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思极恐!一枚导弹爆炸差点引发“三战”
新闻事实:
当地时间11月15日,波兰政府发言人米勒表示,当天在波兰东部与乌克兰接壤的赫鲁别舒夫地区发生了爆炸,并导致两名平民死亡,目前现场调查正在进行中。受此影响,部分军事单位已提高了战备等级。
爆炸发生后,波兰外交部第一时间召见俄罗斯驻波兰大使,要俄罗斯“立即给出详细解释”。波兰总统杜达立刻与美国总统拜登、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和英国首相苏纳克通电话。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同日也表示,北约方面正在就此展开调查,尚未得出最终结论。他表示,没有迹象表明该爆炸事件是蓄意攻击行为,初步分析认为,爆炸事件是由乌防空导弹造成。
点评:
俄乌战争一直有向外蔓延的势头。按照北约宪章第五条的规定,对一个成员国的攻击就是对所有国家的攻击,那是要启动集体防御条款的。如果这一事件被认定为俄罗斯对波兰领土的严重侵犯,接下来的连锁反应,让人简直不敢想。
当然,这一次,无论从技术上还是动机上都比较容易澄清。各方一致的认识是,爆炸的武器可能是20世纪70年代制造的S-300导弹,有许多迹象表明是由乌克兰防御部队使用。S-300防空导弹最大射程不足300公里,无论从俄本土还是从乌东交火区发射,都打不到波兰境内。而俄罗斯在乌东战事紧,连北约经波兰向乌克兰提供的补给也没有轰炸,更不大可能主动袭击波兰,拉北约直接下场参战。一旦北约与俄罗斯爆发直接冲突,那几乎意味着世界大战要打起来了,战争的规模与影响远非现在的俄乌冲突可比。
这一事件得到澄清,与其可能引发的严重后果有关,也可能与美国并未做好下场准备有关。正在印尼巴厘岛参加G20峰会的拜登对记者公开表示,美国对两名波兰死者表示哀悼,但这两枚导弹从轨迹上看,“不太可能是从俄罗斯发射”。美国这一定调,整个西方迅速改变了口径。波兰方面也改口称“我们目前没有确切的证据表明是谁发射了导弹”“它很可能是俄罗斯制造的”。
这件事的诡异之处在于,即便是乌克兰要拦截俄罗斯的袭击,防空导弹的飞行方向也不该朝着西边的波兰。而且,怀疑对象变成乌克兰之后,所谓启动“集体防御条款”的话题就没人再提了。不过,在此之外的一些事件,如扎波罗热核电站里的炮火,以及北溪管道被破坏事件,至今仍是“罗生门”。但如果哪一天美国需要找一个借口的时候,俄罗斯还能如此轻易地找回清白吗?
(供稿:吕德胜 责任编辑:吴维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