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赛大奖与成长

作者: 吴洁

大赛大奖与成长0

初识杨朔骅,是通过平邑一中勤志楼实验部楼道里的一张照片。照片下边几行文字:平邑一中高58级实验1班,山东省实验大赛物理二等奖,2021年考入北京大学。

再识杨朔骅,此时的他正在北京大学网上选课,接通电话时,他的声音里充满了兴奋和激动。礼为先,他不停地表示歉意说不好意思十分钟后回电话。

拾光见其影

在等待回电话的间隙,脑海中回放起杨朔骅曾经的班主任段瑞君与我们说的关于杨朔骅的故事。

2018年6月17日,段瑞君到平邑县赛博中学选物理苗子,邀请年级前十名同学的家长参加。段瑞君将目光锁定在杨朔骅身上,他是在座的唯一一名学生。第一次见面,独立的杨朔骅给段瑞君留下了很深的印象。2019年9月,杨朔骅与5名同学正式进入学校的奥赛团队,开启物理奥赛学习。基于师资现状,为给学生们开拓视野,段瑞君和魏群带着他们在全国范围内参加各类讲座,学习知识,积累经验。跟随国内名师的脚步,一路追,一路听,一路学,这一路下来,学生们就有了一个系统性的知识结构。

在段瑞君的带领下,学生们集体刷题,各抒己见,反刍消化,查漏补缺,学习能力得到全方位提升。在此基础上,段瑞君又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对培养模式进行微调,很快,杨朔骅的潜力被完全激发出来。2020年9月,第37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省级赛区)复赛中,杨朔骅获得山东省一等奖。

行事知之始

十分钟后,杨朔骅回电。说起平邑一中,杨朔骅要感谢班主任段瑞君因材施教的策略。

奥赛结束后,已进入高三的杨朔骅列好各学科学习计划,找到段瑞君老师申请自主学习。段瑞君尊重了他的选择,建议杨朔骅跟每科老师进行交流,把老师的建议和他自己的学习方法结合起来。自主学习两个月后,段瑞君发现杨朔骅没能达到既定目标。而杨朔骅对老师的计划能否达到预期也存有质疑。在这种“对抗”中,杨朔骅举棋不定,不确定自己该选择哪条路走。原本高三课业压力大,加上时间紧张,让杨朔骅一度陷入两难选择。

了解到情况后,2020年的农历腊月二十,段瑞君找到杨朔骅建议他跟着老师们的培训计划走,主动把杨朔骅选择的压力扛到自己肩上。而后针对杨朔骅每科的试卷,老师们重点批改,分析出错原因,找解决方法,出题巩固。按照老师的计划走,杨朔骅感觉好像不那么难了。

启智润其心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面对高三学生,段瑞君不仅仅是老师,还同时扮演家长、同伴的角色。

教育需要爱。调整学习方向后,杨朔骅按着老师们的计划往前走。新的一年很快到来,正月初九的早上,段瑞君便到杨朔骅家里家访。在老师的帮助下,虽然杨朔骅已经找到了前行方向,但还是犹豫不决。年少的杨朔骅,心里的拧巴都写在脸上。

段瑞君先从思想上帮杨朔骅卸下包袱,拿出杨朔骅的成绩来分析,预测其高考成绩即便考不上清华北大,进入重点大学也不成问题;开解杨朔骅要客观看待物理竞赛山东省一等奖,把它看作是对学习能力的提升和认定。排除前忧,解决后患,让杨朔骅先按老师们的计划走,“真要是考不上,你找我”。段瑞君培养学生的优秀经验,杨朔骅自然知道,段瑞君自己的孩子也曾获得物理竞赛山东省一等奖,并顺利考入清华大学……杨朔骅慢慢露出笑容,眼睛里有了神儿。

临近高考的两个月,段瑞君发现杨朔骅斗志不高。学校组织一次学生与专家面对面的交流会,段瑞君与校长王继峰还用上了反激将法。用“计”把杨朔骅的高考斗志全部激发出来,为此,杨朔骅写下保证书才换来交流机会。回想给杨朔骅查分数的瞬间,现场尖叫声还在耳边萦绕,杨朔骅爸爸感谢的声音里带着激动的颤抖,杨朔骅对在场的老师一一鞠躬,感谢师恩。故事回忆到这里,段瑞君眼角泛起了泪光。

人生路漫漫,成长路上,在杨朔骅心里,威而不言、喜而不发的段瑞君老师与他一起“仗剑天涯”。

上一篇: 17岁的“唐爷爷”
下一篇: 霹雳『娇』娃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