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满进山公益路

作者: 刘铁

“外面的世界是什么?”

26 岁的邱丽和身边的孩子们一起,仰望着天空中翱翔的丹顶鹤出了神。2023年8 月,山东临沂费县的小学老师邱丽和其他三位老师一道,带着 26 名费县朱田镇的困难家庭小学生,在胜利油田志愿者的帮助下,来到位于黄河入海口的东营,开启了公益游学之旅。

“当年,我就是在胜利油田志愿者的帮助下,走出山村完成学业的。”如今,邱丽回到家乡成为一名人民教师,还加入了公益助学的队伍,为孩子们的美好未来做更多的努力。

被光照耀的人,也可以点亮他人!邱丽的故事,让胜利油田的志愿者更加坚定。

党的十八大以来,瞄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全社会都积极参与教育帮扶,拥有丰富公益助学经验和强大公益力量的胜利油田志愿者行动起来,通过当地社会公益团体“东营麦田”的组织,前往临沂的费县、平邑、沂水等偏远山区,走进乡村校园,寻访困难家庭,为有需要的孩子提供支持并寻求社会资助,帮助他们完成学业,陪伴他们成人、成才。

这一活动,已经坚持了十余年。每名志愿者,都有自己难忘的故事。

东辛采油厂员工王爱芳清晰地记得第一次进山走访时村民质疑的眼神,更忘不了现在孩子们的笑脸;油田供电公司员工杜爱华对分布在3个县 40多所学校的困难学生情况了如指掌,清楚哪个孩子需要情感呵护,哪个孩子需要物资帮助;滨海公安局干警周虹用16年的时间资助沂水女童走出大山就业成家的故事感动了许多人……

开展助学的基础,就是要做好困难家庭学生走访。

“从家中几口人、几间房,到几亩地、每年用多少化肥等几十项数据逐一调查,还要与当地老师确认,甚至到农资市场核实。”一位志愿者介绍说。所有信息都要备案,接受各方监督。这既是对孩子负责,更是对资助人负责。由此带来的是,志愿者需要做大量的调研、统计、归档工作。“每次进山走访,光现场资料就要整理到半夜。虽然辛苦,但很值得。”

扎实的走访,透明的公益,赢得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社会团体的信任。全国各地的资助人,通过各种渠道联系资助孩子,为孩子们捐文具药品、捐款,志愿者队伍在迅速扩大。

公益是什么?是每个人做的每一件小事。

这些年来,在志愿者的带动下,胜利油田摄影家协会、东营长跑协会等团体加入进来,更多的油田员工和东营市民也加入其中。大家的社会角色虽然不同,但都在志愿活动中找到了适合的位置。会计专业的负责财务报表,会开车的负责进山走访和物资收发,油田管理区的通讯员帮着编发微信文章做公益推广…… “有次进山走访时,我们到一家商店买东西,老板就是不收钱。他说认识我们,知道我们在为山里的孩子做好事。”志愿者一直记着这件事。

爱心通过志愿者传递给大山的孩子,志愿者也在公益活动中,收获了学习和成长。

一位志愿者因家庭变故情绪低落,参加助学活动后,大山中孩子的笑脸,让她重新找到了生活快乐;一位志愿者在走访中学会做计划,用在单位工作中很有效果,受到领导表扬;志愿者小满第一次进山恨不得立即掏钱帮孩子上学、买衣服,现在他理解做公益更重要的是陪伴孩子慢慢成长。

“看似我们关爱孩子,其实这是提醒志愿者摆正位置。”资深志愿者、油田滨海公安局干警周虹说,公益不是施舍,是传递和交换。“每个人都有释放爱心的愿望,而孩子们给了我们这个机会,大家各取所需,相互平等。”正因如此,“感谢孩子,给我们表达爱的机会”,成为大家最认同的语言。

十几年来,胜利油田志愿者累计行程70多万公里,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帮助下,募集发放助学款 300万元,资助 600多名学生完成初、高中学业,其中 125 人考入大学。 在帮助孩子的同时,每个志愿者也收获着个人的成长体验和精神奖赏。志愿者们,会一直坚持下去!

(编辑/张媛媛  设计/张晓曦)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