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平顺县德珩村的冬学运动

作者: 宗绪盛

1945年平顺县德珩村的冬学运动 0

冬学是我国古代农村每年在冬季这一农闲季节采取的文化学习方式。抗日战争胜利后,在中共领导的解放区,就采取了这一传统方式,利用冬闲时间组织群众学习政治和文化,使广大农民,特别是青少年学到了文化,接受了教育,提高了觉悟,有力推动了冬季生产和解放区各项工作的开展。

山西省平顺县德珩村(1940年平顺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时,由空中村、西坡村和珩堂村合并而成,后来在土改运动中该村重新被一分为三)在1945年10月至12月收到县政府关于办冬学的一项命令、两项指示。这3份珍贵的史料,具体记录了抗战胜利后该县开展冬学运动的一些片段,由此可部分了解当时办冬学的情景。

第一份文件:平顺县冬学是这样组织的

1945年11月5日,平顺县县长孙竹庭签发了关于在该年开展冬学运动的命令。这个命令明确了开学时间,提出了应做的各项准备工作。共讲了4个方面的问题,具体如下:

1.你村义务教员陈眼心同志开会完毕,返村工作,关于今年的冬学运动详情,由该同志传达共商妥善进行。2.决定全县一律于十一月十五日正式开学并举行开学典礼。3.冬学准备工作。①在十日前成立冬学委员会,由村长、农会主席、政治主任、武委会主任、指导员、妇救主席(秘书)、民教主任、小学教员、义务教员等九人参加组成(户数少的村子可适当减少),选一主席负责领导。②十五日前将冬学校址设(准)备好,找一适中的大房子(最好不要在老百姓住的院内),把桌凳灯油准备好。③动员好学员,保证不强迫一个。4.教材问题。整个的今年冬学教材在全县劳模大会以后编发。现根据你村实际情况,在冬学内①领导互助组讨论总结一年来组织起来大生产运动中的成绩和经验,使群众进一步认识组织起来的好处。没有组织起来的村子可和组织起来的村子作总结的比较,及为什么组织不起来的原因。②讨论今年冬天你村的冬季生产工作,如纺织、运输、造肥、割柴、运煤等如何组织,如何进行。此命令由教员负责解释为要,此令!

这份采取命令形式下达的冬学安排,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组织有方、重点突出、联系实际紧密。在组织领导上,成立了由村党政和各部门主要领导及教员9人组成的冬学委员会,并有主席一名负责领导。在准备工作上,为各村配备了教员或义务教员,并参加了县里统一组织的培训;还就校址、桌凳灯油等设施用品作出了安排。在教育内容上,统一编发教材;特别强调有针对性地搞好联系实际,如互助组开展互助生产的优劣,如何搞好冬季生产上的各项工作,等等。在教育对象上,要动员好学员积极参加,但又不强迫。

第二份文件:冬学中的时事教育是这样进行的

德珩村在冬学正式开学一个多月后,收到了新任县长张通、副县长赵企贤于该年12月18日联名签发的《关于目前冬学时事教育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的指示》(以下简称《指示》)。这是德珩村所收指示中文字最长的几份之一,足有一千四五百字之多。它是发给全县各区长、教育助理员、教员、高小校长、联合校长、义务教员的,让他们在冬学讲解“如何认识目前时局”时,参考该指示的内容。其内容分为“为何要对目前时局的认识进行讨论”“需要专题讨论和解决的3个问题”“开展教育应注意的方法”等3部分。

在冬学的时事教育中,开展“对目前时局认识”进行讨论的原因。对此,《指示》作了解释:“最近我们接到七区村干部扩大会议的报告,其中有一项‘对目前时局认识’的讨论,里面有些问题,我们认为不但是七区村干部和群众的思想,根据我们从各方面的了解,也可代表咱县一般群众的思想,现正当各村冬学中进行时事教育的时候,特参照七区的报告,提出几个问题,在冬学教育中展开热烈的讨论。”

由此,《指示》提出,要紧紧围绕上党战役胜利后所产生的厌战麻痹思想、害怕战争、对能否取得胜利缺乏信心的模糊认识,着重讨论和解决好3个问题:

第一,长治解放了还不是全中国都解放了。这是针对人们的厌战麻痹和太平思想所要讨论的第一个问题应得出的结论。对此,《指示》是这样说的:

“一、长治战役前后一般人的想法:收复长治前有些人感到没有信心,后来又看到时间拖长,产生‘厌烦’思想。许多人反映,收复长治啦,不定在何年何月哩,长治城里有好几万人,可不容易打。一个妇女对宣传胜利的小学生说,‘今天说胜利,明天说胜利,连个长治都打不下来。’”

“上党战役后,人们厌烦的思想下去了,麻痹太平思想又产生,好多人都想着,这可太平了,敌人离远了,太原、彰德府也快要收复。收复太原、彰德府咱们可探不上了,以后也不参战啦。当秋收快完时,就有不少的人说,慢慢的收吧,可不怕了,也不用坚壁清野了。”

就此,《指示》提出:“根据长治解放后人们的麻痹太平思想,应在冬学中展开讨论如下的问题:1.长治解放后是不是就太平,用不着参战了;2.打下长治是不是光咱三分区的军队和老百姓打下来的。”就如何解决这两个问题,《指示》说:“关于这两个问题的解决,主要应在群众热烈讨论反省后,拿他自身的生活体验,认识到长治虽然解放,还不是全国都解放了,还须努一把力。同时长治战役中不仅是三分区部队作战,连冀南、山东的队伍都来帮助作战,使大家正确认识根据地是一家人,应该团结、互相帮助,才能战胜敌人。”

第二,面临大举进攻咱们究竟能不能胜利。这是针对人们对取得胜利缺乏信心和存在的害怕情绪提出要讨论的第二个问题。《指示》是这样提出和回答这一问题的:

“二、长治战役后,国民党又大举进攻解放区,同时又有美国帮助,战争时间拉长,咱们究竟能不能胜利呢?国民党军队开道安阳,到处杀抗日干部及抗属,大部分又产生怕的思想,□□□门口的干部不敢干了,认为中央军的力量大,当干部的不□□,将来该遭殃了;又有人想着国民党有美国的帮助,武器厉害,国民党一进攻解放区,吃不透国民党有多大力量,害怕战争是一种思想。另外一种思想是国民党军队离平顺远哩,咱们受了八年了啦,该安歇两天了,叫别人去斗争吧。”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指示》提出:“根据以上这些思想,应在冬学中展开讨论以下问题:1.国民党进攻解放区的军队离我们远了我们就可以不管了吗?2.国民党和美国的反动力量就是可怕吗?3.我们能不能战胜国民党反动派?”

对于“以上这几个问题”,《指示》提出,要“在群众展开讨论到一定时间”再作出回答:“可以用长治战役冀南、山东队伍从千里来帮助咱们解放上党区,咱们也应该支援其它解放区,重复树立‘根据地是一家人’的整体观念。其次,对于至于国民党和美国的力量问题,使群众回想十年内战时,国民党用百万大军五次‘围剿’,并有美、德、意等好几个帝国主义国家的帮助,未能消灭了共产党,尤其是抗日战争时期,我们能战胜了日本,最后关于我们能否战胜国民党反动派问题,除我们人民武装空前壮大外(数量上、装备上、作战能力上),尤其应着重提出长治、平汉战役民兵、民夫力量的伟大,使群众了解没有后方支援前线,是不能保证前方胜利的。”这里,无论问题的提出,还是问题的回答,都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阐明国民党不可怕,在前后方的共同奋斗下,一定能战胜国民党。

第三,要想真正和平只有对敌斗争一条路。这是针对人们不愿斗争、坐等胜利的模糊认识提出要讨论的第三个问题。《指示》是这样阐述这一问题的:

使群众回想,明确认识胜利果实是从一步一步的斗争得来的,不斗争或坐待胜利,仍有可能回到痛苦生活的可能,这就应该启发群众“不要好了伤疤忘了疼”。第一应该回想抗战开始国民党放下华北不管,咱们是经过艰苦斗争,建立起根据地才能过今天的好日子;然后再想想抗战前的生活和今天国民党统治区的人民惨痛生活,启发群众打通思想,要想真正取得和平,只有自己对敌斗争一条路。

一段简单的话语,说明一个道理:为了不丢掉来之不易的好日子,要想过上和平的生活,就要和敌人斗争到底。

这份德珩村为历史留下的有关平顺县全县人民在1945年冬学中开展“对当前时局认识”时事教育讨论的记载,真实地记录下在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两种前途命运的情况下,解放区这个小山村的“山民”是如何“拿他切身的生活体验”,在国家大事面前,澄清与克服那些不正确的想法,最终“打通自己的思想”,坚定不移地和中国共产党走在“对敌斗争一条路上”,为新中国的建立自觉自愿地做出了他们能做出的一切。

《指示》提出了在冬学时事教育中提倡大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民主式教育方法。这就是《指示》在最后所说的:“在教学方法上:1.要发扬大家提问题,大家解决的办法,不要死板来用指示上提的问题。2.进行时事教育时,一定要和各种中心工作联系,不这样就不好单独进行。3.在各个问题后面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意见,主要是帮助教员同志总结大家意见时参考,不要先给群众说或念,如这样做问题讨论就不会深刻。4.将讨论与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解决的,解决不了的问题,联合校长和义务教员随时报县。”这些当年解放区开展冬学的方式方法,对今天开展的各种“时事政策教育”仍有所启发和借鉴。

当读《指示》后,更加感受到冬学在“联系实际、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上的巨大作用。在抗战胜利初期,为保卫胜利果实,与国民党反动派及美帝国主义进行不懈斗争,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实践证明,在人民群众中广泛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始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解放区的一大政治优势,如果说哪个方面工作出现了问题,那一定是教育先出了问题。无论是发展生产、支援前线,还是土地改革、实行民主,在德珩村所收到的指示中,都可看到“教育先行”的影子。

第三份文件:年年冬学、年年总结有提高

平顺县开展的冬学运动取得了不错的成绩。1945年12月23日,《新华日报》报道平顺县三区自上月15日开课以来,冬学办得大有改进。各村干部、文教积极分子检讨了去年办冬学的情况,接受了经验教训,从宣传发动、组织编班、教学方法上都有了大的改进,使冬学人数多,热情高,效果好。据10个村的统计,1200余人自愿入学。通过冬学,学到了文化,接受了教育,有效地推动了冬季生产运动。

1946年春,德珩村收到了3月10日由平顺县县长张通、副县长赵企贤联名签发给各区长、教育助理员、校长、教员们的《关于总结冬学工作的补充办法及四四儿童节工作进行的指示》,对进行冬学总结提出了要求:

关于总结冬学工作,除按民教字第十九号指示各节办外,兹再作下列补充:1.总结时本着检查自愿入学与贯彻自愿入学的精神,来具体的研究冬学的学习内容、方法与组织形式等问题,根据各种不同地区、不同时间、不同人物,愿意学习什么东西,喜欢用什么方式方法学习,用他们的具体材料来说明自愿入学好不好,及自愿入学行得通行不通,以及如何才能达到真正自愿入学等问题。2.群众对文化学习的新创造。3.城关及其他集镇商人冬学最好做出单独总结。4.除按前文标准评选模范义务教员外,并进行选拔模范学员及领导推动冬学有力之区村干部及小学教员,应把他们的模范成绩与经验分别整理总结及予以表扬或奖励。

由此,我们见到了平顺县1945年冬学运动从决定开学、进行准备,到举行开学典礼、学习文化、进行专题时事教育,再到总结冬学工作的一个完整过程,为今人提供了一个了解解放区思想文化教育情况的生动案例。

[转自《一个村庄的红色档案(德珩村1941-1949)》,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年版,内容略有改动]

1945年11月5日,平顺县下发的《关于开展冬学运动的命令》

1945年12月18日,平顺县下发的《关于目前冬学时事教育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的指示》

1946年3月10日,平顺县下发的《关于总结冬学工作的补充办法及四四儿童节工作进行的指示》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