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研一技 方成大器
作者: 张媛媛 李潇雨
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加工中心高级技师、资深技能专家,全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重点建设基地指导教师,全国优秀农民工、全国技术能手、中美国际数控技能大赛优秀选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这些头衔都是来自于只有中专学历的“90后”李启士。

他是一名技术工人,他的工作是通过数控编程,操作数控设备,来完成转向架的高精度加工。转向架对于动车组而言,十分重要,它如同人的“腿”,支撑着整个列车,使其得以顺畅开行。
李启士先后参与了“和谐号”“复兴号”“雅万高铁”等高速动车组的生产试制和难题攻关,编制完成20余种车型的加工程序,解决23项技术难题,独创11项先进操作法,参与编写《数控铣削加工技术》等教材论著。他虽年纪不大,但早早地就成了行业里的佼佼者。

从职校开启技能之路
16岁那年,李启士从菏泽的农村来到青岛。那时他怎么也不会想到,他能在大城市扎下根,还能取得如此多的荣誉。李启士的父亲李克海,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有时会在工地上打零工。李克海对儿子的期待很简单,希望他能进厂当工人,拿一份稳定的工资。
家里经济条件不好,让李启士比同龄人更成熟、更有担当。在李克海的记忆里,儿子从小就帮着干农活,吃了很多苦。“十一二岁时,他个头还不高,坐在驾驶位的座椅上还够不到油门,在麦田里他就站着开农用三轮车,帮我们收麦子。”不只是干农活,他还会帮忙做饭。父亲在外打零工时,他就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


小时候的生活,让李启士拥有了吃苦耐劳的品质。中考时,他选择了职业中专,因为“读中专能早点儿工作,减轻家里的负担”。起初,李启士就读于-城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主要学习理论知识。后来,这所县城的学校与位于青岛的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联合办学,他得到了去青岛上机操作、学习技术的机会。“我比较喜欢数控机床这个专业,一心想把技术学好。”
技术的掌握和提升依赖于重复的训练。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重复是辛苦且枯燥的。但对于李启士来说,这点儿苦不算什么。老师告诉他:“普通高中有高考,咱们职业学校有大赛。”在不断提升自己能力的同时,他有了新的期待。
在比赛中成长与突破
2007年,青岛市职业技能大赛报名的消息传到李启士耳中。“那一年的比赛是在11月,而我们六七月份就要在学校的安排下进厂实习。”当时他面临着一个抉择,实习有可能获得毕业后进厂工作的机会,如果选择参加比赛,就需要留校训练,无法进厂实习,能取得怎样的成绩也属未知。他想通过大赛提高自己的技能,为未来加码。经过和家里人的商量,他决定参加比赛。最终,他获得了二等奖,那也是他们学校在当届大赛中的最好成绩。

有了大赛获奖的经历,李启士被学校推荐到天润曲轴有限公司实习。实习期间,他又接到了学校教务处老师的电话:“今年咱们中职也有国赛了,你想不想回来参加?”此时,已临近毕业,但他又一次坚定地选择了返校参加比赛。“每天从早上八点一直练到晚上十点多,全力为大赛做准备。”他需要先在市里突围,才能走上全国的舞台。“我们这个项目青岛市只有两个名额,我是其中之一。”2008年,从青岛到天津,李启士一路过关斩将,最终获得佳绩——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二等奖。竞赛,不仅让他的技能得到提升,也让他有了更好的职业选择。
至今李启士还记得,当时中车四方的面试官对他的学历不是很满意,但当他拿出自己精心准备的材料和获奖证书时,面试官立刻对他的专业技能给予了肯定。靠着精湛的技术和大赛获奖的经历,他顺利进入了中车四方股份有限公司转向架分厂。在那之前,他做梦都不会想到自己有一天会参与到中国动车组的生产与制造当中。
千锤百炼绽放光彩
进入中车四方以后,李启士在工作岗位上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出色地完成了各项生产任务,帮助中国高铁安全平稳地奔行在华夏大地,奔向更广阔的世界。在工作之外,他依然坚持提高技能,积极参加各种比赛。进入公司后,他又连续参加了四次青岛市职业技能大赛,成绩均名列前茅,被评为青岛市技术能手。2013年,在国务院国资委组织下,他作为团队一员赴美国参加中美国际数控机床技能大赛,荣获团体“金牌”,被授予“中央企业技术能手”荣誉称号。每一次获奖,父亲李克海都会将消息转到他们的大家庭群里,与家人们分享这份喜悦。
2021年,李启士作为“全国优秀农民工”代表之一,赴北京参加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在天安门广场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这让他备受鼓舞。“别说俺们村子了,俺们乡镇上能去北京开会的不多。”对于儿子能参加此次盛会,李克海倍感骄傲。他话不多,只是一遍一遍地表达心中的骄傲,一遍一遍地感谢国家重视职业教育,感谢学校对儿子的培养。

“职业教育成就了我,我当以百倍努力感恩学校。”李启士也从心底里感恩学校。2017年,他被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聘请为“全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重点建设基地指导教师”,这为他用知识和技能回报母校提供了平台。2023年,由中车四方股份有限公司和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联合申报的李启士技能大师工作室得到了山东省教育厅的批复。“工作室成立起来了,我作为领衔人,将根据工作室的计划,努力培养出更多高技能的学生。”李启士说。

李启士不仅在积极地回报学校,还不停地回报父母、回报家庭。老家的房子翻盖了、弟弟也考上了大学,老家父母的日子越过越好。骨子里的勤恳与质朴一直都在,为家人付出他心甘情愿。他的人生就像他所从事的中国高铁制造一样,稳扎稳打,越来越好!
(未署名图片由被访者提供编辑/张媛媛 设计/牟国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