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工作局協同社會服務界, 不斷提升社會福利服務水準
作者: 澳門社會工作局
公共部門作為政府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提升政府施政形象,贏得民眾的信任和支持具有重要意義。本刊以:“澳門政府公共部門服務”為題,邀請社會工作局韓衛局長,從不同面向如公關形象、公共溝通、新媒體平台、出版刊物等版塊,分享他們的日常工作、決策理念和工作成果,以及未來的努力方向及目標等,讓民眾更加全面地瞭解公共部門的工作,增強民眾對公共部門的信任和支持。
保障弱勢社群的生活水準,提供專業高質的社會服務
澳門社會福利服務的發展歷程,映射出特區政府對民生的深切關懷和不懈努力。
回歸25 年來,特區政府投放在社會福利服務的金額,由約1.7 億元增至超過33 億元,增幅超過18 倍;主要投放在敬老金、殘疾津貼、援助金、社會服務機構等方面。隨著社會服務設施由約70間增至200多間,資助的社會服務機構工作人員由1,200多名增至4,700多名,資助社服機構的金額由1 億多元,增至逾16 億元。
澳門社會福利服務由初期著重救濟工作,逐漸蛻變為目前涵蓋社會援助、家庭及社區、兒童及青少年、長者、康復、防治賭毒成癮、社會重返等多元層面。各類社會福利服務的受惠人次,由回歸初期8萬多人次,提升至2023 年逾520萬人次,增幅達64 倍。
未來,社會工作局會繼續協同社會服務界,與時並進,變革創新,致力保障弱勢社群的生活水準,同時為居民提供專業高質的社會服務。
自澳社工局成立以來,其重點工作始終聚焦於優化社會服務,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社工局回歸以來重點工作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多次重組部門架構,增加職能分工和配置,使社工局服務與架構適合社會的發展;
2、積極完善社會服務範疇的法律法規,回歸以來推出及修訂多項法律法規,加大對有需要群體的法律保障;
3、制訂長遠政策規劃,先後推行長者、康復服務十年計劃,以及托兒服務、澳門婦女發展目標和家庭生活教育計劃,以短中長期形式,長遠訂定方針,使有關服務可持續發展;
4、持續增加資源投入和服務供應,致力開拓多元化服務,推動社會服務的發展,以及創新服務。
5、透過資助制度改革,完善資助制度及監管機制,確保善用公帑,發揮公帑最大效能,同
時,為社會服務和員工發展提供有利條件。
6、推動專業發展,建構社工專業資格認證及註冊制度,推進社工專業發展及職業素養提升。
7、持續增加便民電子服務,讓居民透過一戶通完成多項申請,包括敬老金、頤老卡、社工註冊和政府長者公寓的申請,未來將有更多服務陸續電子化。
未來重點工作與發展方向:
1、政府長者公寓:
2、東區-2服務規劃
3、深合區乃至大灣區的協同發展
社工局與民間機構合作,共同推動社會服務的發展和完善
在現代社會中,政府與民間機構的合作已成為實現社會服務目標的重要途徑。社會工作局透過財政資助、設施讓予和技術支援的方式向社會服務設施/計劃/項目提供輔助,這種機制行之有效,極大地推動了社會服務的發展和完善。
社會工作局與民間機構的溝通協調方式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與社服團體管理層的定期會議
(2)各服務協作部門與社服設施工作溝通會議
(3)社服設施的技術支援
(4)社服設施的准照監管
(5)計劃籌辦社服設施的前期溝通
以“政府長者公寓”為例,由於政府長者公寓是一項先導計劃,對於市民來說是一項新事物,例如在申請推出的前後,社工局透過不同的方式加強政策宣導和推廣,包括:
(1)於望廈社會房屋第二期設立了政府長者公寓展示區,並按長者公寓交付標準的面積,設置了“單床房”和“雙床房”的示範單位供市民參觀。
(2)透過不同傳媒管道將“政府長者公寓”的政策宣傳說明,例如在報章、電臺、電視臺、網頁、網上平臺、街站等多媒體宣傳政府長者公寓的資訊,包括以新聞稿、宣傳短片、電臺聲帶、展板、海報及小冊子等方式呈現各類資訊。
(3)出席不同的節目採訪,例如出席澳門講場節目、電視臺節目等向社會解說及主動回應傳媒及公眾對政府長者公寓的疑問,增進他們的瞭解。
(4)為讓社會大眾、傳媒、社服機構及主要持份者長者更掌握政府長者公寓的正確資訊,透過新聞發佈會、傳媒訪問、社團交流、面向長者的講解會、電話熱線/電郵等等,向社會,尤其是持份者解說和推廣有關政策與具體方案、增進瞭解,消除誤會。
再以家庭及社區服務為例,社工局與家庭社區服務機構保持緊密聯繫,透過每年進行服務交流會議及恆常性的聯絡溝通,包括“家庭及社區服務協作全體會議”及“分區協作聯網”會議。自2012 年開始,社工局與全澳家庭及社區服務機構定期召開“家庭及社區服務協作全體會議”,透過此溝通平臺提升政府與民間的協作、強化社服機構間的交流,共同為澳門的家庭問題提出整體性策略。其後,為深化社區協作機制及提升協作效能,2017 年開始推動構建“分區協作聯網”,按澳門居住人口、地理位置、機構分佈等因素分成6個分區協作聯網,包括:臺山區、青洲區、中區、南區、氹仔區及路環區,透過定期會議平臺建立更緊密的合作夥伴關係,達至資源共用及優勢互補;社工局與社服機構共同探討該區居民所反映的服務需要,共同規劃更精準的家庭及社區服務,而且社工局在未來制定政策時亦會考慮相關意見。時至今天,參與相關協作會議的服務單位由初時的38間增至48間,並涵蓋家庭、兒青、長者、復康及防治賭毒成癮等社會服務範疇。
社工局透過與社服機構建立的社區協作模式,為居民提供更全面及多元的社會服務,在此分享其中兩個例子:第一,為響應“5·15國際家庭日”,各分區協作聯網聯合開展“幸福家庭月系列活動”,在每年5月至8月份期間在各區為居民提供數百項活動,活動參與人次由2012 年的3,000人次提升至2023 年約70,000 人次,有效讓更多居民關注及瞭解社工局在家庭生活教育、建立良好家庭關係等工作。第二,社工局透過“分區協作聯網”與社服機構建立“家庭危機事件應對機制”,當社區發生家庭危機事件時及時聯動社服機構開展介入工作,為家庭提供更完善的即時支援服務及後續社區復原。以2022 年發生的一宗火燒連環船事件為例,社工局及南區“分區協作聯網”機構即時派員到場共同支援受影響的漁民家庭,並為相關家庭提供後續的各類支援服務。
社會工作局與民間機構的合作模式在政府長者公寓和家庭及社區服務中的成功應用,展示了政府與民間合作在社會服務領域的巨大潛力和成效。這種合作不僅提高了服務的效率和品質,也增強了社區的凝聚力,為構建和諧社會貢獻了重要力量。
現代資訊技術的應用,增強政府與市民之間的互動和社會連結
現代資訊技術的應用使社會服務更便捷和高效,特別是新媒體平臺的出現使得政府部門能夠更方便、更迅速地向市民提供資訊和服務,這種趨勢為提升公共服務品質和增強社會連結度提供了新的方向。
社會工作局用以向市民提供資訊和服務的專題網站和平臺如下:
●澳門特區政府社會工作局網頁
●澳門特區政府社會工作局FACEBOOK專頁
●澳門特區社會工作局IAS微信公眾號
●澳門家庭生活教育資訊網
●婦女及兒童事務委員會網頁
●澳門婦女數據資料庫
◆滙集了特區政府各部門與婦女相關的233 項數據指標澳門兒童數據資料庫
◆滙集了特區政府各部門與兒童相關的197 項數據指標澳門特區長者服務資訊網
●政府長者公寓電子申請系統專頁
◆以網上形式處理政府長者公寓電子申請
●澳門特區康復服務資訊網及手機應用程式
●澳門特區托兒服務資訊網
●澳門禁毒網
●健康生活教育網
●志毅軒防治問題賭博專題網站
●負責任博彩資訊站手機應用程式
◆自2014 年推出至今,已有超過9 千名市民下載相關程式
●澳門社會工作者專業委員會網頁
●社會服務設施防疫及衛生資訊網
多樣化的宣傳策略,使得社工局的服務理念和政策能夠深入人心
社會工作局是民生服務部門,根據特區政府的各種福利政策為市民提供服務,覆蓋面很大,範疇包括社會援助、個人及家庭、兒童及青少年、安老、康復、防治藥物依賴、防治問題賭博、社會重返等範疇,因應不同工作項目會採用不同的宣傳方式,提高市民對社會工作局各項政策與工作的認識和關注,例如新聞稿、宣傳短片、巴士、電視、電臺、社交媒體、宣傳刊物、戶外廣告及公眾參與活動等,每個方式都有不同的成效和覆蓋對象。
新時代背景下社交媒體快速發展,社會工作局亦如其他公共部門一樣,順應時代發展利用社交媒體進行宣傳,分別於2017年設立Facebook專頁及2019年開通微信公眾號,使訊息在傳遞模式上更快更便捷,同時亦可將覆蓋面由全澳擴展至海外。社會工作局亦會在不同的節慶製作海報,例如長者日、國際盲人節、國際愛耳日、世界提高自閉症意識日、國際家庭日、世界預防自殺日,以及世界精神衛生日等等,並發佈本局社交平臺上,期望引起大眾對國際節日的認識和有關社群的關注。
此外,順應科技時代發展,傳統的印刷宣傳品、刊物和研究報告等也已逐步轉型為電子版,市民可以到社會工作局網站查看上述範疇的各類研究報告。與此同時,社會工作局亦會透過廣大的社會服務界機構,從各層面接觸更多服務使用者,使社會工作局的宣傳內容傳達至不同的社群。
總結來說,社會工作局不僅是民生服務的堅強後盾,也是市民瞭解政府福利政策的重要窗口。通過不斷創新的宣傳方式和與時俱進的服務手段,社會工作局致力於讓每一個市民都能感受到來自社會的溫暖和支持,共同構建和諧共融的社會環境。