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美好 趣享消费

我们曾见证淄博烧烤摊升腾的烟火如何治愈异乡人的漂泊感,目睹云南小镇一杯印着山水剪影的咖啡如何让都市人重拾生活仪式感。在济南曲水亭街,年轻人将手作陶艺体验称为“捏塑情绪的疗愈课”;青岛栈桥畔,一场“落日音乐会”让数百陌生人共享黄昏的温柔共振。当旅行化作承载情绪的载体,消费便完成了从交易到释放自我的蜕变。那些为一张《长恨歌》门票排队三小时的年轻人,购买的不仅是一场演出的观看权,更是与历史对话的仪式感;那些驱车600公里前往外地品尝美食的异乡游客,咀嚼的不仅是可口芬芳,更是与家人共度时光、创造美好记忆的具象化表达。

2月12日,山东全省提振消费工作大会召开,会议将消费提振列为“新春第一会”后的首要议题,释放出“以消费撬动高质量发展”的强烈信号。作为时代的记录者,《山东画报》特别推出“情绪消费”专题报道,用影像丈量城市温度,以文字解码消费心理。我们发现,曲阜“明故城夜游”,“亮灯前是曲阜,亮灯后是鲁国”的地道中国味儿;我们追踪,一个又一个“小阿勒泰”成为心向往之的旷野;我们感受,“一条平江路,半座姑苏城”的江南水乡……我们看见的不仅是旅行,不单是个体情绪的满足,更是社会消费潜力的集中释放。每一个为情绪付费的瞬间,都是个体为撬动社会高质量发展投注的活力之源。

山河远阔,人间烟火。真正的情绪消费不应是商业泡沫里的昙花一现,而是能折射出物质丰裕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持久追寻。我们,愿做这趟温暖旅程的见证者与同路人。

本刊编辑部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