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一老师辱骂殴打学生
2月28日,一段老师在辅导作业时辱骂殴打学生的视频在网上传播,视频中,身穿棕色衣服的女老师训斥站在一旁的小女孩,边说边用手拧孩子的脸颊和耳朵,扇了几个耳光。女孩吓得大哭,之后交作业的一个男孩也遭遇了同样的辱骂殴打。在这一过程中,坐在旁边的白衣服女老师始终在看手机,并不劝阻。
当晚,湖南湘潭湘乡市教育局发出通报,称确实存在视频中所反映的问题。目前,已暂停涉事教师工作并责令其接受调查,同时安排专业人员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尽管主管部门已介入,但从其他老师的冷漠可以看出,这样的事情已经司空见惯,而网友们更是在评论区纷纷回忆起小时候目睹或亲历老师打学生的经历。《中国慈善家》在微博发起“你上学被老师打骂过吗”的投票,参与投票的网友竟然有78%承认被打过。
而与之对应的是,一些学校如今陷入另一个极端:教师不作为、不敢管、不愿管,对学生的教育采取放任态度,也屡屡遭到批评。
一边是传统的“不打不成器”思维惯性,一边是未成年人权益保障,这让教育陷入两难,教育惩戒权的度在哪里?
思考:
教育家陶行知与四颗糖的故事家喻户晓,当面对孩子问题的时候,不要因为孩子的错误而淹没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更不要用粗暴与野蛮的态度急于去批判、惩罚,要以一颗宽容的心,冷静地对待,用爱心与智慧给孩子一个走出错误与尴尬的台阶。这或许会对教育工作有所启发。
上一篇:
中山慈善万人行再出发
下一篇:
不履行行业主管部门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