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民生为大”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

作者: 俞仁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2024年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民主村社区考察时强调。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衡量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仅要追求经济总量的增长,更要注重发展质量的提升,确保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一年来,重庆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将增进民生福祉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多措并举、精准施策,不仅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就,更在就业、教育、养老等多个领域实现了民生福祉的全面提升。

“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2193.15亿元、增长5.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万元;新增留渝来渝青年34.5万人,新增公办园托位1.6万个,建成山城步道90公里、山城绿道157公里、口袋公园100个……”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组数字,就是“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重庆实践的最佳注解。

2月5日,新春第一个工作日,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推进大会召开,围绕做实 “两大定位”、发挥 “三个作用”新使命新任务,迭代升级“六区一高地”建设体系构架,吹响了新一年的奋进冲锋号。大会不仅提出了“持续做大做强‘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推进重庆自贸试验区提质升级”等经济发展新要求,还提出要“推开‘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创建”“加快‘2小时重庆’交通圈建设”“健全富民惠民服务体系”“扎实推进巴渝和美乡村建设”“深化强村富民综合改革”等,明确了2025年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中的民生发展目标。

重庆市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市委“新春第一会”精神,于2月21日印发了市人大常委会2025年工作要点、立法计划、监督工作计划、代表工作计划。其中,2025年工作要点以“六区一高地”体系架构为纲,将全年工作分解细化为21个方面、186项具体任务。

这份人大工作任务书、动员令,也充满了浓浓的民生暖意——在立法方面,将制定养老服务条例、职业教育法实施办法,加快城市更新、公园管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立法等;在监督方面,将听取审议重点民生实事落实、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青少年体育工作情况的报告,开展健全“一老一小”服务保障体系相关规范性文件集中清理并听取工作报告,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儿童青少年近视预防控制工作专题调研等。

任务书已下达,动员令已发出,全市各级人大将紧扣“六区一高地”建设目标任务,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以“民生为大”为落脚点,奋力打造“西部领先、全国进位和重庆辨识度”标志性成果,以实干实绩实效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贡献更多人大力量。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