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之上

作者: 马卫国

作为一名来自于企业、有着48年摄影资历的老摄影人,我对工业摄影有着特殊的偏爱。自从2019年底第一次接触中铁十四局大盾构开挖黄河隧道起,我亲眼目睹了现代大型施工作业方式,内心更是受到强烈的震撼,激发了我要为工人拍摄创作的激情。

黄河之上0
作为一个年过七十的摄影人,我为还能够尽自己的能力,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为建设者塑像、为劳动者立传,深感自豪

当我把第一次拍摄的照片发给盾构机项目负责人时,他非常高兴,当即回复我一句话:“欢迎你随时来拍照。”当我第二次去拍摄时,该负责人更是直接让负责接待我的人员为我送上安全帽和进入施工现场必穿的马甲。接待人员对我说:“领导嘱咐了,这些是送给你的,欢迎你常来。”这为我跟拍黄河隧道以及后来的跨黄工程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黄河之上1
黄河大桥新桥主桥塔封顶之后,工人们凭借吊篮在高空中修补预留孔

在此后的两年里,我无数次穿梭于黄河两岸,有时到北岸进入隧道,拍摄隧道内工人们不断掘进的场面,有时来到南岸接收井施工现场,拍摄工人们挖掘接收井及隧道出口的情景。隧道还没拍完,我又开始跟踪拍摄正在建设中的凤凰大桥。当两个大工程先后通车后,我将拍摄的内容分别整理编辑成为画册,受到施工单位的欢迎并被济南市档案馆收藏。

2021年上半年,在济南黄河大桥老桥东侧,又要开始建设新的黄河大桥。五月的一天,我拍摄凤凰大桥回来路过这里,看到并拍下了济南城建集团工作人员在与村民核对施工占用地内各家树木情况,从此开始了我长达三年半跟踪拍摄新建黄河大桥施工的全过程。

黄河之上2
技术人员站在桥塔最高处的脚手架上一丝不苟地检测施工数据,连汗水都顾不上擦一把

在这三年半里,我为了方便进出各个工地拍照,常常是骑电动车从济华路口到黄河北岸,沿途随走随拍。这一路,从将军路高架桥下桥口的拆除,到零点立交桥的拆除、到沿线高架桥的地基开挖建设,一直到黄河南北两岸的施工,整个工程各个标段从无到有,都被我完整地记录下来,整整积累了三万多张反映工程建设的影像资料。

在大桥168米主桥塔的施工过程中,我完整地记录了主桥塔拔地而起,一天天长高的全过程。我也亲眼看到辛勤的工人冬日冒着黄河边的寒风,夏日在毫无遮拦的烈日下暴晒,在那密密麻麻的钢筋丛林里绑扎施工。尤其是在2023年夏天那连续十几天的高温天气里,尽管项目部采取了防暑安全施工措施,避开中午高温时间段,但是,工人们依然个个大汗淋淋,汗流浃背。一位工人风趣地对我说:“这可倒好,衣服湿了干,干了又湿透了,省得洗衣服了。”

黄河之上3
施工监理人员靠在现场,随时检查施工质量
黄河之上4
来自四川的女工在主桥塔上绑扎钢筋
黄河之上5
每一节钢梁都是靠这成千上万个螺栓来连接紧固

2023年春节大年初二,南岸大桥主塔上依然一片繁忙景象,部分值班的管理人员和来自四川彝族的工人们坚守在工地上照常施工。受北方冷空气影响,济南黄河两岸最低温度达到摄氏零下十三四度,尤其是在高百余米的主桥塔上,刺骨的北风毫无遮拦地吹着,给施工带来很大的难度。我与几位青年工人随意聊了几句,得知他们虽然年轻,但都是有着几个大工程施工经验的技术人员,从他们不多的言语中,看出他们爱岗敬业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黄河之上6
2022年3月,工人们在下沉桥墩基础钢结构

2023年9月,大桥钢梁开始从黄河两岸对向延伸,进入紧张的合龙阶段,工人们日夜不停,轮班奋战在现场。有一天我天不亮就来到大桥上,看到干了一晚上的工人们依然精神抖擞地忙碌着。位于河道中心的大桥上,清晨的秋风裹挟着小雨,让我不禁感到浑身发冷,一位工人看到了,立马拿来了一件雨衣让我穿上,还特意嘱咐我,别淋了相机,我顿时感觉身上暖烘烘的。

黄河之上7
负责大桥亮化施工的小伙子们在黄河大桥一百多米高的钢索上,站在不大的桥梁拉索专业平台里,沿着斜跨在黄河之上的钢索上施工
黄河之上8

时间长了,工人们认识了我,我也慢慢熟悉了工人。每次我到现场,工人们见了我都主动与我打招呼,有的还嘱咐我,注意脚下,注意安全。有一次我拍摄到中午吃饭时间,工友们还热情地招呼我一起去吃午饭。我正好想看看他们的宿舍和生活环境,便随同他们一起来到他们的住处。只见老桥下方有一溜工棚,食堂伙食还不错,三四种菜,有鱼有肉,米饭馒头管饱。宿舍里都安装有空调,工人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吃得正香。突然,一位工人热情地喊我:“马老师你来了,快坐坐。”我脑海中忙思索着在哪里曾见过他……。他笑着拿出手机打开一张照片说,“你忘了,前一段你来工地还为我拍了这张照片呢。我可喜欢了,接着发给老婆,她看了也很高兴。”

黄河之上9
两岸钢梁隔河相望,即将进入合龙冲刺阶段
黄河之上10
2024年11月23日,济南黄河大桥新桥正式通车,此时此刻最激动的就是我们的建设者

在为这些建设者拍摄的同时,我目睹了大桥建设者辛勤的劳动,见证了济南黄河大桥新桥从无到有的全过程,记录了济南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我亲身感受到建设者们那种团结勤奋、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领略到他们那种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英勇斗志;看到他们在黄河之上以自己辛勤的汗水和劳动创造了无数个行业之最。我为他们骄傲,他们不愧是一支敢打硬仗的建设队伍。

黄河之上11
工人们在大桥主桥塔上施工

作为一个年过七十的摄影人,我为还能够尽自己的能力,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为建设者塑像、为劳动者立传而感到自豪和欣慰。

(编辑/郭笑 设计/蔺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