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交出发展新质生产力高分报表
作者: 彭军今年全国“两会”上,“新质生产力”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中,引发参会代表委员热议,也引起国内外媒体高度关注。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对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出重要要求:“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从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发展新质生产力”;从在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对新质生产力进行系统阐述,到在全国“两会”上强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重大论断,并阐明其丰富内涵、核心要义、实践路径和科学方法论。这对新时代新征程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要以‘三攻坚一盘活’改革突破为引领,努力交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高分报表。”“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抢占新一轮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制高点、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培育发展新动能、增强竞争新优势的不二选择。”在今年召开的全国人代会和重庆市人代会上,人大代表纷纷建言献策。
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重庆接下来要怎么做?要清晰认识在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建设中的定位、使命、职责,争取中央支持重庆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对照今年国务院要抓好的10项工作中的“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等安排,以及工信部等四部门明确的八大新兴产业和九大未来产业清单,对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416”科技创新战略布局相关内容进行梳理,找准重庆工作安排和国家战略的结合点,做到精准发力。
培育新质生产力,人大也要主动作为。3月22日,经市委同意,全市人大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和市委工作要求,助推市委“一号工程”和“三攻坚一盘活”改革突破推进会召开,对全市各级人大提出了目标要求,对相关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此次会议将有助于我市各级人大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助推国家战略和市委工作要求落地落实,助推我市奋力交出发展新质生产力高分报表。
“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全市上下要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实现人才强、科技强,进而促进产业强、经济强,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现代化新重庆建设迈上新台阶。
(作者单位:重庆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