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
大病筹款争议,再次透支公众信任
近日,29岁的兰某某因为罹患霍奇金淋巴瘤要担负高额治疗费,通过水滴筹、校友群、各类兴趣群等途径筹款治病。然而,多段群聊信息显示,兰某某11月1日在某群聊中发布筹款信息后,11月6日又在群内晒出新房照片。在聊天中,兰某某还称自己几天内就筹到了70多万元。
随后,水滴筹就此事发布声明,善款全部追回并退回捐赠人,并将兰某某列入“筹款人失信”黑名单,永久禁止其发起筹款。
此事引发广泛关注,有人质疑兰某某是骗捐,也有人说并未收到退回的善款。兰某某接受采访时则回应说,自己生病的情况属实,他炫耀自己几天内就筹得70多万元只是“口嗨”,实际上没有那么多。所晒的新房是妹妹买的,因为通过筹款几天突然进账几十万元,自己“有些飘了,在群里吹牛”。
公益普惠是否意味着幼儿园免费?
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自2025年6月1日起施行。《学前教育法》提出,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学前教育坚持政府主导,以政府举办为主,大力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鼓励、引导和规范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普惠是否意味着幼儿园变成了“国家队”,是否意味着免费呢?有专家分析,“公益普惠”通俗来讲,就是由政府承担学前教育投入的大部分,家长通过缴费合理分担一小部分。但“公益”不等于“免费”,而是政府通过加大学前教育财政投入,逐步降低学前儿童家庭的保育教育成本。
任性“驴友”是否要为救援买单?
10月26日,江西5名“驴友”不听劝阻,擅自前往江西百丈山未经开发的山区探险,随后失联。当地政府组织救援团队,克服地形复杂、夜间温度低等困难,耗费18个小时将5人救出。
鉴于失联事件造成大量的公共资源浪费,经协商,由5人共同承担2万元救援费用。这笔费用将支付给参加救援的社会救援力量和群众,这是江西省首次对违规探险造成公共资源浪费行为进行追责。
近年来,类似这样的事件屡有发生,盲目任性的行为造成了公共资源的浪费。专家建议,肇事者不仅应当承担相应的救援费用,还应与个人信用体系挂钩。
网络个人求助平台可以收费,但责任更重
去年,恶狗撕咬幼童事件发生后,网友通过轻松筹为受害者捐款200万元,随后又因公众质疑退回捐款,此事也引发社会各界对于加强网络个人求助治理的呼声。今年,《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管理办法》随着新修改的《慈善法》而出台,对多方尤其是个人求助服务平台的责任和权利等进行了规定。在最受关注的捐助资金使用方面,《办法》要求平台应当承担捐助资金拨付审核责任,建立审核机制,当目标金额或求助目的已实现、消失时,及时关闭筹资渠道。《办法》还规定平台可以根据保本或者微利的原则收取合理费用,但不能以用户默认同意的方式收费、变相收费,或搭售其他服务、捆绑收费等。对平台来说,权利有了保障,但责任也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