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主席重要講話精神不斷開創“一國兩制”事業高品質 發展新局面
作者: 夏寶龍
香港特別行政區李家超行政長官,
澳門特別行政區岑浩輝行政長官,
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大家上午好。很高興參加由全國港澳研究會舉辦的專題研討會。首先,代表中央港澳工作領導小組,向與會嘉賓致以新年的親切問候。
2024年12月18日至2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親臨澳門,出席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大會暨澳門特別行政區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並視察澳門特別行政區,帶去了中央政府和全國各族人民對澳門的美好祝福。習近平主席此行,極大增強了港澳和國際社會對“一國兩制”制度優勢和發展前景的信心,極大鼓舞了澳門新一屆特別行政區政府打開發展新天地、不斷創造新輝煌的鬥志,極大激發了港澳社會各界推動香港、澳門實現更好發展,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作出更大貢獻的豪情壯志。習近平主席發表的重要講話,高度肯定具有澳門特色的“一國兩制”成功實踐,深刻總結“一國兩制”實踐經驗,科學擘畫“一國兩制”事業發展藍圖,向世界莊嚴宣示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方針的堅定立場,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港澳篇”的最新成果,為香港、澳門未來發展領航指向,為做好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港澳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在“一國兩制”發展進程中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
今天,全國港澳研究會舉辦專題研討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主席重要講話精神,很有意義。借此機會,我談幾點體會,與大家交流分享。
一、習近平主席重要講話回望澳門滄桑巨變,用“一國兩制”實踐取得的輝煌成就,向世人雄辯證明“一國兩制”這一好制度具有強大生命力
習近平主席重要講話,展現了澳門回歸祖國25年來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讚揚“澳門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迎來了發展的最好時期”,稱“澳門是祖國的掌上明珠”,是“安居樂業的一方福地”、“偉大祖國的一方寶地”,充分肯定澳門在不同歷史時期扮演重要角色、作出獨特貢獻。習近平主席強調,“澳門回歸祖國以來取得的輝煌成就向世人證明,‘一國兩制’具有顯著制度優勢和強大生命力,是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的好制度,是服務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好制度,是實現不同社會制度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好制度,必須長期堅持”。我們要深刻領會其精神實質和豐富內涵。
——這一好制度好就好在,符合香港、澳門的根本利益,得到香港、澳門居民衷心擁護,是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的好制度。“一國兩制”為香港、澳門的前途命運提供了穩定的預期,不僅實現了香港、澳門的順利回歸,而且為回歸後香港、澳門保持長期繁榮穩定提供了最佳制度安排。正因為有了“一國兩制”,港澳獨特地位優勢得到不斷鞏固提升,港澳發展保持勃勃生機。香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穩固,創新科技產業迅速興起,回歸以來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實際增長約2.6%,高於同期全球發達經濟體平均增速;澳門經濟實現歷史性躍升,地區生產總值增長至回歸前的7倍,人均地區生產總值位居世界前列。正因為有了“一國兩制”,港澳有了戰勝一切風險挑戰的最大底氣,無論是經受亞洲金融危機、國際金融危機衝擊,還是面對非典疫情、新冠疫情的侵襲;無論是遭遇嚴重自然災害,還是社會動盪的影響,都一次次戰勝風險挑戰、浴火重生,香港從由亂到治走向由治及興,澳門保持長期穩定發展良好態勢。正因為有了“一國兩制”,不僅保持了港澳居民所熟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不變,而且港澳居民享有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更為廣泛的權利和自由。
——這一好制度好就好在,符合國家、民族根本利益,得到14億多祖國人民鼎力支援,是服務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好制度。“一國兩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創舉。這一制度,開闢了以和平方式實現祖國統一的新路徑。“一國兩制”偉大構想付諸實踐,飽經滄桑的香港、澳門先後回到祖國母親懷抱,圓了中華兒女期盼百年的港澳回歸夢,中國人民在完成祖國統一大業歷史進程中邁出重要步伐。這一制度,保障了港澳更好地服務國家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港澳回歸祖國,重新納入國家治理體系,走上與祖國內地共同發展、永不分離的寬廣道路,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國家現代化建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香港、澳門長期是內地最大的境外投資來源地,內地使用港澳資金一直占引進外資的“半壁江山”。截至2024年11月底,香港上市企業2624家、總市值34萬億港元,內地企業已占香港上市公司總數的56.1%,市值更是達到79.4%。澳門作為世界上唯一以中文和葡文為官方語言的地區,中葡論壇成立以來,在促進中國同葡語國家經貿合作中發揮了重要平臺作用,中國與葡語國家貿易額超2200億美元,約為論壇成立之初的20倍。
——這一好制度好就好在,符合各國投資者的利益,得到國際社會普遍贊同,是實現不同社會制度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好制度。“一國兩制”在香港、澳門付諸實踐,社會主義制度、資本主義制度這兩種制度在一國之內和諧共處、共同發展,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讚譽。香港、澳門具有“一國兩制”最大優勢,保持單獨關稅區和自由港地位,實行簡單低稅制,擁有最自由、最開放、最國際化的美譽。長期以來,香港、澳門都被公認為全球營商環境最好的地方,是幹事創業、成就夢想最好的地方,吸引了世界各國各地區投資者紛至遝來,在此創業興業發展。資料顯示,2024年香港境外母公司的駐港公司達9960家,同比增加921家,創歷年新高;香港初創企業數目達到4694家,同比增加10%,一大批國際知名企業在港新設國際總部或研發中心。2024年前三季度,澳門召開各類會展活動1000多場,同比增長近三成,吸引來自世界各地參展商4600多個,參觀人數超過100萬人次。正如許多國際人士所說,香港、澳門是令人難以抗拒的魅力城市,來了就不想走,生意越做越大,沒有比這裡更好的地方了。
二、習近平主席重要講話立足宏闊的時空經緯,鮮明提出"一國兩制"蘊含的和平、包容、開放、共用的價值理念,極大彰顯了“一國兩制”的時代意義和世界意義
習近平主席指出,“‘一國兩制’蘊含的和平、包容、開放、共用的價值理念,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值得共同守護”。這一重要論斷,深刻揭示了“一國兩制”的時代意義和世界意義,為推動全球治理提供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愈發彰顯“一國兩制”的感召力,是對人類政治文明的一大貢獻。
——“和平”,意味著以和為貴、和諧共存,用協商對話方式解決爭端和分歧,這是“一國兩制”的題中之義。“和”是中國政治文化的核心價值,是中華文明五千多年來一直傳承的理念。“一國兩制”就是對這一理念的具體實踐。按照“一國兩制”方針,通過外交談判成功解決了歷史遺留的香港、澳門問題,改變了歷史上但凡收復失地都要兵戎相見的所謂定勢,為世界提供了一個解決歷史爭端的和平典範。在國際局勢動盪不安的今天,香港、澳門的和平回歸尤為珍貴。它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智慧和國家治理的高度自信,也讓全世界看到中國致力於和平與發展的誠意。
——“包容”,意味著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充分尊重制度差異和多元特色,這是“一國兩制”的必然要求。中華文明自古以開放包容聞名於世,既有“包”的胸懷,又有“容”的智慧。“一國兩制”成功解答了在一個統一的國家內部如何實現兩種不同的社會制度和平共處這一重大課題。這種包容性,體現在社會制度的包容,在國家主體實行社會主義制度的同時允許香港、澳門實行資本主義制度;這種包容性,體現在價值理念的多元,無論持何種思想觀念、何種政治取態、何種宗教信仰,都可以在這裡自由地生活;這種包容性,體現在文明的多樣,不同的語言、不同的族裔、不同的文化,都可以在這裡交流互鑒。“一國兩制”展示了中國共產黨博大的政治胸襟,最大限度拉長包容的多樣性半徑,畫出最大同心圓。
——“開放”,意味著擁抱世界、攜手並進,不斷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活力,這是“一國兩制”的鮮明標識。“一國兩制”是開放的,是發展的,是與時俱進的。香港、澳門一直是我國對外開放的重要視窗。在“一國兩制”下,香港、澳門的樞紐地位、橋樑角色更加凸顯,獨特的地位優勢得到有效鞏固和提升,與世界的互聯互通日益拓展。香港已加入100多個國際組織,參加和適用280多項國際多邊協議,是全球擁有外國領館第二多的城市;澳門同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穩定的經貿關係,是190多個國際組織和機構的成員。敞開胸懷、打開大門,“一國兩制”在開放進程中釋放出的獨特魅力,必將為香港、澳門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也必將為世界和平與發展注入強大正能量。
——“共享”,意味著合作共贏、互利互惠,分享制度紅利和發展成果,這是“一國兩制”的實踐使然。“一國兩制”根植於源遠流長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順應和平與發展的歷史潮流,是我國為世界發展提供的國際公共產品,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實踐平臺。在“一國兩制”下,對港澳而言,從祖國內地獲得了無限的發展機遇,經濟社會獲得長足的發展;對國家而言,港澳是引進來、走出去的重要通道和橋樑紐帶,極大助力了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對各國投資者而言,既享有港澳的無限商機,又通過港澳分享中國改革開放帶來的紅利。可以說,各方都是“一國兩制”事業的利益攸關者、受益者。“一國兩制”的成功實踐,為人類實現合作共贏提供了成功範例。
三、習近平主席重要講話貫通歷史、現在、未來,深刻揭示“一國兩制”的實踐規律,開闢了新時代“一國兩制”理論新境界
習近平主席重要講話在總結香港、澳門回歸以來實踐經驗的基礎上,精闢概括了繼續推進“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必須把握好的4條規律性認識,科學回答了“一國兩制”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這些重要論述,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一國兩制”理論體系,把對“一國兩制”實踐規律的認識和把握提升到新的歷史高度。
第一條“堅守‘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這是推進“一國兩制”實踐必須牢牢把握的正確方向。習近平主席再次向世界宣示,“繼續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確保不會變、不動搖,確保不走樣、不變形”。這是中央政府一以貫之的堅定立場。“一國”與“兩制”是有機統一的,“一國”是“兩制”的根和本,“兩制”讓“一國”更豐富、更精彩。一方面必須堅守“一國”,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高於一切,守護“一國”,落實中央全面管治權,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另一方面必須堅定“兩制”,尊重“兩制”差異,發揮“兩制”之利,充分保障特別行政區高度自治權,保持香港、澳門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長期不變,保持國際自由港和單獨關稅區地位長期不變,保持香港普通法和澳門歐陸法制度長期不變。只有堅守“一國”、堅定“兩制”,“一國兩制”實踐才能沿著正確的方向行穩致遠。
第二條“維護高水準安全、推動高品質發展”,這是推進“一國兩制”實踐必須統籌好的兩件大事。習近平主席強調,“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維護安全和推動發展都要堅定不移”。這是對香港、澳門回歸以來“一國兩制”實踐經驗的深刻總結,把安全這個頭等大事和發展這個第一要務結合起來,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維護安全要堅定不移,聚焦發展也要堅定不移,二者缺一不可。港澳回歸以來大量的事實證明,安全這個底線守不住、守不牢,發展的大廈就會地動山搖。當前,港澳安定祥和的局面來之不易,必須倍加珍惜。要抓住國家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帶來的重大歷史機遇,集中精力拼經濟、謀發展、搞建設,不斷增強港澳發展新動能,以高水準安全護航高品質發展。
第三條“發揮獨特優勢、強化內聯外通”,這是推進“一國兩制”實踐必須鞏固提升的功能作用。習近平主席在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大會上指出,“背靠祖國、聯通世界,這是香港得天獨厚的顯著優勢”,這次在澳門又專門指出港澳要“強化內聯外通”。這是習近平主席對香港、澳門獨特地位優勢和功能作用的精闢概括。在“內聯”方面,港澳有著搶抓國家重大機遇、坐擁內地廣闊腹地和超大規模市場的優勢;在“外通”方面,港澳作為國家高水準對外開放重要橋樑和視窗與國際接軌,順暢對接國際規則、規制、管理、標準,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金字招牌享譽世界。港澳的這些優勢,絕不能褪色、不能閒置,必須加強,更好發揮作用。港澳“內聯”、“外通”兩頭都要到位,最大限度對內對外釋放“一國兩制”制度紅利,把香港、澳門國際品牌擦得更亮,在國際舞臺上展現更大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