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共话慈善法修订聚焦“应急慈善”

今年是慈善法施行七周年,在9月5日第八个“中华慈善日”到来之际,中国社会保障学会慈善分会在京召开“慈善法修订关键问题讨论会”,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慈善法修订草案以及一些具体问题展开讨论。

慈善法修订草案中,增设了“应急慈善”专章,对重大突发事件中的慈善活动进行系统化规范。前段时间,在京津冀暴雨引发的洪涝灾害救援与重建中,社会应急力量的持续参与,引发人们对于应急慈善的进一步关注。

讨论会上,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谢琼,北京大学非营利组织研究中心主任金锦萍,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秘书长陈红涛,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等就“应急慈善”各抒己见,建言献策。

首个支持天文学基础建设的慈善信托签约

9月10日,广州市“羊城慈善月”主题宣传活动上,国内首个支持天文学基础建设的慈善信托项目—忆北2023科学教育慈善信托签约。这是慈善信托的一次创新实践,不仅是我国首个支持天文学基础发展的慈善信托,还创新性地进行了公开募捐项目设计,可以号召社会力量参与到国家天文基础设施的建设当中。

记者了解到,忆北慈善信托支持的首个项目是推动建成一台亚洲区域最大口径的拼接镜面通用型光学望远镜EAST望远镜,支持天文学家借这台望远镜取得世界一流科研成果,并通过对天文学成果的一系列宣传和科普来提升公众对天文学的认识和支持。

今年4月,捐资发起人舒琦以北大校友身份,向EAST望远镜项目捐资1000万元。这是EAST望远镜项目获得的第一笔千万元级别的大额捐赠。

四部门共商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全国“两会”提案建议协同办理,9月6日,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中国残联相关司、处负责人及北京市残联、山东省民政厅、山东省残联相关负责人,就完善最低生活保障相关政策,激励残疾人就业创业积极性等工作进行座谈交流。

此次会议对全国各省(区、市)关于低保就业渐退期有关规定进行了研究,不少省(区、市)将低保对象就业后的渐退期在6个月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延长,一些地区对残疾人等就业困难群体就业给予一至两年的就业稳定期。北京市、山东省积极推动完善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低保资格认定办法,鼓励和支持残疾人就业创业举措得到与会人员的充分肯定。

会议认为,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这为做好残疾人民生保障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本次座谈活动中,参与各方表示,下一步各部门将认真按照兜住、兜准、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要求,积极推进分层分类社会救助政策措施的完善与落实,研究探索根据残疾人等困难群体的实际收入和支出情况,分层次多维度的救助方式解决残疾人的特殊困难,持续做好残疾人的就业创业激励和就业帮扶,帮助更多残疾人走出家门、融入社会、赋能就业、实现价值,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