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雷锋精神的种子扎根学生心田
作者: 陈运军
记者:韶山岸英希望学校经过3年努力荣膺新时代雷锋学校称号,作为校长您有何感想?
赵艺:谢谢雷锋杂志社和地方各级政府、社会爱心人士一直以来对我们学校的支持、关心。学校能成功登上新时代雷锋学校这艘巨轮,是社会对我校在学生中用红色文化和雷锋精神开展道德培育的充分肯定,也是对学校办学硬实力与软实力的全面推进。
记者:有人认为校园开展学雷锋就是教育孩子做点好事,您怎么看?
赵艺:毛主席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已经60年,雷锋精神已成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最鲜亮的道德坐标。我一直认为,做好事是学雷锋的一种形式,做好事只是一种好人精神,他是雷锋精神中一个最基本的层面。我们讲学雷锋,一定要与老师的立德树人、社会文明与红色文化结合起来。习总书记提出“雷锋精神是永恒的”,因此学校要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孩子进行雷锋精神教育,激发孩子的时代责任感,引导孩子学雷锋做雷锋。
记者:学校位居红色革命圣地,你们是如何将岸英精神与雷锋精神融为一体,对学生开展道德培育的?
赵艺:毛岸英在父亲毛泽东主席的谆谆教诲下,胸怀革命理想,在革命的奋斗征程中成长、成熟,成为一位英勇奋斗、不怕牺牲的英雄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典范。雷锋从一名孤儿成长为一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憎爱分明、言行一致、公而忘私、奋不顾身的雷锋精神,其实质和核心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可见,岸英精神与雷锋精神的价值取向一脉相承,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
韶山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我们学校有得天独厚的红色教育资源,一直教育学生树立“我是主席小同乡,我为主席添光彩”的理念,组织学生到毛泽东生平馆、遗物馆参观,感受伟人的风采,了解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历程;在校园里设立毛主席和六位亲人纪念展馆,组织学生读红色书籍,让学生更具体地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体会幸福的生活靠奋斗,奋斗的青春最美丽;通过少先队大队部向全体师生发出向雷锋叔叔学习的倡议,各中队集体重温雷锋故事、学习雷锋事迹,深入了解雷锋精神的内涵,让雷锋根植于学生心田,引导学生秉承和践行雷锋精神,努力争做时代先锋;学校每年还组织重走毛泽东小道、重走长征路,培育学生坚韧的道德品质;组织观看《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实景演出,感受“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韶山精神;开展“小雷锋”评选表彰,激励全体学生见贤思齐,日行一善,让雷锋精神外化于行。另外,学校还利用升旗仪式,组织学生“说说身边的好人好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以小见大折射新时代雷锋精神的光辉。
记者:通过新时代雷锋学校创建,学校发生了哪些变化?
赵艺:新时代雷锋学校创建中,我们以“润红色基因·育时代英才”的“润英文化”为主题,号召学生以“岸英·雷锋”为榜样,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学校涌现了一大批新时代美德少年。在老师中,大力宣扬甘于“清贫”的老师,鼓励其培养学生既有脚踏实地捡田螺的品质,又有仰望星空的远大理想。学校的基础设施硬件水平明显改善,教学质量也明显提升。近三年,学校获“全国足球特色学校”“湖南省温馨校园”“湘潭市大课间展示先进单位”“韶山市教学先进单位”等荣誉,有20多位老师在省市各类比赛中获奖。2021年的中考,省示范性高中上线率达40%。
记者:被授予新时代雷锋学校只是新的起点,下一步,学校将如何凝聚起全校师生崇德向善的正能量,促进学校的长远发展?
赵艺:“远绩不辞小,立德不在大。”筚路蓝缕,同为追梦人,学校将继续引领老师进行师德示范,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进一步激发老师“庚续百年初心,担当育人使命”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让老师始终成为学生的榜样。同时,学校将不定期邀请专家教授、英模人物和一些品德高尚的爱心人士,来到学校现身说法,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并继续开展“追寻雷锋足迹”“寻找身边的雷锋”系列活动,通过实践不断加深对雷锋精神的认识,让孩子们树立“青春不负,强国有我”的远大理想。
(责任编辑: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