李洪海走进张家口市第十中学,给学校师生捐赠了《启功教你学书法》《李洪海书习近平用典作品集》等9个系列1000余册图书及500套书签。活动现场,李洪海鼓励学生们不负韶华,认真读书,早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近年来,李洪海还为四川都江堰市青城山高级中学、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十小学、上海市莘城学校、马兰基地书画交流中心捐赠图书,都江堰市青城山高级中学全体师生专门给李洪海写来感谢信。另外,李洪海还将大爱播洒到社会的每一个需要关爱的角落,先后向北京第三聋哑人学校、北京宏志中学、“启功教育基金”、天津市残疾人福利事业组织等单位赠书赠字,受他捐赠的贫困大学生、孤寡老人、伤残人士不计其数。

每当受他捐助者学有所成给他寄来感谢信时,李洪海总是感到非常幸福和满足。面对芬芳的鲜花和感恩的话语,作为一名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书法家,李洪海内心更坚定了继续做慈善公益事业的决心。

心系军营,倾注一腔热血

李洪海参军56年,从普通战士成长为一名领导干部、著名军旅书法家,始终感恩军队的培养,爱兵、写兵、为兵服务是他恪守的信条。

有一年,李洪海来到海军驻广州某基地修接船管理处、黄埔军械修理厂,开展主题为“书画进军营,箴言赠战友”文化下基层活动,将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雷锋名言警句等内容用书法的形式展示出来,发挥书法艺术寓教于乐的作用。接着,李洪海又乘车颠簸上千公里,翻越险峻的阿尔泰山,来到素有“西北第一哨”之称的白哈巴边防连为官兵送去一幅幅书法作品。

上海世博会举办期间,他与日夜守护世博园的武警官兵共聚一堂,用他的纸和笔,书写官兵的忠诚与辛劳。在备勤点,得知正在休息的女兵每天要在高温下执勤六个小时,个个被晒得黝黑,他有感而发,挥毫为女兵们写下“靓丽青春展巾帼风采,飒爽英姿铸世博辉煌”,勉励她们再接再厉,为世博再立新功。

李洪海怀着对军队官兵的一往深情,上舰船、下基层,走边防,进哨所,足迹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他亲身融入军营官兵的火热生活,传播书法文化,与官兵结下了深情厚谊,用书法艺术点亮基层军营文化生活,创作书法作品1500多幅。

推广书法艺术,提高官兵的文化艺术修养,是李洪海的一个心愿。近年来,他把传承书法艺术作为使命,不但在机关、院校讲,而且还深入岛屿、舰连和边防哨所讲,讲课中都留出官兵提问时间,课后还召集书法爱好者搞书法创作实践,让大家对作品进行品评,最后,他再逐一认真点评、悉心指导。在与官兵的交流中,李洪海时常讲述恩师启功如何教他学习书法、有哪些小窍门,他把五十多年来学习书法的经验体会,特别是创作上的“秘籍”都毫无保留地教给官兵们。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李洪海热心慈善公益事业的情怀,不仅展示了一名德艺双馨艺术家的思想境界,也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学习雷锋、大爱无疆的道德操守。

(责任编辑:刘超)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