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那一抹抹暖心“志愿红”
作者: 赵永刚
春回大地,生机勃发。3月5日是“学雷锋纪念日”。近年来,乌海市始终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作为宣传教育引导群众、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举措,通过整合人员队伍和资金资源、壮大志愿者队伍、实施特色志愿服务项目等方式,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走实走深,用实际行动诠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一张张“雷锋面孔”,一抹抹暖心“志愿红”,成为乌海一道道亮丽风景线。
强队伍 织密志愿服务网
雷锋精神历经时空洗礼,仍散发着独特魅力。“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是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的延伸,与雷锋精神一脉相承。
全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驻市单位、各级文明单位结合行业特点,组建94支志愿服务队参与志愿服务。各区在原有志愿服务队伍基础上,进一步整合、规范和优化志愿服务资源和队伍结构,海勃湾区成立志愿服务队257支,乌达区成立志愿服务队伍140支,海南区成立志愿服务队141支,并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公益组织、社会团体成立20支社会公益组织志愿服务队,形成“1+8+N”志愿服务体系,全面构建起区、镇(街道)、村(社区)、社会志愿团体协同联动、互通共融、全域覆盖的志愿服务工作格局。同时,乌海还强化党对志愿服务的领导,每支志愿服务队均由至少1名党员带队和参与,确保志愿服务在党的领导下开展。截至目前, 全市共有志愿服务队748支,志愿者11.47万人,在职党员占比达到22%,志愿服务时长超过700万小时。
自乌海市三区成为自治区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地区以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便成为该市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阵地。依托建成了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2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8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该市在各类公共场所建立19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点,形成覆盖市、区、镇、(街道)、村(社区)和主要公共服务点位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网络,全民主动参与志愿服务氛围愈加浓厚,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正在融入百姓生活。
铸品牌 志愿服务添活力
“张姨,您腿脚不方便,我们拿上学习手册来家里给您讲讲。”
“太好啦!欢迎欢迎!”
近日,墨香梨园社区“红骑兵”宣讲团志愿者,走进辖区老党员张秀春的家中,为老人带去精神食粮与心理慰藉。“我有57年的党龄了,但是因为腿脚不好没法去社区参加学习活动,这些孩子就上门给我送书,讲政策,我眼花看不清,她们就一页一页读,特别好!”张秀春老人激动地说。
“红骑兵”宣讲团是墨香梨园社区“益家人”志愿服务项目中一项,团队内还包括“助老益家人”“邻里凤姐”“红领巾”志愿服务团队。4支志愿服务团队所开展的服务项目各不相同,“助老益家人”志愿服务团队是社区联合辖区内的爱心企业、爱心组织和爱心居民共同组建的一支志愿服务团队,开展义诊、义剪、打扫卫生、敬老爱老等志愿服务活动;“邻里凤姐”志愿服务团队则是吸纳法律工作者、心理咨询师等专业力量及汇聚各种社会力量组建的一支志愿服务团队,为居民群众调解矛盾、提供服务。
2021年在自治区“我帮你”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该项目荣获三等奖。市委宣传部“榜样在身边”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宣讲团志愿服务项目、市蓝天医疗救援协会“我帮你唤醒沉睡的‘心’”全民公益急救普及培训志愿服务项目等其他5个项目也荣获大赛优秀项目。同时,为推动志愿服务与群众需求有效对接,重点打造了“我是共产党员·我帮你”“我是医务工作者·我帮你”等35个特色志愿服务品牌,全面叫响“我帮你”志愿服务品牌。
聚民心 服务群众“零距离”
群众在哪里,志愿服务工作就延伸到哪里。
“您好,请遵守交通规则,等绿灯亮了您再过马路!”“您好,欢迎来到乌海湖,有什么可以帮您的?”“请您扫一扫健康码。”……如今,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或在交通路口,手举文明旗帜,倡导安全文明出行;或在村镇社区,解难纾困,为群众排忧解难;或在公园、小区,清洁家园,打造干净整洁环境。他们为素不相识的人送去帮助和关爱,用实际行动为城市文明添彩。
在筑牢抗击疫情防线中,全市8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采取“线下+线上”工作方式,线下通过组织招募3100余名志愿者参与临时核酸检测点人员引导等志愿服务活动,线上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微信矩阵开展“志愿者如何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防护工作”等培训工作,增强广大志愿者自身防护意识。381家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积极响应号召,12000余名党员志愿者深入全市381个居民小区,同社区、物业等工作人员共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全市118家文明单位和50余名先进典型人物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深入防疫一线开展“共克时艰 心手相牵”物资捐赠、疫情防控知识宣传等活动,用实际行动凝聚全市疫情防控强大精神力量。
通过举办全市“我帮你”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集中示范活动、全市“万名基层干部下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等大型志愿服务活动,带动全市各行各业广泛开展形式多样、贴近群众需求的“我帮你”志愿服务活动9000余场次,服务群众50余万人,真正推动志愿服务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同时,充分发挥各类社会公益组织志愿服务队作用。爱心协会、蓝天医疗救援队等公益组织和个人积极开展大病医疗救助、防疫消杀、公益电影放映、募集救灾物品等志愿服务活动,蓝天救援队等2个公益组织主动到河南新乡参与洪涝灾害救援,广大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时刻用自己实际行动诠释着志愿精神。
精神是烛照前行的灯塔,榜样是催人奋进的先锋。进入新时代,雷锋精神并没有过时,也不会褪色,其所蕴含的新时代内涵正与时代发展的节律衔接在一起,散发出更耀眼的光芒。面向未来,乌海将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行动和精神文明创建工程,健全新时代文明实践体系,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志愿服务活动,让雷锋精神遍地开花、熠熠生辉,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乌海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
(责任编辑:吴维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