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组建的中央社会工作部,今年重点这样干!

新组建的中央社会工作部,今年重点这样干!0

中央社会工作部2月23日召开全国社会工作部部长、信访局局长座谈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论述,交流各地党委社会工作部门组建及工作开展情况,研究谋划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推动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全国所有省份均已组建党委社会工作部门并开始全面履行职责。

今年,各级党委社会工作部门将聚焦加强党对社会工作的全面领导、促进社会工作高效统筹协调,有效整合社会工作力量,不断提高社会工作整体效能,努力推动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一起来看一下有哪些重点工作?

统筹指导人民信访工作、指导人民建议征集工作

认真履行统筹指导人民信访工作、指导人民建议征集工作的职责,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持续推进信访问题源头治理,主动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更好地倾听民声、了解民情、集中民智、凝聚民心。

着力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统筹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运用好“四下基层”制度,推行“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接诉即办”等做法,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的突出问题,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着力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加强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党的工作

坚持党对行业协会商会的全面领导,加强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党的工作,协调推动行业协会商会深化改革和转型发展,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推进“两企三新”党建工作

加强分类指导,扎实推进混合所有制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和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加强关心关爱,维护合法权益,促进健康发展。

加强社会工作人才培养

健全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深化重点领域志愿服务品牌建设,开展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宣传推选活动,加强社会工作人才培养。

加强社会工作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

加强整体谋划和系统指导,建立健全社会工作法规制度体系,不断夯实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基础。

中央社会工作部要求,要认真落实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扎实做好省、市、县级党委社会工作部门组建工作,积极推进职能划转、业务衔接、队伍建设等重点任务。省级党委社会工作部门要加强对市、县党委社会工作部门的指导,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体系。要注重统筹协调,加强与有关方面的沟通,促进社会工作资源有效整合,提高社会工作整体效能。要加强社会工作系统自身建设,坚持初始即严、一严到底、全面从严,勇当探路者、甘为铺路石,以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努力实现良好开局起步,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应有力量。(央视)

慈善工作,要扭住慈善组织公信力的“牛鼻子”

如要求慈善组织报告“募捐成本”,要求完善合作公开募捐制度等

2月18日,民政部召开2024年开年工作动员部署会,提出慈善工作要扭住慈善组织公信力这个“牛鼻子”。

近年来,慈善领域不规范、不透明的问题频频发生,特别是去年9月的儿慈会9958事件,更是令慈善组织公信力受到挑战。当年年末,新修改的《慈善法》对规范慈善活动运行作出相关规定,如要求慈善组织报告“募捐成本”“与境外组织或者个人开展合作”情况,要求完善合作公开募捐制度等,从制度上对慈善组织提出要求,增强公信力。

此次会议也明确点到了今年要干的社会救助工作、老龄工作、养老服务工作、儿童福利工作、社会组织管理工作、慈善工作、社会事务工作和区划地名工作等八项重点工作。社会救助、儿童福利、慈善等工作是民政部的基本职能。今年民政部的开年动员部署会提出了“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对于社会救助,明确提到“加快推进救助立法,强化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拓展救助服务”等重点工作事项。对于儿童福利工作,动员部署会点到了“困境儿童”“流动儿童”“留守儿童”等群体,明确提到,要以各级儿童福利机构为主阵地,积极提升服务质量、拓展服务范围、优化资源配置,为更多困境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服务,维护好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基本权益。老龄工作、养老服务工作要为老年人提供更多可感、可知、可得的普惠型养老服务。

(综合)

关爱留守儿童,上海16部门联合发文

《方案》明确了5个方面18项重点任务

为更好地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上海市民政局等16部门日前联合印发《上海市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明确了5个方面18项重点任务。

一是实施精神素养提升行动。其中提出,学校要把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作为重点关爱对象,激励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积极参与各种教育实践活动。二是实施监护提质行动。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多为祖辈、亲属照料的实际情况,在婴幼儿早期发展项目中开设专门课程,普及科学育儿知识和技能,增强实际照料人的科学育儿能力。三是实施精准帮扶行动。加强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打造“救助+慈善+儿童”的公益慈善项目。其中提到,推动建立学校教师、志愿者等与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一对一”结对关爱帮扶机制。四是实施安全防护行动。《方案》要求,网信部门在预防网络沉迷等专题教育活动中,将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列入重点人群,引导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加强对儿童使用网络、手机行为的监管,及时发现、制止和矫正儿童网络沉迷行为。持续开展“清朗浦江·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加强专项整治。五是实施固本强基行动。其中明确,加强儿童主任队伍建设,优先选择村(居)民委员会书记、主任、专业社工担任儿童主任。加大儿童福利社工培养力度,开展儿童福利社工继续教育培训,研发分层分类继续教育课程,推动儿童福利社工实务能力不断提升。(人民)

《公益事业捐赠票据使用管理办法》

为规范公益事业捐赠票据使用和管理行为,加强公益事业捐赠收入财务监督管理,促进社会公益事业发展,财政部于2024年1月13日发出关于印发《公益事业捐赠票据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公益事业捐赠票据包括电子和纸质两种形式。新增公益事业捐赠电子票据可作为税前扣除的有效凭证;公益事业捐赠票据的基本内容新增交款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校验码、二维码(条形码)、项目编码、标准、备注、其他信息、收款单位(章)、收款人。捐赠电子票据可以查验真伪;开具公益事业捐赠票据的政府单位限定为县级以上。

首个“银发经济”政策出台,事关26项举措

发展“银发经济”,要培育高精尖产品和高品质服务模式,让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

把食品药品说明书上的小字转成音频播放,由服务机器人来“做家务”“烧饭”……这些智能化需求有望在未来进入老年人的生活。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作为我国首个以“银发经济”命名的政策文件,《意见》提出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移动终端、可穿戴设备、服务机器人等智能设备在居家、社区、机构等养老场景集成应用,发展健康管理类、养老监护类、心理慰藉类智能产品。

发展“银发经济”,要培育高精尖产品和高品质服务模式,让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

为此,《意见》提出了4个方面26项举措。一是发展民生事业,解决急难愁盼。引导餐饮企业、养老机构等开展老年助餐服务。二是扩大产品供给,提升质量水平。发挥国有企业引领示范作用和民营经济生力军作用。三是聚焦多样化需求,培育潜力产业。强化老年用品创新,打造智慧健康养老新业态,推广应用智能护理机器人、家庭服务机器人,大力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四是强化要素保障,优化发展环境。围绕康复辅助器具、智慧健康养老等重点领域,谋划一批前瞻性、战略性科技攻关项目。

针对农村老年人购买力较低、农村养老服务机构投资缺乏等问题,《意见》也提出要提升农村养老服务。例如探索建立养老志愿服务激励与评价机制,开展农村互助式养老。探索采取“公司(社会组织)+农户+合作社”经营模式,积极发展乡村旅居式养老服务等农村特色养老产业等。(综合)

鼓励设立教育基金会创新捐赠方式

教育基金会可依法依规接受货币和实物等财产捐赠,还可探索接受房屋、有价证券、股权、知识产权等有形和无形财产捐赠

“教育基金会是吸纳社会捐赠、奖优助困、改善办学条件、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做好辖区内教育领域慈善事业的扶持发展和规范管理工作,积极推动设立教育基金会。鼓励支持各市教育行政部门、省属本科高等学校发起设立教育基金会。”今年1月,山东省教育厅、省民政厅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教育基金会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教育基金会管理,推动教育基金会持续健康发展,充分利用教育基金会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种资源力量,支持开展奖优助困、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教育质量等教育服务和公益慈善活动,持续增强教育基金会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效能。

《意见》要求,规范登记管理工作。其中明确,完善退出机制。对长期不开展活动、管理不善或未按照章程规定的宗旨和公益活动的业务范围进行活动的教育基金会,省教育厅、省民政厅将视具体情节予以信用惩戒或行政处罚;按照章程规定应予终止或无法按照章程规定的宗旨继续从事公益活动的应向省教育厅、省民政厅申请注销,并在办理注销登记前完成清算工作,清算期间不得开展清算以外的活动。

为激发教育基金会发展活力,《意见》鼓励创新捐赠方式。教育基金会可依法依规接受货币和实物等财产捐赠,还可探索接受房屋、有价证券、股权、知识产权等有形和无形财产捐赠。鼓励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创新募捐活动的载体和形式;探索优化捐赠流程,简化办理手续,方便捐赠人就近便利开展捐赠,鼓励社会公众以电子支付或者其他合法便捷的形式进行捐赠。

同时,《意见》也提出,审慎开展保值增值投资。教育基金会应当依据《慈善组织保值增值投资活动管理暂行办法》,按照合法、安全、有效原则,在综合考虑政策风险、信用风险、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前提下,把财产的安全性放在首要位置,积极实现捐赠财产的保值增值。

在加强自身建设方面,《意见》提出要大力弘扬慈善文化。教育行政部门、高校和教育基金会要积极推动慈善文化进校园,将慈善文化纳入教育教学内容,结合实际组织教职工、学生开展慈善帮扶和志愿服务活动,培育向上向善的道德力量。

9部门发文,推进废旧家电家具回收

建设一批废旧家电家具等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典型城市,培育一批回收龙头企业

2月1日,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健全废旧家电家具等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的通知》。通知围绕完善回收网络、培育回收主体、创新回收模式、规范回收行为等四方面提出了具体工作任务。到2025年,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一批废旧家电家具等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典型城市,培育一批回收龙头企业,推广一批典型经验模式,形成一批政策法规标准,全国废旧家电家具回收量比2023年增长15%以上,废旧家电家具规范化回收水平明显提高。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在当天商务部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说,健全废旧家电家具等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对于畅通更新消费循环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家电市场已从“增量时代”进入“增量和存量并重时代”。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主要品类家电保有量超过30亿台,每百户居民拥有空调、冰箱、电视均超百台,一些家电使用时间较长,更新换代需求和潜力很大。

通知提出,加强社区回收网点建设。扎实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设置废旧家电家具暂时存放点。定期组织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家电家具销售企业上门回收废旧家电家具,并为回收车辆进出提供便利。鼓励有条件的居民社区利用闲置房屋设置家电家具等再生资源临时存放场所,方便居民装修、搬家。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