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赋能, 打造乡村旅游新场景
作者: 洪剑 郭笑
近年来,山东群众文艺工作者走出馆舍,脚沾泥土,走到人民中间,让广大群众乐享“文化大餐”。山东各类富有地域特色的农耕文明田园游,正在齐鲁大地蓬勃发展,“可看、可玩、可体验、可带走”成为农旅时尚。新时代背景下,山东深入挖掘富集的优势文化资源,做好文旅提质赋能文章,构建并打造出更多元的文旅消费场景和消费品牌,打开更多文旅畅想空间,用文化留住游客。
在群众文化中乐享文化大餐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一曲《沂蒙山小调》的合唱拉开了《歌声里的红嫂》情景剧的序幕。这是沂南县马牧池乡常山庄村《沂蒙四季·红嫂》山村剧场推出的沉浸式情景小剧最新剧目。剧场还原抗日战争时期的乡村风貌,旧石磨、老房子,演员身上破旧的衣裳,让现场游客“穿越”到烽火硝烟里的沂蒙革命老区。
沂南地处八百里沂蒙腹地,红色资源丰富,红色文化底蕴深厚,是沂蒙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沂蒙精神重要发源地,是红嫂精神和《跟着共产党走》歌曲的诞生地。如何利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让沂蒙精神在新时期不断发扬光大?沂南县给出清晰答案:坚持“守红”创新,探索创新红色基因、红色文化传承方式。
沉浸式小剧展演情景演出融情于景、寓教于剧,实现了文艺创作和红色文化的深度融合,沂南县探索形成了“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小戏小剧创演模式。
沂蒙革命老区的每个乡村,都有独一无二的故事。红嫂家乡的演员们用最真挚、纯朴的表演,再现了沂蒙革命老区人民的大爱之举。目前,沂南县正与上海戏剧学院合作打造实境文献剧场《东高庄故事——一个山村的中国叙事》,不日将会推出又一个原创性文旅融合创新案例。
红色是沂蒙革命老区最鲜明的底色。以沉浸式情景剧展演为代表的群众文化游“沂南实践”,只是山东临沂实施“百部群众性小戏小剧创作展演工程”中活化红色文化的一个微小缩影。不止于临沂一地,一个个鲜活案例正在当下的全省各地生动呈现。
这些情景剧在乡村广场、小院上演,当地人用当地话讲述当地真实发生的故事,观众与演出现场“零距离”互动。剧目虽小,但小故事蕴含的文化元素并非孤立无根的存在,生动诠释地域传统文化的同时,推动地方参与,提升文旅融合内涵,改善旅游体验,实现了“用文化留住游客,让游客带走文化”的良性互动,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在乡村田园游中体验农耕文明
“远山如屏,沟谷深邃,有大片的栗园,有自然形成的湖泊,青山绿水环抱……”压油沟村位于临沂兰陵县西北部大山深处,保存完整的古村落三面环山,一面邻水。这里保留了20世纪初的石头房民居、石板路、斑驳木门,乡土气息浓郁,生态环境优美,让游客沉醉在一派农耕文明浸润的山村田园风中。在保护传统村落、留住绿色资源的基础上,压油沟村开发出集手工体验、休闲观光、农事体验、度假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旅游景区,已彻底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
2023年盛夏,枣庄薛城区周营镇迎来一批批自驾游团队。游客走进田野采摘,站在地头欣赏风景,到田间向农民搭把手体验一下耕作……返程时,每一辆车的后备厢都被塞得满满当当。眼前景象,让经营果品批发超市生意的当地农民王全友很是兴奋。他告诉在此地采访的媒体记者,入夏以来,他的超市生意非常红火,一天要带三四批自驾游团队到地里去采摘。
美丽乡村建设给山东各地带来实实在在的生态红利,正推动乡村将家门口的绿水青山变作金山银山。“千年张夏 御道花开”,济南市长清区张夏街道以“御道御杏”品牌助推乡村振兴,“三月赏杏花,五月尝御杏”,“小水果”化身“致富果”,让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胜势”。
过去几年,山东各地依托美丽乡村、美丽村居和景区化村庄建设,将特色文化内涵和地域元素融入乡村旅游项目全过程、旅游消费各环节,“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魅力村庄,正推动乡村旅游点线面聚合发展。
青青陌上桑,沃若泛碧光。桑树,被夏津黄河故道上的许多村落视为赓续传承的乡土根脉。历史上改道的黄河,给夏津留下大量沙丘地,桑树群就是为了防风固沙而种,形成了中国现存树龄最高、规模最大的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2018年,被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2008年至今,夏津已连续举办了十五届“夏津黄河故道椹果生态文化节”,正持续创新讲好黄河故道古桑树群的古今故事。生动诠释千年古桑树和黄河沿岸人民之间的双向守护,农业文化遗产活用的夏津桑树群样本,在文化“两创”背景下并非孤立存在。
不久前,文化和旅游部推出2023年第二期“乡村四时好风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邀游客走进乡土中国、感受诗画生活。其中,东营“黄河风情”体验之旅、日照“碧海茶香”乡村游、临沂“乡村休闲·美丽沂南”之旅,以及荣成“环山亲海”之旅和博山“放飞自我·惬意乡村”之旅等五条线路,入选“农耕返璞”“茶香萦怀”“诗意栖居”三个分主题,皆有农耕文明田园游的元素。
近年来,山东坚持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保护挖掘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加快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转变,打响“好客山东·乡村好时节”品牌。目前,山东正推进实施乡村“新空间、新场景、新活动”培育计划,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更好地满足游客多层次、个性化需求。
走进齐鲁大地上的万千传统村落,守望乡土文化,亲近农耕文明,体验田园乐趣,感受大地情深,让乡村成为一解乡愁的“栖息地”,山东持续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助力共同富裕的路径,正在被一再拓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