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山河 拥抱美好

作者: 张媛媛 李潇雨

跨越山河 拥抱美好0

2024年9月1日,济南市黄河北岸,直径17.5米的“山河号”盾构机缓缓转动,由中铁十四局集团承建的济南市黄岗路穿黄隧道正式开始盾构掘进。这标志着世界最大直径水下盾构隧道开启了穿越黄河之旅。

这是“00后”孙胤治参与的首个项目。相比于很多基建人,他是幸运的,因为这个项目就在他的家乡济南,他无须背井离乡。然而从小到大,为了看望从事基建工作的父亲孙和顺,他多次去过外地的工程现场——连云港东疏港高速公路项目、重庆沿江高速公路项目、厦门地铁3号线项目、武汉两湖隧道项目……基建人的辛苦,他从小就看在眼里,但依然选择了这个行业。是对父亲的崇拜,是想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的热血,他打心底里为能从事这份职业感到骄傲。

跨越山河 拥抱美好1
孙和顺(左)在盾构机模型前,给儿子讲解其工作原理(陶冉/摄影)

从一封家书到隔屏相见聚少离多是常态

父亲孙和顺常说,他和儿子是同事,都是基建人。但其实他内心并不想让儿子从事这份工作。“做基建是一份比较辛苦的工作,要想做好,就要吃更多的苦。”作为父亲,他不希望儿子吃那么多苦。1997年孙和顺大学毕业后就开始从事基建行业,二十多年的从业经验让他深知这一行的辛苦。“相比老一辈的基建人,我们沾了科技进步的光。以前他们只能靠着书信和家里联系,现在我们可以通过电话、视频进行交流了。”

跨越山河 拥抱美好2
“山河号”盾构机顺利始发,开启跨越黄河之旅

聚少离多是基建人和家人相处的常态。“我们的工作流动性比较强、连续性比较高。为了保证施工的正常推进,同一个岗位,不可能频繁地换人。”即使是春节放假,他们一家人真正聚在一起的时间也是少之又少,他们还需要回高密老家看望老人。孙和顺这样形容自己的假期,“不是在回家的路上,就是在回老家的路上”。他大致算了一下,“之前每年能在济南待的时间也就十天左右”。

跨越山河 拥抱美好3
济南市黄岗路穿黄隧道工程路线图

这一次,孙和顺参与的是济南航天大道穿黄隧道项目,终于可以在济南多待一待了。作为项目的党支部书记,他经常吃住在项目上。尽管同在济南,他和儿子依然是不常见面。“儿子也基本都在项目上,很少回家。这是我们今年的第四次见面。”全年已经过了四分之三,他们才见了四次,只能时常在电话里问候。

“基建狂魔”的背后是无数的坚持与付出

在孙胤治的记忆里,爸爸虽然不常回来,但每次回来都会给他带好吃的,给妈妈买礼物。小时候,他时常听爸爸讲铁道兵的故事,讲工作上的事情,从那时起他就觉得这份工作很伟大。

跨越山河 拥抱美好4
走进项目施工现场,好像进入了科幻世界(陶冉/摄影)

这份平凡又伟大的工作,比其他工作还多了份危险。这也是孙和顺不愿让儿子从事这份工作的原因之一。据他介绍,做地下的工程项目风险很大。“地下施工每一步都不可控,风险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生。”在武汉地铁的施工过程中,他就遇到过十分紧急的情况。“基坑突然出现了涌水涌沙的情况,而且这个基坑属于超大基坑,与居民楼之间的最短距离只有11米。”在一系列技术措施的保障之下,他们全体项目人员经过两天一夜的奋力拼搏,终于把这个问题妥善解决了。现在想起来他依然有些后怕。

跨越山河 拥抱美好5
机械化、智能化的施工现场,井然有序(陶冉/摄影)

父亲的辛苦,孙胤治以前只是了解,现在他有了切身体会。“我们基本上是24小时施工,技术员一般是白班和夜班两班倒。”只要在现场,他就会绷紧弦,丝毫不敢懈怠,因为工程的质量影响着千千万万人的安全。“我的主要工作是监测现场施工进度以及检测施工质量,一旦发现问题就要及时改正。”作为技术员,在假期的时候,他常常因为关心工程进展,主动选择留守在工地。轰轰隆隆的工程现场和由活动板房组成的简陋宿舍就是他每天工作生活的主要场所。“都说我们是基建狂魔,中国速度、中国力量被人称赞,这背后其实是无数基建人夜以继日的努力。”

跨越山河 拥抱美好6
父子俩在“山河号”盾构机主驱动前,交流工作经验(陶冉/摄影)

穿越江河湖海城铺就便捷出行路

“以前的工地是大干快上,干得热火朝天,一看就知道这是工地,现在的工地已经绿色化、智慧化了。”在孙和顺看来,大山、大河那些曾经交通的壁障,在技术的加持下如今都已不是问题。

走进孙胤治所在的黄岗路穿黄隧道工程现场,巨大的盾构机,让人仿佛踏入了科幻世界。工人们靠着遥控器就可以吊起大大的管片。在工程现场,孙和顺总是忍不住要给儿子传授一些经验。他认为,施工的实际跟学校里学的东西需要有效地结合起来,儿子还需要在工作中进一步对各工序、各技术进行再学习。

跨越山河 拥抱美好7
“山河号”盾构机管片拼装区域(范成涛/摄影)

孙胤治在工作中遇到难题时,时常向父亲寻求帮助。“我不能每次都麻烦同事,所以我常常会晚上给父亲打个电话,问他如果遇到这样的问题会怎么处理。”对他来说,父亲是良师益友。在父亲的帮助下,他在自己的岗位上干得越来越好,说起工作来也是滔滔不绝:“黄岗路穿黄隧道项目,工程全长是5.8公里,隧道段有4.8公里,盾构段是3.3公里。我的工作地点就在北岸的工作始发井……”

从黄岗路穿黄隧道项目向东去,父亲孙和顺所在的紧邻济南遥墙国际机场的航天大道穿黄隧道工程也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几年之后,这两条隧道将一起为人们跨越黄河提供便利。就像孙胤治所说的那样“能为祖国铺路修隧道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这件光荣的事情,父亲已经干了很多年了,他希望自己也能成为一个像父亲那样的人,有责任、有担当,为中国的基建事业添砖加瓦。

(未署名图片由中铁十四局大盾构公司济南黄岗路穿黄隧道项目提供 编辑/ 张媛媛 设计/张晓曦)

上一篇: 大爱路上皆温暖
下一篇: 生命的律动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