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最好的老师
作者: 陈英姿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一年,我们党重点抓了三件大事,即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在全社会进行“四史”宣传教育、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召开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并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第三个历史决议)。在这三件大事特别是党史学习教育中,全党全国人民紧紧围绕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创新理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的重要论述,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全党学习党史的重要内容,也是做好各项工作特别是党史和文献工作的科学指引。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重要论述的集中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出身革命家庭,非常熟悉党的历史,非常注重从历史中汲取治国理政的智慧和力量。他曾长期在地方工作,在浙江、上海时就对党史工作作出过很多指示。他在浙江时说过,不重视党史工作的干部是没有远见的。2007年党的十七大之后,习近平同志到中央工作,直接分管原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文献研究室,对党史和文献工作给予了很多指导和关心。在他分管党史和文献工作期间,2010年6月中央颁发了《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史工作的意见》,7月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为党史和文献工作打开了新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这些重要讲话很多涉及关于党史的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的重要论述,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宣传教育局编辑过《习近平同志关于党的历史论述摘编》,按专题选编了300多条重要论述。原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管理部编辑过《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选编了习近平总书记40篇重要讲话和文章。2018年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成立后,编辑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文献、编译工作重要讲话》,汇集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文献、编译工作的重要论述。2019年,又在《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基础上,增加7篇新文章,编辑了《习近平论党史和文献工作》,为全国党史和文献部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提供了辅助读物。
2021年2月,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总书记的专题文集《论中国共产党历史》,是第一本公开出版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重要论述的著作,收入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党史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一共40篇,其中16篇是第一次公开发表。这本书为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权威教材。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的说明、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都是关于党史的重要论述。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的重要论述,集中体现在他关于重大历史事件纪念庆祝活动、重要人物诞辰纪念活动的讲话中,体现在阐述阐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讲话中,体现在视察考察地方工作特别是参观瞻仰革命遗址遗迹的讲话中,体现在各方面工作特别是历史工作的批示指示中。这些重要论述,系统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深入总结了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创造的理论成果、积累的宝贵经验、铸就的伟大精神,深刻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作出的伟大贡献,为解决人类问题提供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展望了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光明前景。这些重要论述,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必读物和“指南针”,对于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认真学习党史,深入研究党史,编纂写好党史,全面宣传党史,科学运用党史,意义重大而深远。
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对这些重要论述和内容,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工作的重要论述,中央领导同志作过多次概括。
2015年4月,栗战书同志在全国党史研究室主任会议上从五个方面作了概括:一是关于党的历史和党史工作的地位、作用的重要论述;二是关于“党史姓党”的重要论述;三是关于“党史研究是党史工作的中心”的重要论述;四是关于树立科学历史观的重要论述;五是关于加强对党史工作领导的重要论述。
2017年3月,栗战书同志到原中央党史研究室调研时发表讲话,在总体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和党史工作重要论述的基础上,重点提出五个重大问题:一是党史工作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二是要为党、为人民、为社会主义服务;三是党史研究要坚持以史鉴今、资政育人这一根本任务;四是要正确把握党的历史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五是要坚决防止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2021年2月,丁薛祥同志在全国党史和文献部门主要负责人会议上发表讲话,从政治属性、重要作用、主要任务、正确方向、科学方法等方面,概括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和文献工作的重要论述。他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准确把握党史和文献工作的政治属性、重要作用、主要任务、正确方向、科学方法,更好发挥以史鉴今、资政育人作用,更好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不断开创党史和文献工作新局面。
同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从九个方面概括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他关于党史的一些重要观点。
第一,中国共产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走过百年光辉历程,在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执政70多年,拥有9100多万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第二,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中国近现代以来历史最为可歌可泣的篇章,历史在人民探索和奋斗中造就了中国共产党,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又造就了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新的历史辉煌。
第三,学习党的历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向前推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
第四,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重温这部伟大历史,能够受到党的初心使命、性质宗旨、理想信念的生动教育,必须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第五,要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广大党员要以学习党的历史为重点,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第六,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党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的历史。
第七,全面宣传党的历史,充分发挥党的历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是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第八,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
第九,要坚持用唯物史观来认识历史,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扬经验,吸取教训。
对党史和文献工作者来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的重要论述,既是政治学习,也是理论学习,更是业务学习。这些重要论述,为做好党史和文献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基本遵循和科学方法。
三、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
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的“百科全书”,是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毛泽东同志曾说过:“读历史是智慧的事”“马克思主义者是善于学习历史的”“只有讲历史才能说服人”“看历史,就会看到前途”。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历史“是最好的清醒剂”、党史和新中国史是“必修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历史是从昨天走到今天再走向明天,历史的联系是不可能割断的。今天遇到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历史上发生过的很多事情也都可以作为今天的镜鉴。用伟大成就激励人,用优良传统教育人,用成功经验启迪人,用历史教训警示人,有助于人们从不断认识和把握历史规律中找到开拓前进的正确方向和正确道路,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历史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以史鉴今、资政育人,是历史的优势和作用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资政,就是通过深入的研究成果,用丰富的历史经验为党和政府提供决策;育人,就是通过富有成效的历史学习和教育,在引导舆论、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上发挥作用。历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增强人们对党和国家的感情,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坚定必胜信心和决心; 向人们提供历史经验,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把握历史发展规律;使人们 “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得到教益、受到启迪、获得力量。这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说的,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讲话强调:“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牢记初心使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必然要求,是坚定信仰信念、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必然要求。”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重视、研究、借鉴历史,通过发挥党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智慧和力量。
四、百年党史的起点和分期
毛泽东同志指出:“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还应该把党成立以前的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材料研究一下。不然,就不能明了历史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把党的革命史、创业史、奋斗史的研究与1840年以来中国历史的研究衔接起来,深刻阐释是历史和人民在艰苦探索中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只有把党的历史放在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背景、历史过程中,才能深刻认识党的初心和使命,才能深入了解百年党史的发展脉络和过程。
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讲话中指出,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是一个接续奋斗的历史过程,是一项救国、兴国、强国,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完整事业。历史是一个接续奋斗的过程,也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
2014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讲话中指出,要坚决做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成果决不能丢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决不能否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决不能动摇。这就是“三个决不能”。
2013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发表讲话强调,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我们一般称之为“两个不能否定”。
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经过长期的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政治判断。党的十九大后宣讲十九大精神时,专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有一个说法,新时代是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角度提出来的,不是历史学上时代划分的概念。
2018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讲话中指出,改革开放40年来,从开启新时期到跨入新世纪,从站上新起点到进入新时代,提出了“四个新”:新时期、新阶段、新起点、新时代。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逐渐成为划分历史时期的里程碑。
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四个伟大成就”: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实际上把党的百年历史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