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的“姐姐”这样走了

作者: 翟元斌

雷锋的“姐姐”这样走了0

作者注:

这是写在2017年的旧作,重新刊出不需要什么理由,只想让它在《雷锋》留痕,告诉所有的人,雷锋的“姐姐”晚年患病时,还如此地牵挂雷锋。

五月是鲜花盛开的季节。雷锋的“姐姐”王佩玲安静地走了,那是在昨天,2017年5月10日晚8:48。

她平静地走了,尽管并不是了无牵挂

王佩玲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女孩,她本来可以和许多人一样过着平平常常的日子,由于与雷锋当年一段交往的经历,也由于一些热心人的“寻找”,一些人的好奇,使她一度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

日子过得自然不会平静如水。或许她陶醉了被人关切的鲜花与掌声,或许她吞咽了无法言说的困扰与无奈,或许她品尝了沉寂后的炎凉世态,这些都不重要了,她平静地走了,尽管并不是了无牵挂——

她在病中写下满满一页的字,竟成为与这个世界的最后告白

我是在2016年4月,代表《雷锋》杂志编辑部去探望大姐的。大姐蜷缩在昏暗的角落里昏睡,当她得知雷锋杂志社来人看望她时,精神好了许多。

大姐患有老年痴呆,许多东西都已经淡忘了,然而,当她捧起我带给她的《雷锋》杂志时,眼睛闪着光亮。她想要和我说什么,由于她湖南话口音很重,我听不懂。于是她艰难地握起笔,写下这段文字。

当年,雷锋与王佩玲大姐的一段交往,尤其是王佩玲给雷锋的临别赠言,引发了无数人的遐想。其实,雷锋和王佩玲在团山湖农场相处的时间,一共也就2个多月。

湖南雷锋纪念馆创始馆长雷孟宣认为,雷锋和王佩玲之间只是同志间的友情。当时,团山湖农场,就只有王佩玲和雷锋两人是单身,两人又都爱好读书,所以经常在一起谈天。晚上王佩玲去水塘边洗衣服,雷锋还会打着手电筒给她照明。

雷锋在1958年11月,应鞍钢招工去东北。临行前,王佩玲大姐送给雷锋一张照片和一个笔记本,她在笔记本上给雷锋写下一段赠言,不过,落款用的是化名“黄丽”。

据说,雷锋曾经与王佩玲大姐照过一张合影。2003年3月,王佩玲和丈夫访问抚顺雷锋纪念馆,我作为纪念馆改扩建指挥部总撰稿与大姐交谈,曾当面向她求证。大姐微笑着坦然承认确有这事,不过,结婚后被丈夫偶然发现了,结果可想而知,毁掉了。说这话时,王佩玲丈夫也在场,有些不好意思,说当时不知道雷锋后来会成为名人,不然留下来也是一个珍贵的资料。

雷锋留给王佩玲大姐的是无尽的思念。王佩玲留给雷锋的是什么?是一段预言,一缕燃烧的青春火焰?

人们不得而知,毕竟目前公开的雷锋遗稿中,几乎没有点滴的线索。

看望王佩玲大姐时,编辑部给大姐带去慰问金。大姐起初不收,我再三说明是给大姐买营养品之用,大姐才收下。

大姐晚年残留的记忆中,雷锋是永远的一份温暖,还是一段无法忘记的情谊。

交谈中,我请求大姐给我们写下几句祝福,她用颤抖的笔,写下的却是满满一页对雷锋的思念。

写满了一页,似乎觉得意犹未尽,还要再写一页。如果我不劝阻,大姐会不停地写下去,这是一种情感的惯性驱动。

我无法了解痴呆老人的精神世界是怎样的图谱,但我能体会到,这是大姐与活在另一个世界的22岁青春的心灵触碰,也是对自己一生情感的最后交代。

(责任编辑:仇学平)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