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
民政部鼓励有条件地方增发这笔钱
12月10日,民政部印发通知,部署各地做好2025年元旦、春节期间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工作。通知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元旦、春节前夕提前发放救助金或增发一次性生活补贴,要求会同当地发展改革部门及时按规定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尽可能减小物价上涨对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影响。
通知还要求,各地要在做好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人员认定工作的基础上,全面开展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认定工作,进一步细化认定条件,将暂不符合救助帮扶条件的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和刚性支出困难家庭纳入动态监测范围,对符合救助帮扶条件的,及时给予相应救助帮扶。
(来源|新华社)
四部门发文做好就业援助工作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等4部门12月9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就业援助工作的通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相关负责人称,就业援助对象包括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成员。通知要求各地合理确定援助对象范围,畅通申请认定渠道,动态掌握帮扶需求,加强分类精准帮扶,做好跟踪服务管理,挖掘创造适合大龄人员的多样化、个性化就业岗位。
就业援助,扶持政策是关键。通知明确各地要落实“两优惠、三补贴”政策。对企业吸纳援助对象就业的、援助对象自主创业的,落实税收减免优惠和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优惠;对援助对象到企业就业、灵活就业的给予社保补贴,对参加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等级评价的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和职业技能评价补贴,对通过市场渠道确实难以实现就业的通过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给予岗位补贴。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中华儿慈会被取消这项资格
近日,财政部网站发布《关于2024年度—2026年度和2025年度—2027年度公益性社会组织捐赠税前扣除资格名单的公告》。该公告显示,中华儿慈会(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被取消公益性社会组织捐赠税前扣除资格。
官网信息显示,儿慈会于2009年9月10日获国务院批准,2010年1月12日成立,2016年9月1日荣获民政部颁发的首批《基金会法人登记证书(慈善组织)》和《慈善组织公开募捐资格证书》,是民政部主管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
(来源|观察者网)
慈善组织违法违规行为将严查
民政部日前印发通知,要求各地民政部门加强慈善组织检查和执法工作,以规范管理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
通知指出,各地民政部门要对慈善组织有针对性地开展深入检查;对与慈善组织关联、涉嫌存在违法违规情形的有关社会组织进行延伸检查;对以开展公益活动为宗旨和业务范围的其他社会组织进行延伸检查。要重点检查善款募集、慈善财产管理使用、慈善项目实施和分支(代表)机构管理等情况,重点检查大病救助、弱势群体帮扶、教育、医疗等慈善活动和慈善项目。
通知要求,各地民政部门要依法依规严肃查处慈善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违法违规行为。在检查和执法工作中发现相关人员涉嫌私分、挪用、侵占慈善财产,假借慈善、公益等名义或者假冒慈善组织从事诈骗、洗钱、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活动的,要第一时间将线索移交公安机关、纪检监察机关,配合有关部门依法严厉打击,加强行刑衔接,形成有力震慑。
(来源|总台央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