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高校捐赠

作者: 冯佳奇

聚焦高校捐赠0

高校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而来自社会尤其是校友的捐赠,则是经费多元化的有益措施之一。

与欧美国家相比,高校获得社会捐赠在我国历史尚浅,但颇具潜力。捐赠收入一方面可以作为高校发展运作经费的补充来源,另一方面也充分展示学校的人才培育能力、校友对母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等。

近期,高校获巨额捐赠的新闻频现。而最引人注意的,当数2023年11 月29 日,武汉大学1987 级计算机系校友,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在武汉大学举行庆祝建校130 周年大会之际向母校捐赠13 亿元人民币。这是全国高校收到的最大一笔校友个人现金捐赠。消息一出迅速冲上热搜,人们在关注巨额高校捐赠来源与去向时,哪里的校友最慷慨、哪些学校收得多、捐款都会去干啥,也越发引人关注。

盘点高校捐赠“最大方”校友

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曾说:“大学乃‘好校友’之谓也”。校友作为大学培养并输送至社会的人才,留有不可磨灭的大学印记,其所显现的品牌效应,对大学而言是荣辱与共的。

“亿元”校友捐款不断涌现

近年来,“亿元级”乃至“十亿元级”的高额捐赠不断涌现。

2017 年,京东创始人刘强东捐赠3 亿元人民币设立中国人民大学京东基金,以支持中国人民大学的发展。

2018 年,北京大学120 周年校庆之际,百度创始人、1987 级信息管理系校友李彦宏向母校捐赠了现金和实物共计6.6 亿元。同一天,刘强东携夫人章泽天,宣布向清华大学捐赠2 亿元人民币。

同年,深圳大学35 周年校庆之际,作为深大89 级的学生,马化腾联合其他三位腾讯创始人张志东、陈一丹、许晨晔,共同向深大捐赠3.5 亿元人民币,作为深圳大学人才基金的首笔启动资金。其中,马化腾一人独捐2 亿元。

2021 年厦门大学百年校庆之际,1986 级会计系校友朱益民、徐华东捐款1 亿元;1999 级企业管理系校友许华芳捐款1 亿元;2002 级EMBA 校友苏庆灿捐款1 亿元。

2021 年3 月,作为名誉校董、中公教育集团董事长、1995 级校友,李永新和他创建的北京中公公益基金会向母校北京大学捐赠10 亿元。

2021 年11 月,武汉大学校友创办的泰康保险集团宣布向武汉大学捐赠10 亿元设立“武汉大学泰康医学与教育基金”。

2022 年,河南农业大学校友、牧原股份董事长秦英林在母校建校120 周年之际,向母校捐赠10 亿元人民币。

2022 年南京大学120 周年校庆之际,南大78 级物理系校友、科沃斯创始人钱东奇分10 年、捐赠4 亿元,为母校庆生。这也是南大建校120 年来收到的最大一笔个人捐款。

浙江大学校友、步步高集团董事长段永平在2022 年7 月,向母校捐赠1.7 亿元;5 个月后,再度捐赠1 亿元人民币,专项支持母校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新大楼建设。

股票(股权)捐赠多次出现

而有的校友并没有捐赠现金,而是捐赠股票(股权),这些股票同样价值不菲。

据媒体报道,绿霸集团的创始人和董事长赵焱为母校山东农业大学捐赠了一家知名企业的股票。2022 年学校将股份全部卖出,实际到账了1.81 亿元资金,加上历年的分红盈余,已经积攒了1.85 亿元资金。这是山东农业大学建校以来收到的最大一笔捐赠。

2022 年7 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70 周年校庆之际,北航校友北航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夏炜向母校捐赠资金1 亿元人民币,设立北航科技创新母基金,同时联合多人向学校捐赠北航投资有限公司价值1000 万元的股权,用于支持学校发展建设。

2023 年4 月,上市公司天佑德酒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天佑德集团与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签署捐赠协议,天佑德集团无偿捐赠其持有的公司股票,总计价值1 亿元市值。股权捐赠分5 批次进行。据悉,天佑德集团于2023 年4月17 日首次向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捐赠其持有的公司股票410.12 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87%,首笔捐赠股票价值约6000 万元。剩下的4000 万元捐赠将在2024 年、2025 年、2026 年、2027 年分次进行。

2023 年8 月,上海元昊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88 级试点班工业外贸专业本科校友张炜向母校上海交通大学慷慨捐赠50 万股比亚迪股份,设立“元昊教育基金”。

捐赠“神秘人”越来越多

不过,在不少企业家实名捐款的同时,向高校匿名捐赠的“神秘人”也越来越多。

2018 年9 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某匿名校友向中科大捐赠6000 万元,用于支持中科大教学科研事业。

2019 年1 月,南开大学3 位匿名企业家校友向南开大学捐赠人民币1.72 亿元,用于学校数学、大数据、人工智能、金融、国际经济等学科的发展建设。

2021 年12 月,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与一位隐名校友签署捐赠协议,该校友每年将向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捐赠人民币5000 万元,连续5 年共计捐赠人民币2.5 亿元。首笔捐赠款5000万已经到款。

2022 年6 月,在东南大学120 周年校庆之际,该校一名校友向母校匿名捐赠人民币3 亿元,服务学校交叉学科发展战略。据悉,此次捐赠为东南大学迄今为止收到的单笔金额最高的捐赠。

2023 年1 月,武汉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收到总额7800 万元的捐赠款,该笔款项为生命科学学院老校友匿名捐赠,用来支持母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在名校和财富双重光环的加持下,以校友为主的社会捐赠金额不断增加,国内高校校友的捐赠情况呈现出积极发展的态势,这对未来建立更好的校友捐赠机制,推动校友捐赠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高校捐赠除了校友还有谁?

我国高校办学经费历来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社会捐赠作为办学经费有益补充,除了备受关注的校友捐赠,还包括企业捐赠、财团捐赠、乡贤捐赠、网络众筹等多种类型,社会捐赠为缓解国家财政经费投入压力提供了重要资金支持。

■企业捐赠

除了创造经济价值,企业往往还会选择从事慈善事业作为促进社会发展和提升企业形象的方式。企业捐赠一是基于其自身具有足够强大的财产创造能力,具备对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关心与支持的实力和条件;二是出于建立良好社会声誉,提升企业美誉度的内在需求与期望。在具体开展方式上,既有通过本企业、关联企业或企业基金会发起捐赠,也有企业家以自己的个人名义与资金来源开展捐赠,更有甚者还带动相关企业主或身边同行加入到对高校的捐赠行列之中。

2021 年11 月26 日中国慈善联合会在线发布的《2020 年度中国慈善捐赠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20 年我国内地教育事业接受慈善捐赠金额达到450.29 亿元,占慈善捐赠总额的21.58%。其中大额捐赠主体也以企业、企业基金会、企业家群体为主。同时,多家高校教育基金会接受了单笔价值超亿元的捐赠。

2020 年4 月2 日,万科公司将市值53.76亿元的企业股资产一次性捐赠给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设立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科发展专项基金,用于持续支持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的建设和发展,该笔捐赠创下了至今为止国内高校接受单笔社会捐赠的最高纪录。

2021 年10 月,源昌集团捐赠20 亿元用于建设泉州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南安校区,并争取升格为泉州医学院,也受到教育领域的广泛关注。此外,诸如东营齐润化工有限公司于2021年6 月捐资7000 万元助力山东石油化工学院碳中和联合研究院建设、银基集团于2021 年4 月捐资2000 万元助力郑州大学人才队伍建设等,亦在当地产生了较大影响。

■财团捐赠

财团捐赠是经济实力雄厚的家族企业、资本联合体或基金会,对高校教育事业开展捐赠的活动,其中以李嘉诚基金会长期捐赠汕头大学的案例最具代表性。汕头大学是1981 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广东省属综合性大学,是教育部、广东省、李嘉诚基金会三方共建的省部共建大学,亦是由李嘉诚基金会持续资助的公立大学。

汕头大学官网显示,李嘉诚及其基金会1980 年至今对汕头大学支持款额已逾100 亿元港币(约92.39 亿元人民币),捐赠资金主要支持科研学术及教学发展、本科生学费全额奖励计划、总体基建工程及设施提升。

2018 年4 月,李彦宏与马东敏二人共同向北京大学捐赠6.6 亿元,成立“北大百度基金”,用于人工智能以及相关学科的科研;2020 年12 月,智华基金有限公司捐资3500 万元助力昆明理工大学建设民航与航空学科高质量发展。韦尔股份创始人虞仁荣2021 年1 月捐资200 多亿元新建东方理工大学(暂名);2021年4 月,华侨郭孔丰先生的益海嘉里集团创立的金龙鱼慈善公益基金会向厦门大学捐赠7000万元,庆祝该校百年华诞。

财团往往代表的是家族企业与资本联合体,由家族内大家长或资本掌舵人发起,带有扶持教育事业发展的决心和责任感,且其捐赠行为具有较强的持续性,当上一任捐赠人、执行人退休或去世后,捐赠行为会延续到下一任身上。

■乡贤捐赠

乡贤是一方的贤达人士,乡贤捐赠一般是生于本地的各界精英人士为帮助家乡教育事业发展所做的捐赠活动,具有参与群体广泛、资助时间持久、捐赠对象固定等特点,最具代表性的是各大商帮众多乡贤对家乡高校一以贯之、绵延不绝的捐赠。比如宁波商帮对家乡高校的捐赠主要集中在宁波大学。

自宁波籍世界船王包玉刚于1986 年捐资2000 万美元创办宁波大学以来,先后得到了近百位“宁波帮”乡贤及家属的持续捐赠,累计金额已逾8 亿元,仅2021 年学校举办建校35周年校庆期间就有包玉刚长女包陪庆与外孙包文骏等多位乡贤向宁大捐赠10 个项目,主要用于建筑设施、奖助学金、科学研究、人才引育、体育竞技等领域的投入。

而福建商帮对家乡高校的捐赠对象较为广泛,其中尤以厦门大学最具代表性。在2021年厦门大学建校百年之际,仅泉州乡贤就有国脉集团陈国鹰、陈维父子,宝龙地产总裁许华芳,马来西亚IOI 产业集团董事长李耀昇,中骏集团董事局主席黄朝阳,厦门恒兴集团董事长柯希平,灿邦集团董事局主席陈江洪7 位先后作出捐赠,合计金额高达3.7 亿元。

乡贤捐赠往往是由于捐赠个体出于对家乡的深厚感情,由回报家乡的情感,饱含家乡情结与教育情怀触发的捐赠行为。该群体往往具有家国情怀重、捐赠认识深、事业成就高、主体动因强等特征,当其在某一领域取得较高成绩,选定某一资助领域后,带着对家乡的归属感与兴教助学的荣誉感,义无反顾地持续投入教育捐赠中。

■网络众筹

网络众筹是高校社会捐赠面向社会各界与广泛群体所经常采用的方式,具有参与人数多、社会影响广、捐赠门槛低、培育潜力大的特征,并以其方式灵活、参与方便的特点为各群体喜闻乐见。2020 年新冠疫情暴发后,各高校基金会积极筹划网络众筹项目以支持抗疫所需,表现可谓抢眼。仅2020 年第一季度,武汉大学教育基金会推出的众筹项目就受到师生、校友、企业家以及全球200 余个校友会等群体的响应,“武汉大学抗击新冠肺炎基金”累计接收捐赠金额超7900 万元;复旦大学教育基金会通过2200 多人次的众筹项目,共筹措专项抗疫专项经费1132 万元、科研专项经费1000 万元。

此外,各高校在校庆期间也会设计并推出各类众筹项目,资金用途除较为常见的助困奖优外,往往还涉及校园景观打造、体育设施建设、图书期刊采购、医疗基金设立等领域。随着互联网与手机移动端的快速普及,这种“随手捐”“微公益”的网络众筹捐赠主体较为广泛,既可以是与学校有关系的师生、校友、家长,也可以是与之没有必然联系的社会爱心人士、企事业单位。正是由于这一特质,网络众筹往往作为以上4 种捐赠来源的有益补充,成为高校经费筹措的渠道之一。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