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两岸故事
主讲嘉宾
台湾沈春池文教基金会秘书长 石静文
石静文分享了她与团队推进“ 抢救迁台历史记忆库”计划过程中的感人故事。
从1992 年到2023 年,基金会策划并举办了众多文化交流活动, 这些活动不仅增进了两岸人民对彼此文化的了解和认同,也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在岁月的长河中,两岸的故事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着中华文化的传承之路。石静文称,沈春池文教基金会自1988 年成立以来,已经走过了三十六载的辉煌历程。这段历史,不仅见证了老一辈人难舍的家国情怀,也承载着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使命。
基金会成立的初衷
八千里路云和月,两岸情深思念长。
石静文回忆称,基金会成立的初衷,是源于创办人沈春池先生对老兵返乡探亲的热切关怀。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他以老兵返乡探亲的名义,独家资助多位老兵回到大陆故乡,让他们与亲人团聚。这一举动不仅让老兵们圆了多年的归乡梦,更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生动实践。当时,凌峰制作并主持的《八千里路云和月》节目受到沈春池老先生的独家支持拍摄,作为台湾第一个跨越两岸的交流节目,其为两岸文化的交流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沈春池为两岸同胞的福祉奔走一生,他的善举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支持。在其倡导下,沈春池文教基金会逐渐发展成为推动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力量。基金会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动,如美术展览、音乐会、讲座等,不断增进两岸人民对彼此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同时,基金会还积极参与和支持敦煌艺术展等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项目,为保护和传承中华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两岸文化交流的实践成果
在沈春池文教基金会的推动下,两岸文化交流逐渐走向深入。从1992 年到2023 年,基金会策划并举办了众多文化交流活动,涵盖了美术、音乐、戏剧、文学等多个领域,包括长江三峡文化的资产维护考察、红楼梦博览会、三国演义博览会、山西永乐宫壁画大展以及扬州阳台文化等。这些活动不仅增进了两岸人民对彼此文化的了解和认同,也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在美术交流方面,基金会邀请了众多两岸知名书画家举办展览和交流活动。这些展览不仅展示了画家们的艺术才华和创作成果,也促进了两岸美术界的交流与合作。同时,基金会还积极推动敦煌艺术的传承与发展,通过举办敦煌艺术展等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到敦煌艺术的独特魅力。2016 年至今,已在台湾从北到南走过12 所大学,展览涵盖乐舞、建筑、壁画等不同视角,展览形式更向青年丝路之旅、名人导览、主题讲座、动画短片等多方面延伸。
在音乐交流方面,基金会举办了多场音乐会和演出活动。这些活动不仅让两岸的音乐家有机会相互学习和交流技艺,也丰富了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基金会还积极推动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通过举办传统音乐会等,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到传统音乐的独特韵味。
在戏剧和文学交流方面,基金会举办了多场戏剧演出和文学讲座活动。这些活动不仅让两岸的戏剧家和作家有机会相互学习和交流创作经验,也促进了中华戏剧和文学的发展。同时,基金会还积极推动现代戏剧和文学的创作与推广,通过举办现代戏剧节和文学节等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到现代戏剧和文学的独特魅力。
迁台历史记录与传承
除了推动两岸文化交流,沈春池文教基金会还致力于抢救和记录迁台历史。从2017 年开始,基金会启动了写满悲欢离合的“抢救迁台历史记忆库”计划,采访千余位长者,记录他们的个人历史和家族故事。这些珍贵的口述历史资料,不仅是了解迁台历史的第一手资料,也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财富。
在迁台历史纪录片的制作过程中,基金会注重挖掘每一个故事背后的深层含义,让观众在了解历史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人性的光辉和文化的魅力。走过历史现场,见证时代分合,人人身上都是一个时代,迁台历史故事不仅是个人的生命史,更是两岸历史的一部分,道尽大时代的曲折。这些纪录片长长短短,有像电影一样的80 分钟长篇,也有四十几分钟、十几分钟的不同个人历史口述,共有五六百支,不仅在网络平台进行播放,还通过巡展和出版书籍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并铭记这段历史。
在迁台历史纪录片的推广过程中,基金会积极与各大媒体和机构合作,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多种渠道进行宣传和推广。同时,基金会还组织了一系列的公益活动和讲座,邀请专家学者和亲历者分享他们的经验和感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迁台历史。
沈春池文教基金会的故事,是两岸文化交流的一个缩影。通过多年的努力和实践,它已经成为推动两岸文化交流、记录并传承迁台历史的重要力量。基金会见证了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记录了无数人的家国情怀和百态人生。在未来的日子里,沈春池文教基金会继续秉承“弘扬中华文化,推动两岸交流”的宗旨,展开更多两岸文化交流活动,让中华文化在两岸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记者手记
2023 年7 月5 日, 台湾沈春池文教基金会主办的“我家的两岸故事”巡展在台中市开幕,展出了迁台历史记忆和两岸传家故事。基金会董事长沈庆京强调抢救老一辈故事的重要性,并期望两岸和平。基金会自2017 年起抢救迁台历史记忆,采访逾千人。展区第一件展品是索予明老人留下的母亲手缝衣物,他生前曾说要以此为信物,百年后与母亲相聚。展览通过互动科技重现迁台历史,包括模拟战乱离家、改变命运的象征等,引领民众深入了解。2024 年7 月5 日至8 月15 日,该巡展在南京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