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社保卡 便利千万家
秋日的午后,在鸿恩寺森林公园的江北区图书馆内,读者们或正与好友共品书香,或独自专注畅游书海,或亲子共读温馨互动……
鲁能星城居民李女士就是该图书馆的忠实粉丝,她告诉记者:“10月下旬的一个周末,闺蜜从成都来找我玩,我们在江北区图书馆借书的时候,惊讶地发现,闺蜜可以用成都的社保卡,在自助设备上完成借书操作,这给我们带来了非常便利和愉悦的体验。点赞这个民生工程!”
掌心就可以放得下的社保卡,不过方寸大小。可是在川渝之间,这一张看似不起眼的小卡片,却托起了两地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就医到就业,从文化生活到政务服务,从惠农补贴到交通出行……
9月26日下午、9月29日上午,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和四川省人大常委会相继表决通过了社会保障卡一卡通条例,两部条例将于2025年1月1日起同步施行。
为探寻川渝协同推动社会保障卡一卡通立法背后的故事,本刊10月号刊发了《一卡“通”向新生活》稿件。
社会保障卡卡码融合难度较大、川渝间卡码通用范围较小……采访过程中,诸多参与者都向记者表达了这样的感受。为此,川渝两地双向奔赴、同频“解题”。
采访中,市人大社会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条例的出台,将为社保卡在我市依法依规有序推广运用,推动社会保障卡在公共服务领域实现‘一卡通用’,在川渝地区实现‘跨省通用’,为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提供重要保障。”
“这是一部为老百姓服务的条例。”重庆市社会保障卡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表示,下一步,将以多种形式进行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保卡“一卡通”应用服务环境。
可以预见,在条例正式施行之后,这张小小的社保卡,还将实现更多可能。
@大白杨:《公民导刊》10月号刊登的《在渝外籍人士走进重庆人大》特别报道,反映了来自20余个国家的30名在渝外籍人士,走进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厅、基层立法联系点等地,体验法规表决并见证立法民意征集过程,深度了解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地方人大工作。通过这一活动,让公众有序参与、形式生动活泼的立法工作,给外宾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柠檬nini:读完《公民导刊》10月号刊登的《中小石窟突围记》一文,切实了解到川渝多地中小石窟寺文物保护工作的不易,尤其是人大调研组通过深入走访发现,管护难度大的问题最为突出。由于缺乏相应的专业人员,日常管理维护仅限于清洁与安全巡查,在文物出现病害等情况时无法进行及时处理。因此,亟需培养和引进文物保护、科技考古、文物修复等专业人才,为石窟寺保护提供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