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陈友坤:让良法善治更加温暖民心
作者: 周晏如
回顾
过去一年,通过深入调研,提出了大大小小的建议几十条,书面的、口头的,不管是哪种形式的建议,都得到了相关部门积极反馈和办理,而且反馈时间不会超过三天,切实感受到了民主的力量。
憧憬
在持续关注民营经济发展问题的同时,将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从群众关切出发,走进群众中间,了解群众诉求、认真思考对策;从“小切口”出发,提出更多具有可操作性、能切实解决民生问题的建议。
日前,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成(重庆)律师事务所党委书记、主任陈友坤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邀请,前往重庆市秀山自治县参与全国两会特别节目《我建议》的拍摄。
这期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和最高人民法院联合录制的节目,与陈友坤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提交的《关于切实解决类案不同判 有效维护司法公平正义的建议》有关。
助推全国法院统一审判标准
作为人大代表和法律专业人士,陈友坤希望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助力良法善治能力提升。
“我比较关注‘类案不同判’。”陈友坤说,类似的案子,在不同法院或法官手中,判决结果却大相径庭,“很多时候,当事人难以判断个案裁判是否满足依法裁判标准,但能直观感受到是不是‘类案同判’。如此一来,‘类案同判’成为人们衡量司法公正的重要标准。”
对此,陈友坤做了不少功课。
他了解到,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建立了“同案不同判预警平台”;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针对刑事审判研发了“上海刑事案件智能辅助办案系统”,为“类案同判”提供技术支撑;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出台了相关政策,通过限制自由裁量权来统一裁判尺度。
“我调研发现,刑事、行政案件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类案不同判’问题,于是提出了《关于切实解决类案不同判 有效维护司法公平正义的建议》,就是希望推动全国法院统一审判标准。”陈友坤表示。
他的调研扎实,建议可操作性强,很快引起了最高人民法院的重视。
“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感受’至关重要。当事人会认为,同样的案子,为啥这个案子判你赢了,另外一个案子就判我输了?”陈友坤说,“类案不同判”中有一类案例让他印象非常深刻,那就是“职业打假人”。
近年来,“职业打假”呈现产业化、专业化、年轻化、团队化趋势,相关案件逐渐增多,重庆也不例外。其中,讨论最多的就是职业打假人的身份界定——究竟属于消费者还是非消费者。在此争议下,不同法院对类似案件的审判结果也大相径庭。
去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食品药品惩罚性赔偿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及4例食品安全惩罚性赔偿典型案例。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审理的“销售假冒伪劣减肥食品应依法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崔某诉杨某产品责任纠纷案”入选。
最高法通过案例给出了“标准答案”,不再界定职业打假人是否属于消费者,统一了全国法院的审判尺度。
陈友坤介绍,国家规定,购买了产品即视为消费者,如果产品出现问题,消费者有权主张赔偿。但惩罚性赔偿需基于消费者的合理需求。
所提建议被纳入立法草案
过去一段时间,从中央到地方推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政策,有效提振了民营经济发展信心。
陈友坤也提出了“关于加快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法治保障”“构建完善保障民营企业款项支付机制”的建议。
两件建议均得到相关部门积极回应,办理效果显著。
去年10月,司法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就起草了民营经济促进法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征求意见。去年12月,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提交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进行审议。
“我很高兴,建议提出后,相关部门这么快响应。”陈友坤说,他当时就看了征求意见稿,并仔细阅读。
此外,陈友坤提出“关于构建完善保障民营企业款项支付机制”的建议,也在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里有所体现。
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规范了国有企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等拖欠民营企业的欠款的处理办法、程序、条件等。
“建议能在国家法律里体现,令我倍感振奋。”陈友坤说。
此外,他还提出了健全社会预防保障体系、有效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打击电视虚假广告等相关建议。
“建议都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有效办理,问题得以解决,我感到很欣慰。”陈友坤说。
从“小切口”出发解民生问题
“去年,我深刻感受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陈友坤说,“在过去的一年中,通过深入调研,提出了大大小小的建议几十条,书面的、口头的,不论何种形式的建议,都得到了相关部门积极反馈与落实,并且反馈时间不会超过三天,这让我真切感受到民主的力量。”
在他看来,他每天都和企业家、老百姓打交道,能通过代表履职的方式,有效地了解他们关心什么、需要什么,并把这些问题提出来,跟踪落实、落地,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
在日复一日的履职过程中,陈友坤深深感到,他作为人大代表、法律工作者,在依法治国的事业中大有可为。
陈友坤表示,在今年全国人代会期间,将持续关注民营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同时,他将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从群众关切出发,走进群众中间,了解群众诉求、认真思考对策;从“小切口”出发,提出更多具有可操作性、能切实解决民生问题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