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与纸韵的温暖相拥

作者: 渠晋湘

在艺术的长河中遨游五十载,我从美术起步,踏入摄影的世界,以镜头定格世间万象。退休后,重拾年少时对剪纸艺术的热爱,将摄影与剪纸融合创新。这两种艺术形式看似截然不同,却在我的艺术实践与思考中,展现出奇妙的关联与碰撞,共同编织出独特的艺术图景。

摄影是一门与时间赛跑的艺术,它以光为笔,以影为墨,将转瞬即逝的瞬间凝固成永恒。作为一名有着五十年摄影经历的摄影人,我深刻体会到摄影艺术的独特魅力。

从实践角度来看,摄影的即时性是其显著特点。无论是非洲大草原上斑马奔腾的矫健身姿,还是南极企鹅憨态可掬的模样,又或是城市里熙熙攘攘的人间烟火、乡村中静谧优美的自然风光,都能通过相机快门的瞬间开合被记录下来。每一次按下快门,都是对当下场景的精准捕捉,画面中的光线、色彩、构图在那一刻被固定,成为不可复制的影像。例如在拍摄非洲草原上奔跑的斑马时,我需要时刻观察马群的动态,等待最佳的光线角度和马匹的姿态,当路遇两匹斑马相互交流的那一刻,迅速按下快门,才能得到那充满动感与温情的画面。

在理论层面,摄影艺术强调构图的美学原则、光线的运用技巧以及色彩的搭配和谐。构图上,通过三分法、对称式、引导线等方式组织画面元素,营造出不同的视觉感受和主题氛围。光线则是摄影的灵魂,顺光、逆光、侧光等不同光线方向和强度,能赋予拍摄对象截然不同的质感和情绪。就像拍摄南极的企鹅,利用逆光拍摄,勾勒出企鹅优美的轮廓,让冰雪世界的纯净与企鹅的可爱完美融合。色彩方面,通过对色调的选择和搭配,传递出特定的情感和意境。

此外,我曾在多家媒体担任过摄影记者,深知新闻摄影还承载着记录现实、传递信息的社会责任。在工作中,我用镜头记录下时代的变迁、社会的风貌,让影像成为历史的见证。

剪纸:指尖上的艺术创作

剪纸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民间艺术的瑰宝,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以纸张为载体,通过剪刀的雕琢,创造出丰富多样的艺术形象。

在实践过程中,剪纸需要创作者具备精湛的技艺和极大的耐心。一张普通的宣纸,在剪刀的游走下,逐渐展现出花鸟鱼虫、人物故事等图案。每一根线条的刻画,每一个镂空的处理,都需要创作者全神贯注,稍有不慎就可能功亏一篑。而且,剪纸创作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从构思图案,绘制草图,到最终完成作品,可能需要数天甚至数月的时间。这也是我年轻时虽热爱剪纸,却因工作和家务繁忙而难以深入创作的原因。

从理论角度剖析,剪纸艺术有着独特的造型规律和美学特征。它注重线条的运用,以线造型是剪纸的主要表现手法,线条的粗细、曲直、疏密决定了作品的风格和韵味。同时,剪纸强调画面的装饰性和平面性,通过对称、重复、夸张等艺术手法,营造出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的视觉效果。

剪纸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反映了民间的生活习俗、审美观念和精神信仰,是人们表达情感、传递祝福的重要方式。每一幅剪纸作品都像是一个故事,诉说着创作者的心境和对生活的美好期许。

摄影与剪纸: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退休后,当我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重新投入到剪纸艺术中时,我希望能突破传统剪纸的局限,探索新的创作方向。于是,我想到将自己擅长的摄影与剪纸相结合。

我以自己拍摄的照片为蓝本,进行剪纸创作。首先对照片进行筛选和分析,提取出最具表现力和特色的元素,然后根据剪纸的特点对这些元素进行重新设计和构图。在制作过程中,借鉴摄影中的光影效果,通过不同的镂空和线条疏密来模拟照片中的明暗对比。比如在创作以南极企鹅为主题的剪纸作品时,参考拍摄的企鹅照片,用精细的线条表现企鹅的可爱,大面积的镂空来呈现雪花的洁白,从而在剪纸作品中营造出与照片不一样的视觉效果和氛围。

在理论层面,这种融合打破了传统艺术形式的界限,拓展了剪纸艺术的表现空间。摄影为剪纸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新颖的视角,使剪纸作品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题材和造型;而剪纸则赋予摄影作品新的艺术形态,将平面的照片转化为富有层次感的剪纸艺术。这种创新符合艺术发展的规律,艺术贵在创新,只有不断突破和融合,才能赋予其新的生命力。

这些融合摄影与剪纸的作品,得到了朋友和专家的肯定。他们认为这些作品既有摄影的真实感和瞬间魅力,又有剪纸的独特艺术韵味,是对传统艺术形式的大胆创新和有益探索。无论是展现非洲草原的雄浑壮阔,还是描绘家乡的风土人情,这些作品都以独特的方式吸引着观众的目光,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

五十年来,摄影与剪纸在我的艺术人生中先后绽放光彩,最终在创新的道路上交汇融合。它们一个捕捉瞬间,一个雕琢永恒;一个以光影绘形,一个以剪刀传情。通过将两者结合,我不仅实现了自己的艺术追求,也希望能为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让更多人看到艺术创新的无限可能。在未来的艺术道路上,我将继续探索,在光影与纸韵的世界中,寻找更多的灵感与惊喜。

(编辑/张媛媛设计/蔺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