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职担使命 实干谱新篇
作者: 刘慧敏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全国和我省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省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安排,积极服务改革发展大局,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使命担当,稳中求进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从一件件满载民意的地方性法规,到一个个尽显民意表达的代表联络站点,再到一次次依法有效的硬核监督,省人大常委会守初心、担使命,以实干、实绩、实效推动新的变化不断发生、新的气象不断呈现、新的人大故事不断续写。
旗帜鲜明讲政治把党的领导贯穿人大工作全过程
70年奋斗征程,70载波澜壮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历久弥新。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上指出,7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效保证了我国始终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展现出显著政治优势。
省人大常委会毫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旗帜鲜明讲政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人大工作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要始终牢记‘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切实做到党委工作重心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职能作用就发挥到哪里。”在庆祝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林武强调。

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省人大常委会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通过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举办学习研讨座谈会、代表履职学习班等方式,持续抓好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首要政治任务,抓好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这一必修课,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自觉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省人大常委会以学为基、以实为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及时制定工作方案、提出具体措施,找准扛牢人大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强省建设中的使命任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新时代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职责使命,坚守人大工作大方向、大原则、大道理。
2024年,一场触及思想、自我革命的集中性纪律教育——党纪学习教育在全党深入开展。“要把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与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紧密结合起来,与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结合起来,与加强省人大及机关党建和业务工作贯通起来……”4月13日,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召开会议,第一时间研究部署,迅速启动党纪学习教育工作。讲党课、谈体会,以身作则、以讲促学,常委会班子成员率先垂范,做到先学一步、深学一层,在以上率下中扛牢政治责任。逐章逐条研学、纪律党课讲学、“人大讲坛”助学、警示教育促学,一次次入脑入心的深学实学,引导机关党员干部把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刻印在心、把奋发有为担当作为外化于行,在学思践悟中凝聚奋进力量。
知之弥深,行之愈笃。省人大常委会着力强化政治担当,持续完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办理工作制度,确保件件落地见效;修订关于加强和规范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工作的实施办法,保证人大各项工作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健全常委会党组议事规则,印发实施专门委员会分党组工作规则,制定常委会和机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清单,压紧压实人大党建工作责任链条;修订常委会议事规则、常委会组成人员守则,完善相关工作程序,一以贯之提高议事质效。聚焦高效履行职能,制定常委会机关干部教育培训方案,从严从实锻造过硬干部队伍;围绕庆祝全国和我省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组织开展相关活动,加强理论研究和宣传阐释,更加坚定制度自信;举办全省各市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履职能力提升等专题培训班,推动全省人大工作实效整体提升。





守正创新善作为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彰显担当
汇聚法治合力护佑黄河安澜、扎实有效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向“新”而行助力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省人大常委会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依法履职、主动作为,展现了新时代的人大担当。

2024年3月27日,《山东省黄河保护条例》经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这是我省首件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域的综合性法规,也是省人大常委会扎实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又一鲜活注脚。
黄河流到哪里,“法治篱笆”就扎到哪里。省人大常委会从全局上谋势、于关键处落子,用严格的法治守护母亲河。黄河山东段是地上河,全面推进防洪减灾能力建设是大事。在出台黄河保护条例后,紧锣密鼓修订《山东省黄河河道管理条例》《山东省黄河防汛条例》,推动黄河保护管理法规制度更加健全;作为黄河沿岸唯一的沿海省份,山东滨海湿地、沿黄湿地资源丰富、功能重要。《山东省湿地保护条例》将滨海湿地保护、沿黄湿地保护单独列出,厚植绿色生态底色。



黄河流到哪里,人大监督就跟到哪里。2024年10月,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河口管理站科研人员在日常鸟类监测中,记录到一只红胸黑雁,这是该物种首次在保护区被发现。鸟儿用翅膀投票,选择生态环境更好的家园。省人大常委会以刚性监督助力生态跃变,听取审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题询问问题整改报告,既“靶向发力”又“全程跟进”,让监督“硬牙齿”更有力“咬合”。


传统产业是山东的“家底”和优势,如何实现产业蝶变新生?经略海洋、向海图强,怎样更好推动新质生产力“入海”?……2024年9月24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对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工作情况开展专题询问。在16次问答互动中,人大问出了思路、办法和举措,政府展现了态度、决心和承诺,合力描绘了“齐鲁青未了”新画卷。
向新向绿向未来,省人大常委会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的立法、监督工作,让产业“含绿量”不断提升发展“含金量”。出台《山东省先进制造业促进条例》、修订《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初次审议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促进条例、开发区条例草案等,推动以新质生产力点燃发展“量增”引擎、激活“质优”动能;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条例执法检查、优化法治营商环境专题调研,为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