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秘书长?
作者: 善达君
秘书长作为基金会的关键角色,对于基金会的运行至关重要。如何做好秘书长?自然也成为许多人的关心话题。作为资深公益专家,清华大学21世纪发展研究院院长邓国胜在接受《公益时报》专访时,阐述了他的8个重要观点。
1.整体来看,虽然这些年我国基金会增长比较快,但总量还是相对较少,而且这个行业缺乏专业人才。比如基金会如何做资助、如何鼓励创新,从而能够不仅承受风险还能更高效?这就需要培育出一批极具使命感与专业能力的基金会秘书长或领头人。
2.基金会秘书长最主要的角色是承上启下,发挥沟通桥梁的作用。承上就是如何贯彻落实理事会的决议,如何动员理事会的理事善尽其责,从而与理事会形成良好的信任和互动,让理事会成员深度参与基金会工作;启下就是如何管理、领导团队。作为机构管理者的角色,要知道如何与员工沟通、与受助人沟通、与其他合作方沟通,更高效地贯彻落实理事会的决议,以及如何设计、管理和实施项目。
3.中国基金会的管理者应当全面、深入理解大变局时代的经济与社会形势,了解我国社会发展状况与国家重大战略,进而更好地树立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开拓视野,从而把握未来发展的方向和行业发展趋势。
4.能不能做好基金会的秘书长,除了专业知识和能力,价值观、使命感和责任感也非常重要。秘书长们应该想清楚为什么做,对行业、对社会的意义和价值在哪里,怎样才能具有社会企业家的精神。
5.对于秘书长而言,协调能力、沟通能力至关重要。此外,如何培养团队,提升团队的能力,特别是打造中层,这些都是秘书长日常工作中会经常面临的一些困难和问题。
6.不同的基金会面临的挑战不同。比如有时候理事会的想法或理念跟秘书长可能无法完全保持一致,那么,这个时候如何说服理事会,如何做好跟理事长的有效沟通和协调,如何动员理事会的理事们善尽其责,如何满足捐赠方意愿的同时又满足受助对象的需求……对秘书长来说都是挑战。
7.基金会秘书长需要的素养和技能很多。一个层面是作为基金会秘书长,怎么去动员、整合更多资源的能力,包括动员资金资源以及人力等其他方面的资源;另一个层面是怎么分配、使用好资源的能力,要让项目的效率更高,更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公平。
8.基金会秘书长还要有“做大蛋糕”和“切好蛋糕”的能力,这就需要秘书长们不仅有使命感,而且要掌握更高效的方式方法。如果秘书长们能够提升这两方面的能力,那么未来我国基金会在促进第三次分配与共同富裕方面将大有作为,也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