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精英在身心靈領域的探索與成長

作者: 浩然

金融精英在身心靈領域的探索與成長0

鄭雅

◇澳門親子財商暢銷書作家

◇財務自由規劃系統研發人

◇國際認可財務顧問師RFC

◇宏利(澳門)財富管理總監

◇SC卓越教練團隊創始人

◇世界夫人環球民選季軍

◇香港《經濟一週》專訪人物

◇澳廣視“財經雜誌”節目嘉賓

◇澳門教青局《百分百家長》撰稿人

我在廣州出生並長大,大學畢業後,我來到澳門攻讀碩士學位,並一直生活到現在。在我心中,對我影響最深的一件事便是我深植於心的孝順之情。因此,我從小就立志要出人頭地,以便給父母提供更好的生活。從高中時期開始,我就非常用心讀書,並且積極參加各種社會實踐的活動,我還利用課餘時間做兼職工作,減輕家裏的經濟負擔。可以說,我一直都非常努力進取。

專注理財策劃領域

在職業發展方面,起初我並不清晰,且感到迷茫,可以說是一路在摸索中成長。但是,經過十多年的職業生涯後,我逐漸形成了一個比較清晰的想法:首先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如果能在做喜歡的事情的同時賺到錢,那自然是理想的狀態。我還會思考自己能獲得什麼收穫,包括技能提升、知識積累以及個人成長等方面。更重要的是,我會設定一個價值目標,即幫助他人及社會做出貢獻。由於我經歷過這個過程,現在我經常會給年輕人提供建議,幫助他們更好地發展,少走彎路。能夠幫助比我年輕的人,這讓我感到很開心。

在過去的八年裏,我一直保持著這份對財務管理的熱情與專注,並不斷追求精益求精。然而,創業過程中必然會遇到壓力。我始終堅持一個原則:那就是銘記自己當初選擇加入財務策劃行業的初衷—— 一份熱愛。我喜歡照顧人,渴望幫助他人優化財務狀況,實現財務自由。這種熱情驅使我在面對困難時依然保持動力和決心。同時,我也深知,追求自己的興趣的同時,也需要在保持健康和照顧孩子的時間上尋求平衡。在此基礎上,只要能夠維持生活的收入就足夠了,不需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這樣的心態讓我能夠在忙  的工作中找到內心的平靜,並且更加專注於為客戶提供優質的服務。

在日新月異的財務策劃行業,持續學習和自我提升是每位從業者不可或缺的成長路徑。一方面,公司和行業內提供了各種培訓課程;另一方面,我也在大學裏進修相關課程,以期在專業知識上不斷精進。然而,僅僅擁有專業知識並不意味著就能取得好的業績。因此,我還參加了許多其他課程,例如如何推廣、如何撰寫文案,以及如何有效溝通等,力求在多方面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過去的一年裏,我將學習的重點放在了推廣知識的掌握上,這不僅拓寬了我的視野,也讓我在實際工作中更加遊刃有餘。同時,我也緊跟時代步伐,開始探索人工智能領域,希望通過科技的力量為財務策劃工作帶來新的突破。此外,我還正在攻讀科技領域的碩士學位,這是我的第二個碩士學位課程,希望通過跨學科的學習,為自己的職業生涯增添更多可能性。

推廣財商教育

我在追求財務策劃專業發展的同時,也向我的孩子傳授財務知識,幫助他成為一個具有財商的小朋友。他六歲時,開始接觸月供基金定投;七歲時,我教他《富爸爸》的四個象限理論,他決定投資自己熟悉的領域,並經營Youtube頻道作為創業項目。十歲時,我帶他瞭解股票投資,讓他參與實體企業和未上市公司的投資。從此,他就明確了目標,那就是希望大學畢業後能夠實現財務自由或做生意,主要創造被動收入,減少人力成本。

由於教孩子財商的緣故,我也會在個人媒體和社交媒體上分享一些我和孩子的財商故事。之後,一些朋友邀請我在澳門報章寫親子財商的專欄。有些讀者看了我的專欄後,打電話到報社想要索取之前的幾期,報社的朋友也鼓勵我將這些文章變成一本書。於是,我就把專欄中的幾十篇文章整理成一本書,並在2023年1月份出版了親子財商書籍《從小學起 財富自由》,此外,我還創建了線上財商課程,教家長如何教育孩子理財。我希望通過推廣財商教育,幫助更多孩子在正確的價值觀和愛的滋養中成長。

我很高興這本書受到了廣泛喜愛和認可,填補了澳門財商教育領域的空白,特別是針對父母如何教育孩子財商這一需求。這是因為,我的財商教育不僅教授知識,還融入了心靈元素,並且結合了我多年的教育和培訓經驗,旨在改善家庭關係並優化教育方法。例如,世界五百強企業的財務總監也認為內容很有價值。此外,還有內地社群組織自發購買我的書作為學習材料,並指定為必讀書目,進行線下集體學習。這些積極回饋讓我非常欣慰和鼓舞。

作為一名財富規劃師,我有三個夢想。第一個夢想,是希望幫助更多人實現財務自由。第二個夢想,是幫助那些已經財務自由的人繼續過著富足且無憂無慮的生活。第三個夢想,是通過財商教育促進有孩子的家庭實現親子融洽,確保孩子們能在正確的價值觀和充滿愛的環境中成長。我還希望我的財商教育不僅影響到澳門、香港地區,甚至全國更多地區的家長也能夠學習如何教育孩子的財商。

提升青年的身心靈健康

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尤其是人工智能領域的重大進展,澳門這個小地方很多看似不可逾越的障礙正在被一一打破。在當今這個網路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時代背景下,澳門不僅要緊跟全球趨勢,還應特別關注周邊城市如香港、深圳、廣州以及整個大灣區的發展狀況,甚至放眼中國乃至歐美等更廣闊區域的變化。青年應當重新審視自己,勇敢地摒棄過時的價值觀觀念,塑造出與時俱進的新價值體系。這樣做有助於更準確地定位個人發展方向,並為迎接未來的挑戰做好充分的準備。

我認為,澳門青年在參與社會事務方面存在兩極化的現象。一方面,有些較為內向的人可能會較少參與;另一方面,那些活躍的青年人則非常積極地投身其中,通過參加社團參與了眾多社會性事務。這表明並非所有澳門年輕人都選擇“躺平”,仍有不少人對社會事務保持著熱情和關注。

此外,當前澳門青年的幸福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們對未來的信心。是否相信自己有未來這一點至關重要。疫情過後,澳門的經濟確實受到了不小的衝擊,整體環境並不樂觀。因此,許多澳門青年可能感到迷茫,看不到自己的出路在哪里。這種不確定性和缺乏方向感可能是導致他們幸福感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然而,我深信,在越是困難和逆境的時候,才是內心發展的最佳時機。因此,如果能夠提供更多關於身心靈的活動,以及不同領域的身心靈活動,讓澳門的青年人在經濟和金錢之外,追求另一個維度的幸福,我相信這對大家的幸福感一定有幫助。畢竟,當經濟大環境不佳時,硬追經濟增長不會立刻見效,但我們可以佈局未來收穫。這就意味著,我們需要增加一個新的方向——對身心靈的追求。如果社會各界都有這種轉型意識,大家一起來推動這件事,多做一些這樣的活動,通過提升青年的身心靈健康,我相信這不僅能夠幫助澳門青年找到內心的平靜和滿足,培養出更加堅韌、有創造力和適應力的年輕人,還能夠為未來的經濟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工作中融入身心靈元素

我的大學學位是社會工作(社工),雖然後來沒有從事社工的工作,但我對身心靈領域一直很感興趣。我會閱讀許多身心靈方面的書籍及參加相關的課程,此外,我也學習了腦科學及其相關的教練技術。從腦科學的角度來看,冥想能夠促進人體產生四種幸福荷爾蒙,從而帶來身心健康的益處。基於這一認識,我參與了一個小型公益組織,成員們都是出於公益的心態義務推廣冥想課程。這些課程完全免費,目的在於吸引更多人參與冥想,進而促進個人身心健康、家庭和諧以及社會和諧,幫助澳門人有效緩解壓力。

我非常瞭解如何進行正向思考,以及如何使用一些積極的思考框架來幫助自己。也因為我在身心靈方面的學習,讓我更加懂得如何養育我的孩子,如何在身心靈成長方面給予他指導。這些學習實際上對我幫助很大,不僅提升了我的生活品質,也讓我更有信心和能力去影響和塑造下一代的成長。

同時,我還對身心靈醫學有興趣。臺灣的許添盛醫生,他在身心靈醫學方面是亞洲乃至全球的權威。他能夠在不使用藥物的情況下治癒許多重症患者,例如癌症第四期或抑鬱症患者。他採用的是醫學系統的新生命醫學體系,是一位正規的醫生。我也在學習他的分享和經驗。

此外,我還在香港參加了一些人生成長的課程,並且考取了國家企業教練師的牌照,這其實更像是人生教練的角色。偶爾有需要時,我會為他人提供私教課程。然而,由於我在金融領域的工作繁忙,不會特別多地投入時間在這個領域,反而更多地推廣財商教育。無論是推廣財商還是平時接觸客戶和團隊時,我都會融入很多身心靈的元素,在談論金錢的同時,也給予對方身心靈的支持。

未來,我會繼續從事身心靈方面的公益事業。這項工作與我的使命緊密相連,我認為這已成為我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因為,我希望能夠幫助更多的人提升能量,找到內心的平靜和滿足。同時,我也希望能夠激發更多人對身心靈健康的興趣和重視,共同創造一個更加和諧、健康的生活環境。我相信,一個人如果能熱愛自己的工作,那麼他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相反,一個人如果不工作,可能會感到不快樂和缺乏價值感。因此,我會努力在工作和生活之間尋找平衡點,讓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澳門可以考慮發展身心靈健康產業

對於澳門的未來,我有一個想法,那就是澳門可以打造成為一個康養旅遊城市。例如,泰國、臺灣和新加坡擁有高質素的醫療設施和相對低廉的費用,吸引了大量遊客前往進行身體檢查和其他醫療服務。而臺灣、日本和韓國則是醫療美容服務的熱門選擇,相比之下,澳門在這方面的競爭力較弱,尤其是在人力成本方面。

因此,我認為澳門可以考慮發展身心靈健康、臨終關懷,甚至是安樂死等服務。因為現在很多人希望在生命的最後階段能夠自主決定,選擇一種有尊嚴的方式來結束生命。目前全球只有瑞士允許安樂死,而且他們在抗衰老方面也非常成功。如果澳門能夠成功打造這樣的服務,不僅可以造福本地及周邊地區的居民,還可以與其他城市形成差異化競爭,這個市場需求的價值是無法想像的。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