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17本好书在阅读中了解慈善、关注慈善
9月5日是“中华慈善日”,《环球慈善》在此推荐近两年出版的17本公益慈善类好书,让我们一起在阅读中了解慈善、关注慈善。
《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本书编写组编
推荐理由:本书为“世界公益慈善论坛第三届论坛的文集汇编。分为中文和英文两部分。该论坛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清华大学联合发起并主办,邀请世界范围的学界、商界、政界及社会组织等重要代表人士,参加全球范围内的公益慈善与社会服务的经验分享、学术交流和政策倡导。具体包括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教育引导可持续发展、共建全球健康领域伙伴关系、世界城市2050、职业教育与青年发展、人文艺术与慈善、新时代的全球及区域脱贫与治理等11个部分。
《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19)》
杨团主编
推荐理由:2019版慈善蓝皮书致力于忠实记录历史并为中国公益慈善的研究提供新视角、新方法、新观点和新材料。它是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年度报告,也是社会各界参与和推动慈善事业发展的一份“成绩单”。每年度的慈善蓝皮书是对上一年度中国慈善事业的追踪、总结和反思。本书致力于发掘中国公益慈善领域的新现象和新问题,致力于推动公益慈善领域的创新并不断地推介国内外的公益慈善创举。
《中国第三部门研究(第17卷)》
徐家良主编
推荐理由:本书主要发表国家与社会关系、社会改革与创新、第三部门与地方治理、慈善公益和公民参与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收录主题论文7篇、书评1篇、访谈录2篇、域外见闻2篇。
《中国第三部门观察报告(2019)》
康晓光 冯利主编
推荐理由:本书分为4个部分,主报告锁定“社会企业”这一热议现象;分报告锁定于深刻折射中国时代背景下第三部门的特殊性及本质的议题,如“透视慈善领域拜金现象”“政府在‘三社联动’中的双重目的及其影响”;典型案例围绕新思想、新观念、新路子、新问题展开讨论,大事记则梳理和评价全年发生的最具影响力的大事。
《中国汽车流通行业公益慈善研究报告(2019)》
沈进军 王名主编
推荐理由:本书主要展现中国汽车流通行业的公益慈善发展情况,基于对中国汽车流通行业中经销商的企业社会责任和公益慈善行动的访谈、调研和分析,以及对中国汽车流通行业车主参与经销商公益慈善共建的动机和行为的调研等,勾勒中国汽车流通行业公益慈善发展的现状,并为其未来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朱传一文集》
爱德基金会传一慈善文化基金编
推荐理由:朱传一先生是倡导在中国建立社会保障的第一人,也是中国公益慈善事业的重要推动者和见证者。他不仅著书立说积极传播慈善文化和弘扬公益精神,还身体力行,是公益思想家和实践者。本书为爱德基金会传一慈善文化基金从朱传一先生的遗作、书信、笔记等资料中遴选出的代表性篇章,对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开拓、老年社会的对策研究、社区发展问题及中国现代慈善事业的思考极具参考价值。
《公益经营者》
陈颀著
推荐理由:基于案例研究,本书提炼出基层政府作为“公益经营者”的角色特征,并深入分析了该角色如何为体制、社会和市场所形塑,又如何影响到基层政府的实践逻辑。研究指出,基层政府借助“经营公益”的策略促进了本地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但也陷入了权责失调、社会冲突频发的困境中。这一研究突破了既往从“利益最大化”视角讨论基层公共权力与市场关系的局限,有助于反思市场转型中的基层政府角色理论。
《慈善新前沿》
[美]莱斯特·M.萨拉蒙编著
推荐理由:世界各国的慈善事业正在发生一场全新的变革,私人投资进入慈善领域已然成势,多元化主体和多样化工具不断涌现,慈善新前沿的边界持续延展。本书从全球慈善领域创新模式的角度,详细而深入地介绍了全球慈善新前沿的新主体和新工具,对全球和中国欣欣向荣的社会价值投资和新商业文明建设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浙江慈善事业发展报告(2019)》
杨建华主编
推荐理由:这是关于浙江省慈善事业的专题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浙江省慈善事业进行了介绍和总结,并就新时代下浙江慈善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是了解和研究浙江省慈善事业的良好窗口。
《慈善法与自由国》
[澳]马修·哈丁著
推荐理由:本书探讨了由慈善法所引发的国家行为及其公共话语,包括国家非中立性的促进慈善目的的证立,利他主义在慈善法中的地位,慈善法、税收与分配正义,自由主义对追求慈善目的时的歧视问题之回应等。
《中国非营利评论(第二十三卷)》
王名主编
推荐理由:该书系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主办的集刊,以中国非营利事业和社会组织为研究对象。本卷以“政社关系”研究为重点,在社区冲突、支持型组织与实务型非营利组织互动关系、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与组织认同对职业流动影响、“一带一路”非政府组织的文化交流机制等领域,进行深入的观察、研究和案例分析。
《中国近代慈善义演文献及其研究》
郭常英编著
推荐理由:此为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郭常英教授主持的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近代慈善义演珍稀文献整理与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本书主要分为“研究篇”与“文献篇”两个部分。“研究篇”收录了由郭常英等学者撰著的论文,对清末及民国时期的慈善义演与传媒的互动关系,以及义演举办的形式、演出内容、募捐方式、赈济对象、捐款管理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文献篇”主要以天津《大公报》《北京大学日刊》《益世报》等报刊为主,广泛搜集、整理与慈善义演相关的各类信息以及慈善义演的剧照等。
《当代中国公益精神及培育研究》
卓高生著
推荐理由:本书以公益精神为研究对象,旨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益慈善理论体系建构、公民公益美德提升作理性探讨。作者全面探讨了公益精神的内涵和价值、公益精神的历史流变与现代转型、当代中国公益精神生成的基础与现状、当代中国公益精神培育的具体路径等问题,系统展示了当代中国公益事业发展的精神动力研究理路。
《新时代慈善十大热点》
郑秉文 施德容主编
推荐理由:本书通过对志愿者参与慈善活动的体制机制、慈善信托治理结构和运作机制的实现条件、慈善事业对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慈善信托财产投资规范法律问题、慈善组织税收优惠政策、公益创业生态系统演进、上海社区基金会发展状况、社会企业参与精准扶贫、慈善组织在农村精准扶贫中的参与现状与推进路径、慈善信托在家族财富传承中的运用等10个热点的研究,从不同层面反映了慈善公益的多样性,对中国慈善事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爱的纽带与美利坚的形成》
[美)马秀·S.胡兰德著
推荐理由:基督徒之爱或慈善观念是约翰·温斯罗普、托马斯·杰斐逊和亚伯拉罕·林肯政治思想的强大基础,而他们都是美国民主制度形成关键奠基时刻的领导者。作者解释了他们是如何理解和使用慈善观念的,揭示了使这种观念成为一种政治理想的可能与问题所在。本书将政治科学的视角与文献、美国宗教史与政治理论结合在一起,为美国政治属性的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作者清楚地指出,市民慈善是美国民族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因信而生:中国慈善组织的信任问题研究》
杨永娇著
推荐理由:作者旨在探讨中国慈善组织的信任问题。上篇围绕“信任为何重要”,通过介绍慈善组织的本质和我国慈善组织的生长环境,剖析了公众信任对于慈善组织的重要意义,以及慈善组织的公众信任所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中篇围绕“信任是什么”进行了剖析,内容包括信任的意涵、信任的测量,以及对“慈善组织的公众信任”这一概念的解构;下篇围绕理解、共识与共融,对“通往信任之径”进行了初探,以加深人们对“慈善组织的公众信任”这一概念的理解。
《反思慈善改革》
褚蓥著
推荐理由:要确定慈善事业的改革方向,需先探讨。本书作者基于十多个案例调研,逐项整理、总结了他们提出的这些主张在实践中的效果。最后,基于对中国社会现实的认识与反思,作者总结了一套安置中国的各类慈善组织与社会关系的理论模型,并勾勒了自己的宏观改革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