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巾帼“英雄队”
作者: 陶冉
逶迤八百里沂蒙,“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诞生于这片红色的热土。这里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儿女,如“沂蒙红嫂”“沂蒙母亲”“沂蒙六姐妹”等。其中,以临沂市烟庄村“沂蒙六姐妹”最为大家熟知。在战争年代里,她们带领全村以实际行动支援人民解放事业。岁月流转,几十年的时间过去了,老一代“姐妹”们的身影渐行渐远,而今的沂蒙大地上,公方霞、公维芸、王玉花、公爱民等巾帼儿女,作为“六姐妹”的后代,接过前辈手中的接力棒,成立了新的“沂蒙六姐妹”队伍——巾帼志愿服务队,村里人则喜欢叫她们巾帼“雄雄队”。
这支队伍是烟庄村“两委”于2019年组建的,最初只有八个人。成立之初,村民们带着好奇的眼光打量这支队伍,能坚持下去吗?能干实事吗?面对质疑,巾帼“英雄队”的队员们虽有些委屈,但内心却很坚定。她们坚持从小事做起,为老人们包水饺、打扫卫生、测血压血糖、送药、聊天解闷,给少年儿童送报刊,节假日时在幸福院书屋看护儿童,为村里打扫街道……慢慢地,这支队伍开始壮大起来,由最初的8个人到现在的23个人,这支巾帼“英雄队”也越来越受到村民的欢迎。
虽然她们都只是平凡、朴素的村民,但正是这些平凡的身影在村里忙忙碌碌,才让如今的烟庄村更加和谐美好。
在村卫生所工作的公方霞,作为巾帼“英雄队”的队长兼村医,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服务老人,为他们讲解保健知识、测量血压,还常常自掏腰包给老人送免费药。对村里老人的身体状况,她了如指掌,每次到张荣美老人家都随身带着治肠胃的药。看到公方霞,张荣美总忍不住流泪:“你比我的孩子都了解我的病情。”
“90后”公维芸是队伍中年纪最小的,她积极向上的态度、阳光乐观的精神始终感染着大家。她经常给村里的老人拍照片,去幸福院看护儿童,时刻不忘把快乐传递给村民。公维芸家中有两个孩子需要接送,为了照顾村里的老人和孩子,她常常是直到忙完手里的活,才想起来没接孩子放学。
王玉花在村里开了个小超市,但是为了参加巾帼“英雄队”的活动,超市常常没人照料。村民开玩笑说:“你干脆开一个无人售货店吧。”她的家里还有个煎饼屋,利用这便利条件,她经常摊煎饼给村中独居老人吃,怕煎饼太厚老人嚼不动,她就把煎饼分成两半再叠起来。有的老人住在山的另一边,她就顺着山路翻山送到老人家中。从煎饼制作到送到老人手中,一天的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
公爱民,“沂蒙六姐妹”杨桂英之女,也是巾帼“英雄队”中年龄最大的一位,继承了母亲的优良传统,也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我们的村庄是诞生了沂蒙六姐妹的村庄,红色基因在我们骨子里流淌,传承沂蒙六姐妹精神,让沂蒙精神在新时代发扬光大!”每次提起“沂蒙六姐妹”,巾帼“英雄队”队长公方霞总是满怀激动。在她的带领下,烟庄村的姐妹们用实际行动,传承着老一辈们对于党和人民军队的热爱,践行着“沂蒙六姐妹”的优秀精神,让沂蒙精神浸润代代新人。
(编辑/张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